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初定 縹緲峰頭雲散_【綜武俠】陰陽易位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風初定 縹緲峰頭雲散(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

或許是怕麻煩,逍遙子一路上儘量避開了宋國的大小州府,專撿那些荒僻的野徑趕路。隻有在馬背上的物資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才會帶著盛無崖進城。盛無崖非常懷疑,如果不是自己和那馬兒的拖累,她師父應該會在地圖上粗暴地走出一道直線,視險峰幽穀為無物。

可如今,他身邊多了個拖油瓶,就不能這樣隨性了。一身白衣宛如謫仙的男子,也挽起了袖子給小徒弟紮頭發、熱牛乳,逮河魚、剝雞蛋,還教她識文斷字、知事明理。盛無崖就在北國的千裡春光中,飛快地將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等莊子內篇背得滾瓜爛熟了。學完這些後,逍遙子本打算接著往下教外篇、雜篇裡的內容,無意間聽到小徒弟在那少年老成地感歎什麼“聖人說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注1,我之分成毀立,又在何處”,愣了愣,便放慢了速度,從逍遙遊開始逐字逐句地給小徒弟講解聖人的真意。

儘管學習的進度放緩,盛無崖還是在西去縹緲峰的路上學完了整本南華經,又將道德經、淮南子、管子等道家經典倒背如流。

師徒二人離開大宋河北路後,穿過河東路寧化軍與遼境武州的邊界線,沒多久就進入了黨項人聚居的大片土地。一路上遇到的名山勝景、險峰大河,逍遙子都會把它們的沿承來曆細細地講給盛無崖聽。進入河套平原最東邊的地界後,他指著茫茫沃野對小徒弟說道“黃河九曲,唯富一套。此乃養馬之所,來日李夏必可與遼宋爭雄。”

逍遙子口中的“李夏”,指的是黨項人建立的政權。其首領李氏一族原姓拓跋,唐太宗時賜姓李,以後就一直以“李”為姓。眼下黨項人臣服於遼,其主李氏被遼人封為夏國王。

盛無崖望著奔流不息的黃河,忍不住“哇”了一聲。這之後,逍遙子腳步一轉,往西南折去。這不是直去天山的方向,盛無崖不解,便多問了師父一句。逍遙子便微笑道“打算帶你去懷遠鎮看看。”

懷遠鎮就在河套平原的西套上。

盛無崖對整個河套平原都很感興趣,畢竟兵家必爭之地嘛。她師父願意帶她去,她心裡高興得很。

路上,兩人路過一個叫夏州的地方,雖有人煙,沙漠的侵蝕卻也很嚴重了。路過這裡的時候,盛無崖少見地懇求師父在此地多呆兩天,逍遙子雖然不知道這破地方有什麼好看的,但既然乖徒兒開口了,盤亙幾日也沒什麼。

盛無崖之所以懇求師父留步,是因為這是她上輩子來過的地方。世界那麼大,她也就上大學時勉強看了幾處,夏州的統萬城就是其中之一。夏州這個稱呼,在元時就已經廢止了,統萬城在她的記憶裡也是一片被埋在沙漠下的古城。這是匈奴在人類曆史上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盛無崖大學四年及後來工作後,年年都會回到這裡來種樹。

為什麼要跑這麼遠來種樹呢,因為她老師是做這方麵研究的。那位老師曾孤獨地感歎過,在他的國家,這一塊的論文一共也沒幾篇,大部分還是他自己發的。老師年年都跑回來種樹,想擋住侵蝕統萬城的風沙,盛無崖便也跟著種了。

那幾年,她眼看著統萬城土夯的城牆裡,原本還有當地人在挖出的窯洞內生活,到後來一家一家地搬離,窯洞廢棄,再到那些土灶水缸半掩在黃沙中,一點一點地剝離人類生活過的痕跡,前後也不過幾年光景。

