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李善長等人紛紛躬身行禮道。
就在這時,宋濂、李善長、施耐庵等人求見。
“臣等拜見陛下!”
隻是,龔伯遂剛說完,宋濂就立即反對:“陛下,不可。陛下若是饒了陳友諒親屬和他們的手下,陛下的仁義之名必將傳遍天下。真到那時,一旦陛下北驅胡虜,若勝,則北地無論元朝,還是劉福通他們的人,都會因陛下仁義之名而降了陛下。如此一來,可為我大明減少許多傷亡。還請陛下明鑒!”
眾臣紛紛搖頭。
眨眼間,時間已經來到了至正十五年十二月,聖武二年十二月。
“而陳友諒的兄弟陳友直等人,可以勸降,他們也不是什麼肯為陳漢殉國之人。”
李善長目光一閃,低著頭,目露沉思。
“俞廷玉、俞通海,還有湯和、李孝慈他們幾個,都可以作為水軍將領而訓練水軍。朕有意讓湯和、李孝慈他們兩個擔任水軍主將,各領十萬水軍。你們意下如何?”
程德掃了一眼群臣,見他們都低著頭,便沉吟半晌,“既然如此,那就都充入後宮。不過,太醫要先給她們把脈一番,然後再過一月,再為她們把脈一番,若是沒有有孕在身者,就將她們都充入後宮。”
而鄧友德率領二十萬大軍已經打到了大周腹地,大周之兵難以抵擋。
“臣也問過朱升,陳友諒的弟兄都有心降明。”
李善長率先開口道:“回陛下,臣等是為了陳漢文武大臣之事而來。”
程德神色有些發怔,“果真如此?”
程德微微皺眉。
“而且,朕可是聽聞倭寇那邊有些不安分,這些,大明不可不防。”
他是除去了陳友諒,但陳友諒的女人,還有兒女、兄弟、手下,這些人他還沒有將他們處理。
“為了未雨綢繆,大明水軍必須要增兵到二十萬。”
程德放他們進了勤政殿。
“至於陳友諒的那些屬下,尤其是張定邊這樣油鹽不進,一心向著陳漢的人,這種人若是留著,恐怕隱患較大。不如除掉。”
……
根據李三七與鄧友德傳來的所有捷報,程德分析過,或許再過三月,整個南方將徹底一統。
程德掃了一眼眾人,“諸位愛卿,來朕的勤政殿,所為何事?”
整個朝堂文武大臣都沉浸在一片欣喜中。
施耐庵說完後,就連忙低頭。
“孟子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眼下大明即將一統南方,但大明水軍還不到十萬。”
李三七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江浙行省,一路勢如破竹。
“回陛下,微臣以為陳友諒親屬都可以除去,至於他那些手下,若是不願降了大明,那就送他們前往地下。”龔伯遂開口道。
“而對於陳友諒其他肯投降大明的屬下,陛下可以懷柔待之,如此一來,陛下仁義之名仍舊廣傳天下,而於陛下無損。當然,在這之前,陛下要演一場戲,那就是陛下多次勸降張定邊這樣的人,而張定邊他們冥頑不靈,對陛下無禮,才讓陛下不得不殺掉他們,以除去隱患。”
李善長等人紛紛沉默,無人反對。
“你們不說話,那朕就當你們同意了。朕稍後就下旨給俞廷玉、俞通海他們,至於李孝慈、湯和他們兩個,等他們大戰結束後,朕直接讓他們擔任水軍主將。”
“此事說完了,再來說一說糧食的問題。”
程德說到這裡,頓了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