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老師付授文章脈_[紅樓]為官十五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8、老師付授文章脈(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一群姬妾丫鬟圍著尤氏走了來,隻見她穿著簇新的大紅暗花彩繡花鳥裙,外罩石青海水紋樣披風,戴著珍珠冠頭箍,拉著元春的手入房內歸座。丫鬟獻了茶,抱琴親自上來捧與尤氏。尤氏接了笑道

“噯喲,成日家叫你來我們那兒逛逛,總請不來你。前些兒你珍大哥哥得了些好茶,叫送給你嘗嘗鮮兒,可巧你也不在家,我的人回來告訴我說抱琴都忙得腳不沾地兒,隻嚇得她不敢多待。”

抱琴在一旁笑道“奶奶來隻是臊我呢,送了來我忙忙地又打發人去道謝,回來姑娘還說簡慢了,又叫鳴瑟走了一遭兒。隻這一頭,我們那裡敢輕忽呢,如今奶奶又這麼一講,真真叫人彆活了。”

尤氏笑道“你姑娘最會拘著你們,她不來,你來我們府上樂一天。你們姑娘再尋你,隻說我叫你來幫忙就完了。”

抱琴笑了一笑便下去了,元春笑道“嫂子叫我做什麼呢我聽聽若容易呢,便好說,若不容易呢,先賴上嫂子的謝禮。”

“瞧瞧你乖的。”尤氏說道,“那有什麼大事兒,不過這幾日珠大嫂子忙得不見人兒,也不好擾老太太,正準備來問問你,重陽節禮單子不知寫好了沒,我要過去看看呢。恰巧從老太太那兒來,就來看看你,順道取了。”

元春忙叫鳴瑟從匣裡取了給尤氏,尤氏也未細看,隻轉手叫身旁的大丫鬟好生收著。

尤氏見四下裡除了親近的幾個丫頭再無人,因笑道“我這兩天在那邊便恍惚聽見你動了大氣,昨兒賴二家的還和我說起此事呢。那起子小人什麼話兒不傳,究竟做出來的事都夠使了,怨氣卻全撒彆人身上。”

元春知她是好意勸她,笑道“我也知道,隻是他們這樣的,常常也是畏威而不懷德。憑良心說,平日裡待他們也夠寬縱的了,讓他們心底裡也要有個畏,否則家裡尚如此,外頭隻說我們的人猖狂。再說了還是,我到底也是年輕未出閣的小姐,他們究竟也不能怎麼樣,若換做了旁人就難為了。”

尤氏沉默了半晌,方才歎道“他們說的話兒雖然糊塗,裡頭有一句倒是真的。”

元春問是什麼,尤氏說道“說大姑娘平日裡看著溫柔,其實主意大,拿定了再違拗不得的。你說的好像也在理,隻是聽著我都替你委屈。”

元春笑道“所以特地講出來,好叫嫂子以後多疼我些兒呢。”

尤氏攬著她笑道“噯喲怪嬌的。前些兒你珍大哥哥才和我說,你們這裡頭上有老太太、太太,又有你這麼個鬼靈精,下頭還有這麼些事兒,我們府裡不知要怎麼樣。彆的不說,單看那賬本子,就知道快寅吃卯糧了,今年偏生聽說幾個省又遭了澇,年底還不知怎樣,唯獨好的是家裡人口簡單,也就罷了。”

“家裡不管怎樣,排場總是大,可到底不比當初爺爺在時。”

元春說道“其實我倒勸太太索性開恩放出去些,他們聽說了先不樂意。我倒覺得奇怪此事誰家裡都隻有主子不同意的,我們家竟反了過來,可見此中蹊蹺。不過再怎麼樣,查貪查賭也隻是怕出事兒,主要還是家裡進項越來越少,外頭的架子卻還是這麼大,甚至於人口滋長,花銷反而更多了。”

尤氏點頭,隻說“正是這話兒,隻是說了他們也不聽的。”

元春素知她乃是繼室,也不是剛強性子,雖和賈珍相處也好,到底心裡自覺弱了些,便不是像邢夫人那裡一味以承順賈赦為自保,多也不會違拗的。於是也不再多說,問起彆的話兒來“嫂子今兒是出去了”

尤氏頷首,又皺了皺眉“之前保齡侯夫人難產去了後,保齡侯2一直不好,如今他弟弟一家子上了京,就去見了一麵兒,剛剛老太太還問呢。”

“聽說小史侯不太行了”

隔日孟端亦提起來,隻是這回問的是賈珠,賈珠儼然也知道的更多些。

“昨兒學生看望過,聽太醫的意思隻是乾熬日子罷了,自從表嬸走後便每況愈下,究竟也沒甚麼起色。眼見的天兒一日比一日涼,隻怕確實再熬不過去。”

孟端點了點頭說道“當年漠西3叛亂,是小史侯為陝甘總督,與當地的總兵、參領一並平叛,後來朝廷特發大軍向西,遠征青海。凱旋而歸後三年,又折身往東,漠南、漠北4儘皆歸化。”

