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回到勤政殿後,繼續埋頭處理政務。
至正十六年十一月二日,聖武三年十一月二日。
江浙行省被李三七率領二十萬大軍攻克,方國珍戰死。
聖武三年十一月七日,李三七領軍班師回朝。
至正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聖武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周全境,被鄧友德領軍二十萬攻克。
聖武三年十一月二九日,鄧友德領軍班師回朝。
聖武三年十二月六日,大明舉行盛大朝會。
是日。
宣政殿。
程德高坐上首,環視群臣。
“今日,大明終於南方一統,如今,整個天下,就隻剩下北方了。”
程德話音剛落,群臣紛紛開口道:“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程德麵露大喜。
“南方今日能得一統,李三七、鄧友德等人居功至高,朕一向有功則賞。來人,宣朕旨意。”
恭候在程德旁邊的一個太監程忠,趨步走了幾步。
程忠,原名王狐,被程儒挑中跟在程德身旁,被程德賜名為程忠。
然後,他快速攤開一個聖旨,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上承天意,下順萬民,乃建大明。”
“茲有左軍都督府左都督、衛侯鄧友德,平定大周,以增大明國土,加三千五百戶食祿,享五千戶食祿。”
“茲有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國侯李定國,平定方國珍,收江浙行省,增大明國土資功,於國功勞甚大,加三千五百戶食祿,享五千五百戶食祿。”
“茲有右軍都督府左都督、英侯馮國用,運籌帷幄,知兵善用,於國有功,加兩千戶食祿,享五千戶食祿。”
“茲有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耿再成,先後滅陳漢、江浙行省,攻城略地,功勞甚大,特進耿再成之爵為耿侯,享兩千戶食祿。”
“茲有大明第一先鋒常遇春,先後征戰數百,攻城略地無數,立功甚大,特進常遇春之爵為鄂侯,享兩千戶食祿。”
“茲有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李孝慈,先後伐元滅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李孝慈之爵為李侯,享一千五百戶食祿。”
“茲有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劉重五,先後伐周滅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劉重五之爵為安侯,享一千五百戶食祿。”
“茲有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楊威,守衛濠州,滅周一戰,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楊威之爵為楊侯,享一千戶食祿。”
“茲有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魏曉,先後守衛泗州、南京後方,保後勤無礙,滅周一戰,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魏曉之爵為齊侯,享一千戶食祿。”
“茲有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程瑩,先後討元滅大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程瑩之爵為高侯,享一千食祿。”
“茲有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徐達,先後討元滅陳漢滅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徐達之爵為魏侯,享一千食祿。”
“茲有水軍前軍都督湯和,先後討元滅陳漢滅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湯之爵為中山侯,享一千戶食祿。”
“茲有五品忠武將軍周德興,先後討元滅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周德興之爵為江夏侯,享一千食祿。”
聖旨念完,滿朝群臣歡喜,紛紛跪地磕頭謝恩。
無論文臣,或是武將,皆有人爵封為侯爵。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大臣情緒激動,不能自已。
這可是封侯啊!
自古以來,誰能不激動。
各部尚書、軍機處大臣等,皆有所封。
程德環視了一圈眾臣,便開口道:“朕昔日言,侯爵可分世襲與非世襲,朕希望爾等再接再厲。朕希望的是,爾等之人中有人能夠得到世襲侯爵,甚至有人能夠封為國公。”
話音落下,所有人紛紛激動不已。
還不待他們激動,程德繼續說道:“達六千戶侯爵者,則為世襲侯爵。望爾等能夠再建新功。”
鄧友德、馮國用、李三七三人紛紛目光一亮。
他們可是文武大臣中離六千戶侯爵最近的人,如果他們成了大明第一批能夠世襲侯爵的人,想必史書上也會留下重重的一筆。
“此外,朕還有一事與爾等商議。那就是有關張士誠該如何處理?”
程德剛將問題拋出,已經被封為宣侯且可享食祿為兩千戶的李善長,便迫不及待地走出來,回道:“回陛下,微臣以為可派一大臣前往說服張士誠降了我大明,若是張士誠願意歸順,那大周國土境內民心必然歸附大明。倘若他不降,那就殺,以絕後患!而大周國土可徐徐治之。”
程德瞥了一眼李善長,沉思須臾,方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宣侯去做吧。”
李善長心中大喜,麵上卻沒有表露出來,連忙躬身行禮道:“微臣遵旨。”
呂不用等人自然是紛紛目露羨慕。
他們知道,若是李善長辦好此事,他就會立下一功,一旦等陛下一統天下後,這李善長必然先於他們封為國公。
想到這裡,眾人心中泛起了檸檬味。
但是,此事已經定下,他們也無可奈何,隻能眼巴巴地看向程德,以希冀還有其他的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