而眼下,統萬城還好好的。嗯,雖然她師父說,九年前宋軍攻占此地後,曾下令遷民毀城,可再怎麼毀,都要比一千多年後的狀態好啊。盛無崖如饑似渴地將整個城池的形製刻在心中,與前世的記憶一一對比,心中感慨萬千。如今,這座城被握在黨項人手中,之後還會被宋、夏反複爭奪,直到它徹底湮滅在黃沙之中。

恰如匈奴人建此城時“一統天下,君臨萬邦”的夢想。

離開夏州後,再西行六百餘裡,就來到了黨項人聚居的懷遠鎮。盛無崖大部分時間都和她師父行走在荒郊野外,時時覺得天地間似乎隻剩下他們倆人了,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繁華的城鎮,如此熙熙攘攘的人群。行走在鎮城中,身邊除了黨項、遼人,偶爾也能看見宋人,此外還有突厥、沙陀、回鶻、吐蕃人,甚至還有從波斯、大食來的遠客。

“這大概就是絲綢之路上文明的交彙處之一吧,可惜手裡沒有相機”盛無崖遺憾地想。

逍遙子形貌出眾,一手牽馬一手摟著小徒弟走在鎮中,十分惹人注目。盛無崖早已習慣他師父超高的回頭率了。她師父長得好看,舉止優雅,還有潔癖,時時刻刻不染塵埃,她非常理解路人的心情。

逍遙子在懷遠鎮多呆了兩天,把馬賣了換成了駱駝,補給了物資,帶著小徒弟東遊西逛,買了不少奇奇怪怪的東西。

穿過黨項人控製的大片土地,再往西北去,就進入了西州回鶻統治的大片疆土,天山已近,縹緲峰不遠。話是這麼說,天山東西橫亙五千餘裡,縹緲峰具體在哪裡,盛無崖也沒有概念。逍遙子便跟她解釋道“縹緲峰在天山南麓,因其終年雲封霧鎖,故曰縹緲。其下有大澤曰敦薨浦注2,有城曰焉耆,那是回鶻人的大城之一。”

作為世上離海洋最遠的山脈,天山不能說是個氣候濕潤的地方。盛無崖以前學地理,知道此山北麓西向存在缺口,有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降水,尚能說得上濕潤。至於南麓嘛,又是沙漠、又封閉,怎麼就“雲封霧鎖”了呢。她實在想象不出來。

帶著對縹緲峰的想像,盛無崖跟著師父踏入了天山山係的範圍。她在山下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叫高昌,聽他師父講,這是西州回鶻的都城,所以此邦也叫高昌國。相對而言,高昌是一座新城,西州回鶻奪取此城前,還是以焉耆為中心的。

回鶻離中原十分遙遠,但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太平興國六年的時候,高昌回鶻王曾遣使獻寶於宋,自稱是宋的“西州外甥”。

當然,這些舊事也都是逍遙子告訴盛無崖的,聽得她哈哈大笑。雖然盛無崖上輩子學的是文,但如此細碎的末節她並不知道。不過,“末節”也隻是相對整本古代史而言,她身處其中,所有的一切就不再是課本上的鉛字末節了。一切的一切,耳聞之為聲,目遇之成色注3,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生命與生活。

逍遙子還帶著小徒弟去高昌城的王宮內轉了一圈。盛無崖見她師父來去自如地行走在王宮之中,而宮內人一無所覺,也理解了韓非子為何會咬牙切齒地說什麼俠以武犯禁了。

理解歸理解,盛無崖心裡還是樂翻了天。托她師父的福,她能遍觀整個王宮的結構、彩繪、雕塑,實在是大大地滿足。

離開高昌後,在天山南麓沿著山腳一路西去,下一座大城,就是焉耆。至此,時間已經來到了鹹平六年的六月下旬,師徒二人足足在路上走了四個月,跨過了六千餘裡的廣袤土地。

逍遙子口中的大澤敦薨浦就在焉耆城以東,六月甚為炎熱,湖麵廣闊,如大海一般望不到儘頭,北方的雪山在湖天之間若隱若現。近陸處,蘆葦遮天蔽日,恍如綠海,又有蓮花盛放,水禽嬉戲其中,宛如江南。

