聞言,朱由校便是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而其意有所指的言外之意,則是惹得身旁眉頭仍是緊鎖不已的王安豁然開朗。
皇爺此話有理啊。
若是尋常災民,怕是早就在半路上活生生餓死了,也唯有像楊霖這等有功名傍身,家中頗有餘財的"士紳"才能做足了準備,一路從數千裡外的陝西走到京師。
"老爺子,您給仔細說說吧。"
"到底是為何落到這般模樣。"
如若說朱由校最初聽聞眼前這對爺孫來自於陝北的時候,心中僅僅是咯噔一聲,但當他知曉楊霖乃是陝西同州府白水縣人氏的時候,內心早已如墜冰窖,眼眸深處更是湧現著一抹若有若無的驚恐。
這明代的陝西省疆域十分廣袤,不僅包含了後世的整個陝西省,還囊括了後世的寧夏,甘肅等部分領土,治所府縣繁多。
而這錢霖口中的同州府便是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府節製,位於渭北平原東部,乃是黃河,洛河和渭河的彙流地區。
不過最讓他頭皮發麻的,還是錢霖口中的"同州府,白水縣人氏"。
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最先拉開"陝西農民起義"序幕的,便是爆發在這同州府白水縣,彼時一名叫做王二的農民因不堪重負,遂揭竿起義,率領著同村的百姓攻入縣城,史稱"王二起義"。
儘管這王二在史書上甚至沒有享有一個"體麵"的名字,知名度遠遠無法與後來的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相提並論,但其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
"公子,您是有所不知啊.."
"自萬曆四十四年開始,陝西幾乎天災不斷,蝗災,旱災,鼠疫是一個接一個.."
"但縣城的官老爺們就好像視而不見一樣,該收取的賦稅一分不準少.."
"短短幾年時間下來,白水縣的百姓們便跑的差不多了。"
"小老兒年輕時家中還算富裕,曾跟隨著長輩來過京師,也知曉白水縣這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早晚有一天要出事。"
"故而今年夏天的時候,我便偷偷變賣了家中的一切房產田畝,打點好細軟,帶著家中的親眷們舉家搬遷,準備來這京師避難。"
在一聲長歎過後,曾於萬曆年間得中秀才,在當地頗有身份地位的錢霖便是將其落魄至此的前因後果如實道出,引得大明天子朱由校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均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雖然錢霖沒有明說為何原本其樂融融的家庭,隻剩下了小孫子和他相依為命,但也能夠大概想象出其一路上顛沛流離的遭遇。
不過最要緊的,還是其在陝西同州府白水縣的境遇。
堂堂有功名傍身的秀才,都要變賣家產舉家搬遷,可想而知當地尋常百姓們過的是何等日子。
凝重的氣氛中,一直在默默傾聽的糧店掌櫃重新遞了一碗稀粥過來,並忍不住感歎道"哎,這世道吃人呐。"
世道吃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朱由校忍不住緊握雙拳,目光冰冷。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