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刑部欲增設三司
程德批改完奏折後,便將手中的筆擱置在硯台上,目光不禁望向了大殿外麵。
大殿靜悄悄的,大門敞開著,任憑太陽的金黃色光芒闖了進來。
在大殿左右,各自站立一個虎背熊腰且目光銳利的士兵。
就在這時。
大殿外,出現了三道急匆匆的身影。
程德定睛望去,發現是李善長、朱升和施耐庵三人。
程德目光微眯向這三人。
他們來乾什麼?
莫非是為了昨日那微服私訪的事情而來?
程德默不作聲,臉上神色平靜。
朱升的臉上閃過一絲遲疑。
程德淡淡地道:“平身!”
不過,他們都在權衡利弊。
李善長和施耐庵都低著頭,目視地麵。
“若是案件涉及到皇室之人,則將此人移交皇室宗人府,由宗人府府令審理裁決。”
李善長、朱升、施耐庵三人都起身而立。
許久。
很顯然,陛下的想法,是對大明國有利的,是為了大明國變好而考慮到的,他們不能讓陛下寒了心。
他們三人都是作為各部的主官,他們隻需要把控住大明國大的方向沒問題,這大明國隨便陛下怎麼折騰都行。
李善長收到了施耐庵、朱升眼中的鼓勵,便率先開口回道:“啟稟陛下,微臣等人以為陛下增設三司的辦法可行,微臣等人必定會竭儘全力地輔助陛下!”
孤臣之路,注定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
divcass=”ntentadv”或許,自今日後,大明國會再添一名孤臣,而這個孤臣就是他自己了。
朱升不匆不忙地開口道:“啟稟陛下,微臣自昨晚處理完那縣令的事情後,便在自家書房裡反省了一夜,直到剛剛進入這大殿裡,微臣才稍稍有些頭緒。陛下的意思不僅僅是讓微臣反省,更多的的是讓微臣能夠提出解決的辦法,一時半會,微臣沒有想通,是以微臣沒有動筆寫下來。微臣沒有李尚書那麼有才能,讓陛下笑話了。”
李善長:“昨日微臣與陛下一道微服私訪,陛下對那縣令不滿,要求微臣呈上反省的折子。微臣在與朱尚書處理完那縣令的事情後,便立即反省,同時以筆錄之。”
想到這裡,朱升心裡非常無奈。
但這僅僅是他們的一廂情願,在他們看來,陛下既然將這三司提出來了,就不單單是詢問他們的意見,而是告知他們一下,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聽令而為。
隻要不會讓大明國亂就行。
在他們看來,他們的辦法,已經是目前來說最好的,沒想到,他們從陛下口中知曉還有比他們更好的辦法,這個時候,他們心裡對於陛下口中的辦法帶有一些好奇,都屏息凝神靜聽,等待著程德的下文。
話音剛落,李善長、施耐庵、朱升目露疑惑地望著程德。
李善長、施耐庵、朱升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他們眉頭緊皺。
最終,究竟是誰從其中獲利,這就要看各處勢力的手段了。
接著。
時間在一點一滴地流逝。
聽到這裡,李善長、施耐庵、朱升三人的眼睛駭然地望著程德。
程德的目光才從朱升身上收回,凝視著伏案上李善長的文書,歎了口氣,心道:“果然,時代的局限性,注定了有些東西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程德望了三人一眼,笑道:“善!既然如此,那你們就按照朕的想法,在一個月內擬出一個具體的章程出來,然後呈送給朕看,若是朕覺得沒有問題了,那便施行。”
程德深深地望了李善長一眼,接著,從李善長身上移開目光,轉而望向一旁還在站立著的朱升道:“朱尚書,你的呢?”
同意,還是不同意?
在大明國朝廷裡,目前據他所知的孤臣也隻有四位,一位是手握重權並深得陛下信任的羅茂,一位是宣傳部尚書施耐庵,還有一位是龔伯遂,最後一位便是韓伯高。
程德接過奏折後,直接翻看了起來。
朱升心中對於未來官場前途看不清,心存茫然。
程德繼續說道:“錦衣衛和裡的每個人負有監督職能,若是有人行不法之事,就將此人移交到錦衣衛詔獄中審理,後續都交由錦衣衛審理。”
朱升神情一怔。
李善長和施耐庵在這時候,都抬起頭,望向了朱升,他們的目光裡閃過一絲欽佩,同樣還飽含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心緒。
說著說著,李善長從懷裡摸出一道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