盛無崖目瞪口呆地看著這片大澤,心想難怪古人要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她讀書讀傻了,一提起天山南麓,腦子裡就是黃沙萬裡的景象,誰能想到這裡還有一處不弱於江南的好地方呢。逍遙子瞧了瞧徒弟震驚的模樣,又說道“此湖之心,還有妙山三座。妙山之妙,師父這次就不帶你領略了。等你以後學武有成,自己去吧。”

“嗯嗯。”盛無崖趕緊點頭“理該如此,理應如此。”

繞過敦薨浦北去,地勢逐漸升高,盛無崖便曉得這是要爬山了。她師父把駱駝賣了,又補充了大包物資綁在背上,然後把她往懷裡一抱,提氣一躍,就足不沾地往山上翩然而去,宛如一隻白鶴。

盛無崖縮在她師父懷裡,往低處看去,隻見腳下的土地一開始頗為乾旱,剝蝕嚴重。走到大概一千五百米的高度後,出現了密布的河網,穀地中人煙牧群如織,芳草鮮妍。再往上,草甸漸漸消失,背陰處出現了未化的積雪。

更高的地方,盛無崖努力扒拉扒拉了一下自己的腦子,也許是三千八百米以上吧,應該就是終年不化的冰川積雪了。她師父口中的靈鷲宮應該、大概、也許,不會在那麼高的地方吧。不然可就太冷了,她怕冷。啊,還有高反呢,奇怪,這一路上山,她怎麼沒有高反

“此去靈鷲宮,有十八處天險。”路上,逍遙子這樣給小徒弟介紹“分彆是斷魂崖、失足岩、百丈澗、接天崖等。”逍遙子每到一處險地,就指給乖徒兒看。盛無崖看著那些懸崖峭壁、深穀奇峰,大氣都不敢喘。而他師父,隻是輕飄飄一躍,就過去了。

過了仙愁門後,有一條石弄窄道,過了窄道,居然出現了鬆林。盛無崖看得又是瞠目,她本以為隻有天山北麓才會出現針葉林的景觀,沒想到此處也有。鬆林後,是一座石堡,逍遙子把盛無崖和包裹放下,站在石堡前青石板鋪就的闊地上,朗聲道“徒兒,我回來了。”

這一聲蘊含內力,回蕩在整個鬆林石堡間,又被風聲送去遠處。不過片刻,石堡的大門就被打開了,一個四歲的男童從門後飛奔而出,眨眼間就躍到了二人跟前。走近後,他急急刹住腳步,看起來明明興奮又迫不及待,但偏偏克製住了那股呼之欲出的欣喜,將外露的情緒壓下去,然後像大人一樣一板一眼地行禮,高聲道“徒兒恭迎師傅”

“嗯。”逍遙子滿意地看了他幾眼“身法精進了,這些日子沒有荒廢。”

“承蒙師父教誨”男童畢竟還小,再怎麼克製,聽見自家師父的誇獎,還是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來,給你介紹下。”逍遙子指著盛無崖說道“這是為師新收的弟子,以後就是你師妹了。”

男童看向盛無崖,那一刻,高山的風從雪峰上瀉下,穿過鬆林,帶起陣陣鬆濤。他看到一個小小的女童正好奇地望著他,麵容猶如天山新雪。

“我叫盛無崖,給師兄見禮了。”

“師妹好。”男童一絲不苟地回禮“予姓巫,名行雲,恩師賜號白雲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護理部主任 天理可以容 誤娶嫂嫂後,萬倍修仙啟動 在年代文當軟飯綠茶 仵作千金嬌又狠,回京掉馬殺瘋了 滿身金色詞條,女帝心態炸裂 我不是天才刑警 北魏遺史 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 港綜從怒火重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