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華鱘近些年也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我覺得應該算一珍吧”
“老範是”一旁,李宇軒問道。
“範仲淹。”跟在陳克州身後的老師傅笑著回答,“淩睿小兄弟知識果然很廣啊。”
“一般。”淩睿隨即看著那位老師傅,“不知道老師傅您有什麼好的建議”
“魚膾,是以新鮮的魚貝類切成片,有魚了,就自然要有貝。”老師傅笑著道,“所以,不妨選一種貝類,這樣就算湊成了兩珍。”
淩睿點點頭,“這倒是可以,但淡水貝類多有寄生蟲,生食,怕是不太好,便是魚膾,古人多食淡水魚,也往往感染了寄生蟲,無可奈何,所以,我是真的不願意做這道菜的。”
陳克州摸了摸鼻子,“那怎麼辦”
“以海魚替代”
“那味道恐怕就又差了許多。”淩睿搖頭,“宋朝時期是吃魚膾的巔峰,光是文獻中有名可吃的魚膾就有三四十種,比方說,魚鰾二色膾、紅絲水晶膾、鮮蝦蹄子膾、鯽魚膾、沙魚膾、水母膾、三珍膾等。如果隻是簡單的湊個五種食材做這個五珍膾,倒是簡單。”
“然而又需考慮宋朝時的國情。”老師傅接了話,滿意的點頭,“因為這才是還原。”
“是啊。”淩睿無奈歎氣,“但鱸魚,我覺得肯定是一種,至於貝類,且先不算吧,但我覺得,鮮蝦蹄子膾可算一珍。”
“南宋時期,南北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發展的輝煌階段。”淩睿揉揉眉頭,“這就算其二了,另外三種呢我想想就覺得腦袋疼。”
陳克州默然。
直播間。
網友們也開始貢獻自己的智慧。
“南宋禦宴有另一道膾,肚膾。”
“鴛鴦膾。”
“這怎麼就開始上課了”
“牛百葉。”老師傅又道,“有肚膾為證。”
淩睿微微皺眉,隨即點頭,“也是,那這樣就三種了。”
“要實在不行就算了”陳克州表示有點心虛,“其實也不差這麼一道菜的。”
淩睿翻了個白眼,“這都討論到第三種了。鴛鴦五珍膾,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指真鴛鴦呢還是另有所指。”
“怕是另有所指,那個時候少有鴛鴦入菜。”
淩睿歎口氣,“的確。恐怕還得將這鴛鴦二字做解釋才成啊。”
“雞肉”
“可以算一種。”
“那最後一種呢真是貝類”
“魚鰾吧。”淩睿想了想,定下了最後一珍,“如,魚鰾二色膾。”
“那這就成啦”陳克州驚喜,好像可以了
“誰也不知道這到底對不對啊。”淩睿無奈笑笑,“先這麼著吧,按這個準備。”
“好。”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