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隻見聖上和賈攸兩人一問一答,不論是河汛治理、流民安置或是疫病管控乃至於邊關防務,這賈攸竟然都能夠一一說得分明,有理有據,條理清晰,更重要的是,不是空話套話。
在座的諸位大臣不論政見立場如何,個個都是宦海浮沉的老油條子,自然可以分辨賈攸的這些話並非隻是書上的大道理,是真正可以應用的,臉上不由就帶出了些許讚賞和不可思議。
況這行事的風格,眾人臉色一變,顯然是想到了賈代善那個“神秘”的謀士,難怪以前在代善麵前試探時,他總是笑而不語,感情是是自己的兒子啊
想到這裡,眾人的神色莫名,心裡麵又有些酸溜溜的,誒,人家有個好兒子,自己是羨慕不來的,還是好好回去管教自己的子孫,一點本事沒有,光會花天酒地還給家裡惹禍。
京城幾個府邸中、或是酒樓中的公子突然打了個噴嚏,引來無數丫鬟、姑娘們的關切,沉溺在溫柔鄉之中,這些人完全忘了自己姓什麼,隻一味地享樂。
眼見聖上和賈攸兩人彼此似乎是心照不宣一樣問答,某些人自然開始著急起來按這個節奏下去,這賈攸的狀元之位,那是妥妥的啦,這下還有他們什麼事,不是枉作小人了嗎
好不容易見隆安帝停下了話頭,麵帶微笑,神色滿意,這李吉仁立馬站了出來,說道“聖上,雖賈會元見識不凡,但到底年輕,這科舉取士裡應取一些成熟方正之士,這些少年舉人難免過於張揚”
這是要死扛的節奏啊,眾人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眼光看著李吉仁,往常可看不出這個人竟是如此死強的,這賈攸都表現地妖孽至廝了,他還抓著他的年紀不放,這可不是尋常下絆子了,是明擺著要和榮國府結仇的前奏啊
眾人這般想著,不由自主地,離這老小子遠了些。
但又暗自納悶,這李吉仁雖然不喜勳貴子弟出了名的,但是也沒想今日這般表現地如此裸,像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似的,畢竟要在京城混,也不能過於得罪這幫子祖輩跟著打江山的勳貴。
就算這李晨星是他的族侄,也不必偏幫至廝啊,難不成兩人還有什麼特殊的關係眾人眼中八卦之說熊熊燃起。
其實,眾人的心思倒也沒有猜錯,這李晨星,和這李吉仁李大人還真有那麼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概因三十多年前這李吉仁回鄉祭祖之時,卻是和同族中的一個新喪夫的寡婦看對了眼,那小寡婦不過二十幾許,長得那是風流嫋娜,不然怎麼能叫李吉仁看中,在老家住了三個月,倒是經常和這小寡婦廝混。
回京不久,那小寡婦偷偷遣人送來了書信,稱自己懷孕了,這個孩子,便是李晨星,雖然隻能作為遺腹子養著,但是這李晨星從小也沒有吃過什麼苦,概因他的寡母將他看得如同眼珠子一般,且這李吉仁常常偷偷補貼他們母子二人。
後來李吉仁歲數越發大了,眼見自己的幾個兒子都不大成器,而流落在外的李晨星卻在讀書上頗有天賦,難免起了心思,遂將李晨星以族侄的名義帶進京城,住在家裡,各種扶持。
因此他才格外在意這次狀元名頭的爭奪,但是他這些小心思,就不為外人所知了,隻當他今天是吃了槍藥。
隆安帝有些不悅,這李吉仁,幾日也太過於沒有眼色了,沒看見朕都已經對他讚許有加了嗎
移過頭去,簡直看到賈攸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由起了好奇“賈攸,李大人說你年輕,你怎麼看”
賈攸心中正有所想,聞言當即站了出來說道“聖上,小子以為,若是科舉取士中都是些少年舉子,於國於民倒是件好事。”
這話倒是新奇,眾人都有些好奇,不知賈攸為何有這般說辭。
賈攸沉思片刻,朗聲道“臣以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乾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一番話自他口中說出,可謂是字字珠璣,振聾發聵,一時間,在場眾人都陷入了沉思,這番少年論,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叫人難以忘懷。
良久,見人們反應過來,賈攸跪了下來,複又大聲說道“小子以為,少年舉子層出不窮,正是聖上治下文昌永祚,受命於天之象征,我大齊國力昌盛,蒸蒸日上之顯現”
隆安帝漲紅了臉,他做皇帝多年,不願叫人猜出自己的心思,是個暗藏喜怒的一個人,但今日聽到賈攸群情激昂的一段話,也不由被感染,大叫一聲“好。”
許久,隆安帝方才覺得自己回過神來,回過神來,忙叫賈攸起來,笑著說道“好小子,真真是我大齊良才。”
說完此話之後,他不再言語,眾人知道他是下定了決心,縱然心中有千種不願,萬般不甘,也隻好收回肚子裡去。
見眾人無話可說,隆安帝看著下首玉樹蘭芝般的少年,越看越歡喜,方才笑盈盈地說道“賈攸小子,你可有字”
賈攸一愣,有字無字,回過神來說道“回聖上,無字。”
聖人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說道“也算你我二人有緣,當初你的名字還是朕給起的,今日朕給你賜個表字,如何”
賈攸知道這是個天大的機緣,當即上前說道“聖上煩勞,固不敢辭。”
聖上想了想說道“當初取你的名字時,想到四方攸同,皇王維辟,概因當時邊疆茜香國蠢蠢欲動,內憂外患,大齊江山險些分崩離析,雖賴祖輩恩德,天下一統承平,邊疆太平,但即便今日天下安定,也萬萬不可忘了當日之凶險,牢記於心,如此,便取表字攸同吧。”
眾人默然不語,知道聖上提及的是十幾年前順安親王謀反作亂一事,雖隻誅首惡,但到底折進去了不少人家,其中許多人家和他們還是有些七拐八彎的關係,又有許多疑似通敵的,流放、貶黜,自此鬱鬱不得誌半生的,也有不少。
雖不如以往一般腥風血雨,但也是這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朝堂了,至今叫人想起來還是膽戰心驚。
看著賈攸,幾人又想起當年這件案子的掀開者就是這個少年的父親,榮國公賈代善,眾人的神色莫名,不知道自己心裡作何感想。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