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完全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父母雖然有養育之恩,但在其他方麵就很難說有多大幫助了。
其實,薑煙並不打算邀請父母。
在某種程度上,她對父母一直心存不滿,這種不滿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隻是沒有表現出來。
她之所以從小就自己尋找出路,就是因為父母的認知有限,還秉持著“生了女兒就不需要太努力”的觀念——正是因為如此,她才咬住牙關,竭儘全力想帶著妹妹衝破小山村的重重阻礙。
然而,父母畢竟是她們的親生父母,也沒有害過她們,如果對父母不聞不問,似乎也不太合適。
在這段時間裡,姐妹倆交流過很多,比如薑恬曾經被彆人欺負,父母得知後卻選擇遮掩的過去。
薑煙當時就更憤怒了。
對於孩子,那可是一輩子的陰影,可父母就這樣不聞不問,還要當幫凶,她氣得不行。
種種矛盾之下,薑煙認為對於親生父母儘到養育的責任就足夠了,在情感交流方麵,沒有必要過於深入。
如果父母隻是抱著“養兒防老”的想法養育孩子,能不能實現這個目的暫且不說,至少在情感教育上,父母不給孩子情感關懷,孩子自然也無法回饋給父母——畢竟,情感是需要榜樣來引導學習的,沒有父母作為榜樣,孩子又該向誰學習呢?
不過,又過了幾天,姐妹倆最終還是打電話詢問了父母的意見。
事實上,她們的父母並不想來參加訂婚宴,他們覺得自己是農民,這樣的場合不適合他們,隻要女兒過得好就行,哪怕一年見不了幾麵也無所謂。
由此可見,人不能僅憑一麵就被完全否定,人都很複雜。
她們的父母從來都沒有靠女兒爭什麼光,更不想吃女兒來過日子,就已經算是好的父母了。
排除了這個顧慮後,薑恬和衛宿的訂婚儀式進行得十分順利。
而薑恬訂婚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蘇寒澤的耳朵裡。
那一刻,他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他這才驚覺,原來時間過得如此之快,曾經的妻子又要步入婚姻殿堂了。
這段時間,他也參加了不少相親——蘇家需要有血脈傳承,他不可能為了維護內心的情感而放棄蘇家的財產,那樣做實在太傻了。
他本來就是利益主義者。
雖然蘇寒澤在相親方麵很積極,但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不是積極就能找到喜歡的人,也不是什麼都不思考就能和彆人生活在一起——夫妻能夠攜手相伴,本就是一種緣分。
他和薑恬曾經能在一起,又何嘗不是緣分使然?
隻可惜,當時不懂得珍惜,緣分也就難以延續。
現在人家又要開啟新的緣分了……
看著兒子如此傷心失意,江袖雨沒有多說什麼。
她明白,有時候兒子也需要經曆一些挫折。
好在薑恬是個善良的好孩子,她沒有借題發揮,也沒有讓兒子陷入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他們的感情能夠停留在現在這個狀態,大家都能克製地後退一步,已經算是難得的圓滿了。
江袖雨打心底裡感激這個前兒媳婦。
與此同時,已經離婚的趙明瑤也得知了薑恬和衛宿訂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