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掌管禁軍的"禦前大將"乃是一名年過六旬的老將,早在"壬辰倭亂"的時候,便主動選擇向自己效忠。
為了"投桃報李",他在掌權之後,便將護衛王宮的重任交付到了這位老將的身上,距今已有十餘年的時間。
從表麵上看,他似乎找不到這位老將背叛自己的理由。
至於漢陽城外掌管"訓練督監"的大將李興立與曾經備受自己倚重的李爾瞻同出一脈,乃是名門之後,且與當下朝中勢力最為滔天的"外戚"互為姻親關係。
從這個角度考慮,那李興立似乎也沒有背叛自己的理由。
"殿下,可要派兵將那些不忠的臣子儘皆拿了?"見李琿沉默不語,其身旁的老太監便壯著膽子,呼吸沉重的低吼道。
假若不是禮曹判書李爾瞻"提醒",或許這些看似忠心耿耿,實則暗懷鬼胎的臣子們還能夠繼續隱藏下去。
"不急。"
"彆管他們,當做無事發生。"
在老太監不解的眼神中,朝鮮國君李琿緩緩搖頭,麵上呈現出與往日截然不同的深沉模樣,沙啞的聲音好似巨錘,狠狠敲擊在眾人的心頭之上"朝中的黨爭已是持續的太久了,孤剛好借著這個由頭,將此事一並解決。"
嘶。
聽得此話,陪伴李琿多年的老太監下意識倒吸了一口涼氣,枯瘦的臉頰上湧現出不加掩飾的駭然和驚恐。
與前些年黨爭不斷的大明一樣,朝鮮內部其實也存在著一場持續了數十年之久的"黨爭",且在近些年呈現了愈演愈烈之勢。
究其根本,其實便是朝鮮內部的權力之爭,並且隱隱有架空李琿的趨勢。
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儘管李琿並非庸碌之輩,但依舊未能如願解決這場已是嚴重影響到王權的"黨爭",隻能被迫通過扶持李爾瞻的方式予以掣肘。
隻可惜因為女真建奴的緣故,李爾瞻這位百官之首與他意見相左,繼而被他免去了官職,導致他在朝野間失去了重要助力。
但現在,在背地裡蠢蠢欲動的具宏和金瑬等人,卻是為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食君祿,當為君分憂。
既然這些朝臣在私底下蠢蠢欲動,那也莫怪他心狠手辣了。
"殿下,您是要?"吞咽了幾口唾沫之後,老內侍哆哆嗦嗦的朝著麵色已是有些瘋狂的李琿詢問道。
不知怎地,他內心總是隱隱有些不祥的預感,眼前的國君千萬彆玩火自焚。
"遼東戰事將起,即刻派兵驅逐在皮島上的毛文龍所部。"
"孤倒是要瞧瞧,這滿朝文武究竟是忠於孤,還是忠於千裡之外的大明。"自說自話間,李琿看似枯瘦的身體上猛然散發出一股威勢,眼神中滿是睥睨。
武夫造反倒也罷了,一群窮酸腐儒也配舞刀弄槍?
笑話!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