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離看著一串兒的6,忍不住笑了笑。
6666666,這數字,還真夠溜溜溜的
瞿秋離算了一筆賬,扣掉應該繳納的稅款,剩下的錢他準備分成了三份
一份拿去捐了,畢竟他這個生意基本上可以說是無本的買賣了,這些古玩在古代算不上什麼高價,他得來也輕鬆。
懷表給了他這一場機緣,他現在又做了這個行業,總歸是要做點善事來平衡一下的
第二份就用作研究團隊的經費了,他們這種民間自發組織,很難拉到投資,而且幾乎是不盈利的,靠自己砸錢
對於失傳工藝的複原,國家是看重的,但這也不是必要性的,畢竟能不能複原對現在的民生都不會有什麼影響,更何況國家也有自己的團隊在進行研究。
他們這種資曆的根本進不去。
瞿秋離也就占著自己能穿越這個金手指了。
但就算是他有這個金手指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成功的。
許多工藝之所以會失傳,那是因為在古代,如果一家人有一手獨門手藝,都是藏著掖著,靠此發家致富,然後傳給下一代
可朝代更替,天有不測風雲,許多獨門秘技都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消失了。
所以瞿秋離能做的,也隻是在古代多方打聽再研究,結合當時大眾工藝,慢慢摸索。
完全不要小瞧古代人的智慧。
可就算是他這裡有了進展,為了避免他人懷疑,他在現代還不能直接拿出來,隻能在團隊研究進入瓶頸期的時候,以各種不經意的方式提點一下。
總之,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至於第三份收入資金,他就要留作自用了,逢年過節給爸媽買點禮物,自己也需要社交和基本生活費,還得留下一部分應急。
可能是這開門紅生意做得好,又有藺向禹幫忙,一天時間不到,外麵的那些工藝品就全部賣完了。
而店裡除了餘叔買的文房四寶,之後也開過一單生意
雖然隻是幾萬塊錢的小物件,也算是一個好的開頭了
瞿秋離看時間差不多了,他準備請藺向禹和趙頤年一起吃個飯
他剛上樓換了身衣服,銀行收款短信又來了。
888萬
瞿秋離皺了眉頭,他才上來幾分鐘,趙頤年就做成了這麼大一單生意
但他稍微想了想就知道不可能,買東西的應該是藺向禹。
果不其然,他走下樓的時候趙頤年已經給藺向禹打包好了。
瞿秋離扶額,問道“買什麼了”
“青花瓷瓶”藺向禹不太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我也不懂這些,就青花瓷比較出名兒,我看著這個瓶子好看就拿了。”
瞿秋離歎了口氣,他能理解爸媽和藺向禹想要照顧生意的想法,“要不了那麼貴,你卡號給我,我給你轉回去。”
“這不行,我是你哥”藺向禹相當執拗,“你今天開業,給你一個吉利的紅包怎麼了”
頓了頓,他又梗著脖子說,“這瓶子是我白拿的,那些錢是給你包的開業紅包。”
反正說什麼都不肯把錢收回去。
瞿秋離拿他也沒辦法,推來推去傷感情,最後隻得認下這筆錢了。
隻是他還是暗暗地將吃晚飯的地方提了一個檔次。
晚飯就他們三個人,都是年輕人,聊得還算愉快。
特彆是窮人家長大的趙頤年和藺向禹居然有不少共同話題。
反而是瞿秋離有些插不上話,但藺向禹天生的高情商,完全沒讓瞿秋離感受到一丁點的冷落或者是不舒服。
一場飯局,火速拉近了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第二天一早,瞿秋離接了個電話。
關於之前捐出去那兩尊青銅器的事情。
多方驗證和鑒定之後,那兩尊青銅器已經進了省博物館展廳,瞿秋離功不可沒。
電視台那邊,想要對瞿秋離做個采訪,發一筆獎金。
瞿秋離笑意止不住,終於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留言拿紅包呀,發到第十章。
給小可愛們比心心。
個s
文中古代現代都是架空。
所以文中的現代,沿用的是文中古代的曆史。
原本這篇文我是打算直接用真實曆史的,找編編報備的時候,編編說這樣不太好。
所以就都改架空了。
現在耽美這一塊,確實限製比較多。
大家有個數就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