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封王大典
深夜子時時分,泗州八百裡加急傳來消息:馬秀英誕下一子。
程德接到此消息第一時間,立即將該消息在泗州軍治下廣而告之。
同時,將該子立為世子,並取名程標。
程標的誕生,給程德拿下集慶路鍍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民間開始流傳著泗州軍拿下集慶路是順天而為,原因自然是元朝做了不少人神共憤的事情。
當然,隨著程德拿下集慶路的消息傳了出去,整個泗州軍治下紛紛暗流洶湧。
今日,淮安城有祥雲出現;明日,盱眙城有瑞獸現身.
程德穩住了整個集慶路人心後,便派人前往泗洲城,將泗州一應各部官吏,以及將軍府之人,全都遷到集慶來。
這件事,程德將它交給了頗為信任的何九四去辦。
至正十三年三月七日。
泗州各部官員全都到了集慶路。
馬秀英等人,自然也到了。
上元縣將軍府。
此處將軍府原先是福壽府邸,自程德拿下後,便笑而納之,並改名為將軍府。
這府邸極大,占地數百畝。
府邸內一處院落,院落四周重兵把守。
而院落裡麵的大堂,自然是程德以及各部官吏,還有如今在集慶路的各位將領。
程德高居上首而坐,其餘人分文武而站立在兩旁。
此時,能待在這大堂裡麵的,心中都非常激動。
因為按照最近各地的異象,那是泗州軍征虜將軍稱王的前兆。
一旦程德稱王,他們的地位都將水漲船高。
這,意味著他們手中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
“今日召你們前來,有幾件事要與你們說。”程德環視一圈文臣武將便率先開口道。
眾人紛紛屏息凝神,作聆聽狀。
“第一件事,從即刻起,集慶路改名南京。”
程德說完後,瞧了眾人一眼,見眾人沒有反對,便繼續說道:“第二件事,便是封王一事。我曾言拿下集慶路後,便談論稱王一事。原本我還想緩一緩,隻不過近些時日祥瑞儘出,泗州軍治下各地人心浮動,為了順應民心,本將軍決定稱王。至於什麼時間稱王,以及王號的選擇,你們現在都給我好好想一想。”
李善長接話道:“將軍,屬下以為稱王一事不可馬虎,需要擇選一吉日方行。”
呂不用立即出言道:“將軍,據屬下所知,三月十六日為黃道吉日,將軍可在此日稱王。”
程德瞥了一眼呂不用,又望了一眼李善長,便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選三月十六日這天好了。”
“確定了稱王時日,你們幫我想一想這稱王的王號該如何選?”程德不急不緩地問群臣道。
眾人聞言,沉默在當場。
忽然。
禮部主簿宋瓚走了出來,朝著程德躬身行禮後,便道:“啟稟將軍,屬下以為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將軍或可從其四擇其一。”
“此事,屬下以為不可。”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順著聲音望去,發現是施耐庵開的口。
程德也望向施耐庵:“施主簿,你有何想法?就一並道明好了!”
施耐庵略作一番思索,才開口道:“屬下以為將軍在淮北泗洲城起事,可取‘淮’字,稱淮王!取此王號,一來可以表明是將軍的王興之地,二來可以表明將軍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之本心。”
話音落。
李善長走了出來,便直接開口道:“不可,啟稟將軍,屬下以為可稱吳王。因為——”
程德直接打斷道:“吳王這稱號,本將軍不喜,此稱號本將軍絕不用。一想到吳王稱號,本將軍便想到吳王夫差和吳王孫權,他們的下場,可是不怎麼好。這稱號,在我看來並不吉利!”
“將軍,屬下以為或可在‘楚’、‘淮’選其一。”戶部主簿方銘麵色從容地接話道。
說罷,方銘則退回到人群中。
程德皺眉沉思方銘的話,沉默不語。
眾人也都沉默著。
一時間,整個大堂顯得無比寂靜。
良久。
程德開口道:“秦、晉、齊、楚四個封號之所以尊貴,是因為以前它們的國君做到了最強,因此它們才顯得尊貴。在我眼中,即便是本將軍取一個新的封號,隻要本將軍做到了最強,那麼後世史書也定然會將本將軍取的封號列為尊貴的封號。本將軍思之再三,決意采用‘淮王’封號。”
“將軍英明!”在場眾人紛紛高聲應道。
“封王一事,則交由呂不用與宋瓚負責。”程德忽然補充道。
“將軍,敢問一下將軍稱王後,這國號何名?”章溢忽然望向程德問道。
程德沒有絲毫猶豫:“本將軍曾常言——驅除胡虜,恢複中華。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日月為明,今後國號為大明!”
大明?
眾人紛紛皺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