“我記得當時領兵的便是榮國公,麾下名將如雲,因此便有了榮國公的不降爵承襲,金陵史家一門二侯,還有如川寧侯、壽山伯直至後來諸藩來朝,共締盟約,就此偃武罷兵,是不是”

賈珠點了點頭,已經模糊知道孟端要說什麼了。

果然,隻聽孟端繼續說道“可惜顯泰二十一年宣文太子以憂懼薨,太上皇悲切莫勝。東宮不定,黨爭乍起,昔日名臣悍將要麼垂垂老矣,要麼身陷囹圄,要麼疲於攻訌。保齡侯冠帶閒住多少年,唯獨因宣文太子之故與瑞親王交遊稍顯密切,隻不過也幸而無差遣,未被牽連。”

“老師是說表叔是憂懼至此的嗎”

孟端看著他,沉默了一會兒方道“我非保齡侯,不過閒話而已。”

他翻了翻手裡的策論,其中皆是這幾日布置下去的題目。或是邸報所提之事延伸開來的題目,或是孟端在朝中所聞的政事,抑或是內閣、六部、科道等重臣閒談時所議政論,都是切中時弊、為當權之人所關心的。

而科舉最後一關的殿試,正是隻考策問,以淺觀考生處置政事之能,閱卷之人是宦海浮沉幾十年的重臣和天子,這往往也是生長仕宦高門的世家子弟自小浸淫此道的長處。

“當年威服遠邦,而今天下承平已久,但其實不知何時邊患便會再起。”

孟端拿起旁邊新一期的邸報說道“你看近幾期邸報,便知諸省人事之紛迭,遠勝以往。按理,今歲年初京察已過,吏部汰選地方人事亦畢,而今將近年底,理應簡靜才是。何故”

“因各地方災情頻發,至秋後賦稅又遠不如預期,各地總兵又總呈報平複動亂之事。整一年內外朝心係頭上官帽,上下人心惶惶,故而都察院又報奔競之風遠勝以往。”

“所以武事不彰,驍將漸失,承平之年如何選將才以備邊患倭寇不止、漠西遠未賓服、川貴諸土司桀驁難製,如何才能使四海不生叛亂以至於生靈塗炭”

“人事更迭,選任官員或無能貪酷、或與地方勾連,如何才能選才任能、防微杜漸”

“災禍連結,往昔不是沒有,為何如今頻頻驚動朝中是平叛不力,是地方教化不彰”

“最重要的,財用如何增長以供軍備、人事、賑濟等靡費,卻不使小民負擔過重,以至於動亂”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是我這些日來教你寫策論,必先與你議論題目、追本溯源的緣故。花團錦簇的文章不難寫,題目如何而來的你要知曉。否則便是任了官,也是被人哄騙,隻覺上下和樂、豐亨豫大,卻不知早已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

賈珠應是,卻接著問道“那老師為何不講如何解決呢昔日講述尚書,老師不是猶議農事、漕弊嗎”

“因為愈年老愈膽小,愈不敢言。”

孟端見他不大相信又不好反駁的神色,竟笑了一笑,繼續說道“你既為高門子弟,知豪奴之猖狂、武勳漸墮之勢,因此這些你所經曆的,文章便多有回味之餘韻。而一旦涉及農桑、漕運、財賦等事,未經曆事,縱使引經據典,在老吏前也顯得像無源之水。”

“且你比起耕讀子弟,還有一天大壞處。他們自小家門微寒,見慣市井、鄉鄰之態,知道貪狡胥吏執行政令時百姓之難。然而比起公侯高第,這些氓首方才是施政之要。我所憂者,是你不知天下為政不易,慣寫了四書五經題的八股,以至於策論也如雞肋。”

“所以學生該如何讀地方圖誌、士子時文嗎”

“不如行萬裡路。”孟端微微一歎,“宰相必起於州郡,潦倒乃多名篇,得無異乎。”

“宰相必起於州郡,潦倒乃多名篇。孟季範,政老將長子托付於你,你如此教授,不怕他名落孫山嗎”

待賈珠離去,書房外一繡錦雞常服的二品高官闊步入內,正是孟端同年進士、今年三月方由兵部左侍郎擢升的禮部尚書邵瞻士。

而孟端仍負手看著策論八股文章,甚至於頭也未抬,也未有什麼表示,隻是應聲接了一句“我孟端的學生,難道還要憂慮不能得一個進士出身嗎”

說罷他方才抬頭看向這位平常不常往來,乃至於少有人知二人舊交的老友,捋須緩緩說道“我恐怕的不是玉淵並非璞玉,而是大宗伯壞我瑚璉之器6啊”

插入書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夢裡穿越十二宮 提取邪神特性,我將成神 禁欲大佬誘她纏吻,裝窮前夫悔哭了 八零,清冷老公又被作精撩失控了 養廢的崽先彆扔,將軍夫人回來了 投喂小人國後,我靠位麵交易暴富 第九帝國 臥底警察 重生小知青她帶著百億物資下鄉了 術師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