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煙在見到女兒的那一刹那,眼淚控製不住地流了出來。
沒有人知道,一個媽媽多年見不到女兒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當她得知自己的女兒被送進蘇家時,內心的第一反應竟是慶幸——畢竟蘇家是真正的大戶人家,她的女兒一定會受到極好的待遇,她不需要再為女兒的榮華富貴操心,所以,哪怕自己這個“廢物媽媽”,隻能藏在幕後,哪怕一輩子不能相認,又有什麼關係呢?
隻要女兒能好,她願意付出一切。
這就是一個母親最樸素的想法。
況且,她的女兒是愛情的結晶。
一路走來,她走了太多彎路,讀了那麼多的書,卻沒有看透人心,看透婚戀關係,一直求著上位,求著進入上流社會,被人看不起,被人當成小醜,到底有什麼意思?
驀然回首時,她才發現: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過簡單舒服的日子,才是最珍貴的。
吃的喝的再頂級又能怎麼樣,穿著再多金又如何?
隻要你有錢,就有人教你如何把錢花光,再多的錢,隻要你有貪欲,那就沒有滿足的那一天。
金錢固然可以拯救一個人,可全是金錢的生活,並不是一個人真實的人生。
再多的錢,也抵消不了人類對情感與美好的追求。
薑煙後來已經想通了。
她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應該再像是一個寄生蟲一樣,寄托在彆人能夠看重她,讓她做他的情人。
人間難得有情郎。
她的初戀就是個有情郎,而且不止如此,老天並沒有讓她永遠都墜入深淵,她的初戀也並非一文不明的貧窮小子,他靠著自己的雙手,賺出了車子房子,擁有了一份體麵的工作。
她的初戀並非不堪入目——他同樣是名校畢業生,同樣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能讓她過上中產的日子。
“一個女人嫁給一個男人就定型了。”
薑煙曾對這個結論深信不疑。
可當她真正結了婚、有了孩子後,才發覺父母都需要努力,才能給孩子創造美好的明天。
把自己當成附屬品,過不上想要的人生。
生了一場大病之後,她對於生死看得更淡了。
珍惜當下,才是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狀態。
這世間並非沒有圓滿的愛情,圓滿的人生,隻是需要做一些減法,放棄一些執念。
所以,現在的她看開了,隻想把病治好。
但是,當得知妹妹的消息,聽說妹妹想帶孩子來見自己時,薑煙第一反應是拒絕。
那一刻,她對妹妹的做法有些說不出來的不高興——人都是自私的。
做姐姐時,她會為妹妹付出一切,隻要妹妹能過上好日子,她可以做儘自己能做的事;可當她有了孩子,妹妹的優先級便不可避免地降低了。
這就是人性。
從自己肚子裡爬出來的孩子,是自己血脈的傳承、基因的延續,這種感情奇妙而不可替代。
薑煙知道,自己對妹妹那一瞬間的不高興是沒有理由的。
妹妹已經付出了她能付出的一切——那時妹妹也那麼小,卻主動承擔起責任,把孩子養得這麼好。
她不想再為孩子蹉跎人生難道有什麼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