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結清畫作的銀兩後,惜墨軒的少東家在分彆時又送了這位神秘女郎一刀生宣、一刀熟宣以及三刀白棉紙。生宣和熟宣是用來畫畫的,盛無崖以前都是去外麵另買,李昌嶽覺察到後,主動提出女郎以後用的紙張就讓他們來。在這個時代,一刀紙就是一百張,惜墨軒的少掌櫃一送就是五百張,這也是盛無崖喜歡跟他做生意的緣故。
李昌嶽送的白棉紙白綿紙,產自雲南鶴慶府。鶴慶之南,就是大理。白棉紙光潔如雪,薄如蟬翼、柔韌似錦,防蟲防蛀,是極好的書寫材料。不過,盛無崖買它,倒也不是為了寫字,而是為了如廁
晚清時,一位負責給慈禧點煙的宮女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詳細描述過,宮裡的姑娘們是如何用白棉紙給老佛爺製作如廁用的手紙的。首先,她們須得將領來的白棉紙裁好,一一平鋪在桌案上。然後,宮女們在嘴裡含一口水,用力噴出來撒在紙上,水珠子要噴得比霧還細。最後,等白棉紙發潮發蔫後,先用熨鬥粗熨兩遍,再墊上濕布用熨鬥走個來回收尾。這樣,原本過於光潔的白棉紙就能被處理得即親膚又吸水,勉強趕得上後世的紙巾了。
不過,這件事需得偷偷地做,不能叫任何人知道。文房四寶在讀書人眼裡神聖得很,白棉紙來之不易,從一塊樹皮到成紙要曆時兩個月,前後需經浸泡、蒸煮、壓榨、洗滌等七十二道工序。若讓人知道她拿白棉紙如廁,青亭縣的讀書人非得一路殺到馮家灣掀了她的頭蓋骨不可。
盛無崖自然明白自己的廁紙過於奢侈,可若不這樣,剩給她的就隻剩下廁籌、石頭、右手、麻繩幾個選項了不論是竹棍刮刮還是石頭擦擦,她都完全遭不住,尤其是大姨媽造訪的時候。當然,市麵上也不是沒有如廁用的粗紙,黃黃的,還可以用來冥燒呢。但那種紙張一來太粗,用完後下麵免不了火辣辣地疼,二來柔韌性也不夠,稍微吸點水就稀巴爛了。
離開字畫街後,盛無崖在青亭縣東走西逛,依次入手了油鹽醬醋等生活物資。考慮到家裡還有個急需蛋白質將養身體的年輕人,她還特地去割了幾斤豬肉和排骨,用牛皮紙包起來放到了自己的背簍裡。之後,她看見街上有人賣雞,便順便入手了兩隻,綁起來倒掛在綠豆豆的背上。
采購好日常吃食後,盛無崖又去了一趟布莊。青亭縣最大的布莊叫“張記”,女郎在店門口栓好毛驢,壓低帽簷踏進布莊,剛一走進去就差點被晃花了眼。
張記布莊今天的客人格外多,夥計站在高處,正熱情似火地推銷著店裡新來的一批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種叫“月影紗”的高級絲織品,看起來如霧似煙,像流淌的月光一樣。
盛無崖觀察了一會兒,發現月影紗的透光性極好,穿在身上跟沒穿似的,若是拿來做衣裳,得買好幾丈才行。店裡的夥計也是這麼推銷的,說縣太爺家的千金就來他們店裡買過呢,層層疊疊地做成裙子,穿在身上便什麼也看不出了,衣袂飄飄跟仙女似的。
布莊裡的媳婦們聽得十分意動,都在想像十幾層裙子穿在身上卻不沉重,輕盈得能當場飛起來的場麵。不過,意動的客人雖多,但真正下手買的卻一個也沒有,隻因這月影紗要一兩銀子一尺。
盛無崖摸了摸袖子裡新鮮的銀票,走到櫃台前,咬咬牙道“這月影紗,給我裁兩丈。”
此言一出,整個張記布莊都安靜了。
