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明開朝會,與以往都有所不同。
程德專門在前麵左手邊,設置了一把小龍椅,上麵坐著端正的大明太子程標。
程標今年有八歲,年紀雖小,但如今端正坐著,身體坐得筆直,看著極為沉穩。
程德之所以將程標這樣安排,是為了鍛煉他。
在程德看來,今後這大明,遲早有一天是會交到程標手裡的。
而他想的是,從小抓起,從小培養。
之前,在程標三歲的時候,程德就讓馬黎諾裡教了程標很多東西,而且,陪著程標一起學習的都是李三七這些武將的孩子。
程德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程標提前準備好班底,免得程標將來執政大明的時候,手底下無人可用。
他這番苦心,滿朝文武大臣都心知肚明,也沒人有什麼異議,反倒是,各個都想著法子將自己的孩子往程標身邊送。
而他們削尖了腦袋往程標身旁送孩子,並不是濫竽充數的,因為有程德在把關著。
如果經過程德的一番考察,確實證明將來對程標有所幫助,程德當即就會同意下來。
那些被程德同意的孩子,他們的爹娘自然是歡喜無比。可是,那些沒有通過程德考察的那些孩子爹娘,自那之後,對他們的孩子格外嚴厲了許多,他們每次出門,都感覺自己臉上沒有什麼麵子。
一時間,大明滿朝文武大臣之間互相拚孩子的風氣,也是逐漸形成。
沒有最卷,隻有更卷。
今日,你家孩子學習功課學了三個時辰,那我知道這個消息後,我就偷偷地讓我家孩子學習功課四個時辰,甚至五個時辰,但是,我明麵上還是說隻學兩個時辰。
一時間,大臣之間,互相使心眼,而苦的卻是他們的孩子。
他們的孩子,紛紛被這種卷的風氣,弄得一個個叫苦連天。
每夜偷偷在被窩流淚的孩子,從這以後,便與日俱增。
有苦難言,有苦自知,唯有那些孩子自己才知道了。
話說回來,滿殿文武大臣都在行禮完畢後,依次站好。
程德瞥了程標一眼,麵露滿意之色,而後,他看向底下諸位文武大臣,略微思索一番後,就說:
“諸位愛卿,眼下到了大明北驅胡虜、恢複中華的時候了。”
程德話音剛落,宣政殿滿殿文武大臣都渾身一震。
他們為了等這一天來臨,可是等了足足五年了。
一時間,文臣,或是武將,紛紛都將目光看向程德,情緒各個高漲。
程德掃了一圈,心中了然。
他想,或許是五年以來,大明機會沒有什麼戰事,大家都憋久了。
如今,自己才剛說完,諸位臣工方有如此表現,令程德心中感到寬慰。
尤其令程德感到欣慰的是,他的臣子,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沒有人貪生畏死,至少現在看上去是如此。
未過多久。
武將一列,李三七主動開口道:“陛下,我李三七請戰,前往北方痛擊元朝。”
鄧友德也搶著開口道:“陛下,我鄧友德也請戰,我要將那元朝皇帝給俘虜了,押著他到南京城。”
馮國用雖然一直保持沉穩,但麵對著北伐的功勞,他也並不想相讓,他一想起自己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心中感到一些緊迫感。
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要為自己幾個不成器的孩子其中一個掙一個世襲的侯爵,至於另外的孩子,等今後有新的立功機會再說。
所以,馮國用麵對世襲侯爵,他也失去了沉穩。
“陛下,我馮國用請戰,末將一定將元朝擊潰,將他們王公大臣全都押到陛下麵前。”馮國用聲音有些激動地說道。
“陛下,我徐達請戰!”
“陛下,我湯和請戰!”
divcass=”ntentadv”“陛下,我耿再成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