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反攻清河城清江城前的安排
李三七萬萬沒想到,將軍竟然在張士誠那邊安插了自己的人。
根據姚祭酒所言,將軍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前布局了。
嘶!
將軍也太高深莫測了。
這,將軍還是他從小到大一起玩到大的那個德哥嗎?
李三七心中萬分疑惑。
若是依照他認識的以前那個德哥,雖然也很聰明,但絕不會像現在這樣,令人感到恐怖。
仿佛裡裡外外變了一個人似的。
最後,他將程德發生這麼大變化,都歸咎於程德的爹死了,才讓程德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之前判若兩人。
想到這裡,李三七在心中又對程德充滿了敬畏。
這種提前布局的手段,令人感到駭然。
他不知不覺中,又想起了以前羅茂的叮囑,在程德麵前不要僭越,以免埋下禍根。
好在他很聽話,都聽了進去。
一直規規矩矩,並未作出什麼僭越之事。
現在的大哥程德,他李三七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他所能做的,便隻有儘量為大哥程德打下更多的城池,完成大哥程德口中所說的驅除胡虜、恢複中華。
一想到大哥程德給他起的名字李定國,他這些日子讀過不少書,自然對這名字有了新的認識,也能感受到大哥程德對他的期望有多高。
根據姚祭酒信中所言,這鹽城裡麵,便有一位是泗州軍的人。
此人,名劉仁。
而鹽城守將名為張士義,是張士誠,也就是現在大周誠王的親弟弟,身份尊貴。
劉仁給張士義做副將。
張士誠給他這個弟弟配了兩個副將,還有一個副將是梁五。
明麵上,張士義是鹽城權力最高的。
但實際上,真正管事的還是劉仁和梁五這兩個副將。
可想而知,鹽城似乎基本落在泗州軍手上了。
此事,大有可為。
一想到這個,李三七麵色一喜。
他根據姚祭酒在信裡提到的書信密文,翻找出《泗州律法》,然後他開始翻看了一會兒,便在書信中寫道:“194282137378249571012019362”
這是書信密文,明文翻譯如下:明日戌時開城門裡應外合。
當然,關於明文,李三七將它默讀在心中,反複默念了幾遍,覺得並無什麼問題後,他便令人找來絕聲衛,然後讓絕聲衛想方設法將此信送給鹽城副將劉仁。
做好這一切後,他的心神卻是被淮安城所牽引,目光裡閃過擔憂。
根據他派出的探子探查得知,這淮安城已經被脫脫大軍圍個水泄不通,仿若鐵桶一般。
按理說,大哥程德應該早就馳援淮安城了。
這一次,卻遲遲沒有大哥程德的消息。
莫非大哥程德那邊遇到了什麼麻煩。
一想到這兒,李三七的心裡多了一重陰霾。
良久。
李三七輕歎了一口氣,如今他所能做的便是,儘快將鹽城拿下。
至於淮安城那邊,他有心無力。
隻能在心中暗暗祈禱淮安城早日脫困了。
這個時候,淮安城城外二十裡一處密林中。
何三五帶著一萬人馬就藏在這片密林之中。
他帶著大軍來到密林,已經四天了。
他並沒有走那條由汝中柏把守著的必經之路,而是另辟蹊徑,走了一條鮮有人知的小路,才來到這處密林潛伏著。
這四天,他都想找機會能幫淮安城解圍。
隻是,他根本找不到什麼機會。
他手上的一萬大軍,跟脫脫那近二十多萬的大軍相比,實在是相差太多。
而且,脫脫這支元軍的火銃大炮、騎兵也很多。
他完全沒有任何勝算。
貿然襲擊脫脫大軍,隻會讓自己這支一萬人馬白白犧牲。
他想要在適當的機會,給予脫脫大軍當頭棒喝一擊。
隻是,這種機會他並沒有尋到。
反而,他這幾日,倒是目睹了淮安城攻城戰的慘烈。
尤其是淮安城這幾日兩次攻防戰,他雖然沒有靠近戰場,但是從那大戰的場麵來看,這一次淮安城泗州軍必然犧牲不小。
他甚至擔憂,如今的淮安城,已經沒有多少泗州軍了。
他已經在心中決定了,若是脫脫下一次再強攻淮安城,他一定要瞅準機會,給予脫脫元軍一次重擊。
想到這裡,何三五看向了一旁自己的左膀右臂:吳國興、吳國寶。
這兩人,都是定遠人。
而且,他們還是親兄弟,都是憑借殺敵的功勞當上了小都統。
這兩人,也深受何三五重視。
隻因為這兩人,在打仗方麵腦子很靈活,也很有想法,常常會啟發到他。
最重要的是,他們作戰勇猛。
幾次在戰場上救過他性命。
想到這裡,何三五望向吳國興、吳國寶道:“.淮安城之圍是一定要解的。”
吳國興:“一定要解!”
吳國寶點了下頭。
“現在的問題是,該如何解淮安城之圍?”何三五的目光瞥向淮安城方向,顯得有幾分憂心忡忡。
吳國興:“是啊,該怎麼解呢?”
吳國寶:“這幾日,我們都查探了附近地勢,也都摸清了脫脫元軍大帳的兵力分布。隻是,我們根本找不到什麼下手的地方。若是我們貿然發動奇襲,恐怕.我們全都喪於脫脫元軍之手。最重要的是,即便我們真的喪於脫脫元軍之手,依然沒有解了淮安城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