九尺一丈,兩丈就是十八尺,需十八兩紋銀。而在青亭縣,一個單身莊稼漢一年的開銷,也不過一兩半的碎銀。
布莊的活計高興得眉飛色舞,掌櫃的更是把盛無崖請到椅子上坐好,親自給她裁下了十八尺月影紗。
盛無崖把自己的鬥笠壓得更低了,無視了店裡四麵八方的灼灼視線,一拿到月影紗就牽著毛驢溜了,片刻都不多留。月影紗嬌貴得很,肯定不適合拿來裁成衣裳乾農活。她之所以花重金購買,完全是看中了它良好的透光性,打算回頭做成帳子,保一保自家的櫻桃。
盛無崖房前屋後的桃李石榴,都是她買下房子後自己補種的。石榴那樣的水果還好,不怕鳥雀霍霍,可她柴房邊的櫻桃就沒那麼好運了,年年都被鳥雀啄完,剩不了幾個。
最可惡的是,那些麻雀烏鴉浪費得很,從不肯完整地吞下一顆,而是東一口西一口地亂啄。以至於盛無崖的櫻桃紅了後雖然看起來還剩不少,但實際上都是被霍霍過的歪瓜裂棗,完全不能入口。她和鳥雀們鬥智鬥勇了好幾年,心想今年一定用月影紗把整棵櫻桃樹罩起來,一顆都不跟它們留,哼
離開張記布莊後,女郎又去茶攤上喝了一杯茶,聽了幾段書,然後各買了五十斤大米和白麵,裝到綠豆豆脊背兩邊的框子裡,晃悠悠地家去了。
今日茶攤上的說書先生,講的不是三國演義,而是什麼小李探花的故事。盛無崖大概聽了兩耳朵,發現這位小李探花來頭不小,自小長於清貴無比的仕宦之家,號稱“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注1。
小李探花不僅文采好,武功也是一等一的好,百曉生的兵器譜曉得不李探花的飛刀就榜上有名,僅次於天機老人和上官金虹,號稱“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茶攤上有聽客抬扛,紛紛道“真的例不虛發麼誰看見了我不信呀”
“探花郎的飛刀挺貴的吧,他甩出去後還會撿回來麼”
“哎呀,怎麼可能撿回來”有人反駁道“有錢人家的米湯都是喝一碗倒一碗喝一碗倒一碗,人家可是探花郎,肯定不缺銀子,飛刀定然是用一支丟一支用一支丟一支了”
盛無崖在一旁聽得忍俊不禁,心想這些聽客的對話也蠻有趣的。
在青亭縣采購好所有的物資後,時間剛過正午。盛無崖用來時路上采摘的野菜遮好背簍裡的貨物,牽著綠豆豆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條連接青亭縣和馮家灣的林間小徑,半路上有一條山溪四季不竭,常有往來的路人在那裡停留歇腳。盛無崖走到山溪邊時,綠豆豆已經喘得很厲害了,她把裝著米麵的框子從毛驢背上卸下來,打算在這裡坐上一會兒讓綠豆豆好好休息。
卸下負重後,毛驢歡快地跑到小溪中央喝水去了。盛無崖從背簍裡掏出一個竹筒,裡麵裝著她路上喝的涼白開。
林間山花爛漫,芳草鮮妍,方圓幾裡內隻她一人,靜悄悄的。一片棉花糖似的雲彩飄過來,很快就遮住了頭頂的日光,降下一片濃陰。女郎正喝著水呢,眼角突然一抽,唰得一下跳起來衝向遠處,扒開了河岸邊的一叢野草。
草下果然有一朵羊肚菌。
盛無崖取下鬥笠,把羊肚菌小心翼翼地收起來,然後以此為圓心,把這邊的草扒了遍。這一扒,果然收獲不少,沒多久就攢了二十來個菌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