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臉上鎮定從容,出列之後,站在大殿上。
沒過多久,他就將帽子摘下,露出了蒼蒼白發。
黃顯俯身將帽子放置於地上,然後起身。
程德看著黃顯,眉頭微皺,其餘眾臣紛紛詫異地看向黃顯。
“啟稟陛下,微臣冒死以諫,當今天下士子之心不附大明,以臣看來,實則因為大明‘衍聖公’未能歸位,縱觀曆朝,衍聖公在,則國祚在,治國治民士子不絕。”
“陛下如今除掉陳漢,南方將一統,為天下士子之心歸附大明計,為大明國祚長久計,微臣懇請陛下下旨冊封‘衍聖公’。”
說罷,黃顯俯首貼地,一跪不起。
程德臉上立即冷了下來,目光陰沉如水。
他冷冷地掃了一眼黃顯。
“在你黃顯看來,這天下士子沒了衍聖公,就不會心向大明了?”
“陛下聖明!”群臣附和。
程德屏退左右,獨自一人待在宣政殿。
程德語氣冰冷如刀,眾臣紛紛噤若寒蟬。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陛下如此發怒,天子一怒,仿若雷霆降落,讓人不敢直視。
難道說,陛下今天就要血濺朝堂了?
程德便將目光望向黃顯,“黃顯,你持朕的旨意,找到南孔後人,然後將他們帶入南京城,朕要對他們品學考量一番後,才決定將‘衍聖公’授予誰。”
黃顯一愕,接著,臉上大喜,“陛下聖明!”
群臣目中餘光紛紛看去,個個擦汗。
坐定後,程德掃了一眼群臣,“如今南孔後人品行方正之人有幾人?”
“天下喪亂而值神州動蕩之際,北孔享儘天下尊榮,南孔零落仿若草木,但以氣節論,南孔不失孔子禮義廉恥之教誨。”
“南宋滅亡後忽必烈發現南邊還有個衍聖公叫孔洙,就要把他召回北方,孔洙以在南方已經好幾代要守祖墳為由拒絕了忽必烈的冊封,蒙元就重新冊封了一個衍聖公,後又有幾次變故,元延佑年間據說封了個元人改姓的孔氏為衍聖公。”
聽到程德的話,黃顯接話道:“陛下有所不知,這天下孔家分為南孔北孔。”
黃顯仍舊沒有抬頭,“微臣之意,正是如此。”
眾臣緘口不言。
程德將刀貼在黃顯脖子上,俯視著他,“黃顯,你真當朕不敢殺了你?你可知你剛剛之言,朕就可以治你個妖言惑眾之罪,難道你不怕死嗎?”
雖然陛下可能不知,這天下‘衍聖公’有南北之分。
黃顯仍然頭貼著地,開口道:“回陛下,老臣以為正是如此。若是不納老臣之言,大明危矣!”
思之再三,一要繼續在大明學院推行科學,還要在大明軍事學院推行科學,還有,積極扶持各行業創新的人才,鼓勵他們著書,思想上無須控製太緊,采用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給予大明民眾思想足夠多的空間,讓他們可以放開思想
寫完後,程德歎了口氣,“徐徐圖之,希望在朕有生之年,能夠定下大明的方向,奠定足夠強的基礎。”
要等他們成長起來,還需要時間。
估計,話還未說完,就被拖出去了。
程德怒氣上湧,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從玉階上一步一步走下來,就在走到最後一階台階時,程德猛地拔出腰懸的四尺長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程德離開宣政殿後,就直接往勤政殿而去。
“微臣以為,大明宜當扶南孔為衍聖公,以作天下士子表率,收天下士子之心。至於北孔,不提也罷。”
打開大箱子後,露出裡麵一個小木箱子,打開小木箱子後,露出一本本冊子,那些冊子上麵赫然寫著《圖強絕密》。
他沿著十二級玉階而上,重新坐回了龍椅。
“黃顯,你難道還是認為天下士子沒了衍聖公,就不會心向大明了?”
唉.
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