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完水葫蘆,張安還順帶搞了一些銅錢草。
不過這銅錢草雖然顏值要比水葫蘆高,長起來也沒那麼容易泛濫。
但想要養活的話,必須得要土壤才行,不能跟水葫蘆那樣用水培養。
所以張安隻是隨便揪了一把,打算回去嘗試著弄一下。
回到家裡,張安開始裝飾著自己的魚池。
後院的魚池有假山,所以張安就把水葫蘆依著假山石頭貼靠。
這樣一來,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池子裡的魚兒也能遊到水葫蘆底下遮遮陽光。
至於孤零零的那一把銅錢草,張安把前幾天買回來的高橙瓶子攔腰截斷。
再用火釺燒紅,把瓶底燙出一排排的漏洞。
到魚塘裡裝了些淤泥以後,就將這些銅錢草種在裡麵,放置在假山中央。
而前院的太極魚池張安沒有放置假山,因為不想破壞池子中央陰陽太極圖的形狀。
所以更加不會將水葫蘆放置在池子中間,隻是貼著池子的圍邊放了一圈。
這樣一來既不遮擋池子裡麵的太極圖案,到時候水葫蘆生長起來,也方便修剪它們的葉子喂魚。
有一說一,放了綠植以後,這池子確實要比原來好看。
原來太極魚池裡隻有那一群黑白色的陰陽魚,讓人感覺不到有太多生機。
但現在張安將水葫蘆放進去,那翠綠的葉子搭配著遊動的黑白色身影,一股生機勃勃的氣息油然而生。
不過隨著池子裡的魚兒遊動和自然風的吹動,張安發現將剛放進去的水葫蘆還是會隨著水麵的微波慢慢漂蕩。
看起來一點都固定下來的意思都沒有,時間長了肯定會蕩到池子中間。
張安想了想,覺得是要想個辦法將它們固定起來,要不然以後肯定會散。
腦海裡正想著用什麼東西呢,突然就看到自家老爹正在院子裡用刀將前幾天砍來的竹子破開,準備劃成篾條大兩隻新的竹撮箕。
一下子,張安就想到用什麼東西來固定這些水葫蘆。
“老爹,待會你劃竹篾條的時候,多劃上一些,我準備用來編一個竹圈框在這池子裡。”
沒錯,張安就準備用這些竹篾條編一個比魚池內圈小一些的竹圈。
等張安將竹圈放進去以後,就能在池子裡形成一個整整的圈子,把水葫蘆都固定在裡麵。
這樣一來,以後這些水葫蘆即便長的再快,也隻能在這個圈子裡,沒法朝外泛濫。
“那你先拿去用吧,我不急著打撮箕。”
張建國一聽張安要篾條有用,就把剛剛劃好的遞出來。
他打撮箕隻是農忙的時候用來挑東西,現在家裡的活都乾的差不多了,也不是太著急要用。
所以早幾天打和晚幾天打沒什麼區彆。
至於竹子,這玩意兒在長箐村根本不缺,紫竹林那裡到處都是,隻要用工夫,想砍多少都行。
張安也會竹編功夫,不過跟村裡那些老頭們根本沒法比。
就算是跟老爹張建國比也不大行,因為他編不出紋。
不過隻是編一個簡單的大竹圈子,就不需要那麼精通的技巧。
甚至都不用編得太圓,隻要注意大小,是個圈就行。
所以張安拿出卷尺,量了量池子的內壁周長以後,直接抓起篾條直接動手。
很快,就編好了
“張安,隻是放些水葫蘆而已,要不要搞的這麼麻煩啊,隨便往裡麵扔不就行了。”
陳澤原本以為隻是簡單的把幾株水葫蘆放到裡麵,可他在這裡看了半天,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簡單。
“陳先生,你也不想要天天掏伱們家池子的出水管吧。”
按照陳澤的想法,等到這水葫蘆長起來,怕是都要往出水管裡麵積,到時候想要掏可就不容易了。
“好吧,當我沒說。”
他剛剛確實沒想到,這水葫蘆會被水衝出去,尤其是下雨天。
最後了二十多分鐘,一個三四公分左右寬度的竹圈就編好了。
雖然有些地方凹凸不平,空隙大小不一,真說不上好看。
不過張安根本不無所謂,這玩意兒是要放到水裡,好不好看根本就不重要。
畢竟又不像家裡的撮箕竹籃會,會經常被彆人看見。
等到竹圈放好以後,裡麵的水葫蘆也固定了下來,即便風再吹動,也都不會飄散到池子中間。
於是張安又編了一個,把後院魚池裡的水葫蘆連同假山石一起窟在裡麵。
“張安,你這弄好了沒,要是弄好了也去幫我稍微布置一下。”
陳澤看著張安弄了半天,腦子是學會了,但是手告訴他還不行。
他本來也不打算動手,這下子就更不想了,反正一事不勞二主,直接推給張安就行。
“那行,把魚撈上,我跟你過去一趟。”
剛才去了河邊,陳澤把魚都放回了池子裡,所以這會還得現撈。
等撈完了魚,張安抱著地上僅剩的篾條。
陳澤那院子裡的池子也是圓形的,待會也肯定能用得上。
從河裡撿回來的一擔水葫蘆,鋪完兩個池子,也沒剩下多少。
不過好在陳澤那個池子沒多大,這剩下的估計還用不完。
來到東籬小院路口,張安遇到個熟人,正是李明武的小兒子李衛國。
這人應該是過來看他爸媽,剛從屋裡出來,身邊還有兩個張安沒見過的人,不知道是他們家什麼親戚。
“張安過來了,好久不見啊。”
遠遠的看到張安,李衛國就揮起手跟張安打了起了招呼。
“李二哥過來看李叔他們嗎?什麼時候過來的。”
儘管過去幾個月,但張安並沒有覺得太久。
畢竟山中無甲子,寒儘不知年,現在天氣剛炎熱起來,他真沒覺得時間過的有多快。
“早上剛來的,這段時間時間比較空閒,就過來看看我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