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再看天空上,紅衣老道已經不知去向,雷光之下,一道焦黑的人影出現在了深坑之中。
李慈緩緩爬出深坑,望了望已經開始消散的雷雲,笑了起來。
“嗬嗬,降雷符籙……不過如此麼。”
就在他說話的同時,他身上的焦黑開始緩緩剝落,正在翻動著的肉芽覆蓋上鮮血淋漓的身體。
僅僅隻是數息的時間,他的身體又恢複到了之前那樣完美無缺的模樣。
隻是……
李慈看了一眼自己的肩膀。
在那裡,有一道雷光一般的黑色痕跡,一直從他的肩膀延伸到心口。
這是剛才降雷符籙劈中他的地方,即便他已經施展了自己最拿手也是最強的法術,也未能完全攔下這一道雷光。
隨手滅掉周圍樹林中的大火,李慈的身影便又化作電光,消失在了原地。
……
自從紅衣老道離開之後,上黎宗又恢複到了往常的寧靜之中。
李慈住在洞府中修行,而他的弟子,修為不夠的留在山門修行,修為夠了的,則是下山尋找機緣。
而那些所謂的機緣,便是李慈的道經中所說的“血肉”。
不少年過去,一切相安無事。
而李慈也覺得自己距離傳說中的那個境界越來越接近,更加肆無忌憚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機緣。
而隨著李慈的境界越來越接近仙人,他大肆尋找“機緣”的事情也終於敗露。
因為靠近蜀州行省益州城的清城派,所以道門那邊,便派來了清城派的道士對上黎宗進行圍剿。
因為對李慈的重視,清城派的掌門徽天子也參與了對他的圍剿。
但是李慈畢竟也已經是道術的集大成者,麵對著清城派的圍剿也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還重傷了好幾個高階法師。
而作為主力的清城派掌門,也被李慈打得奄奄一息。
最終的結果,以李慈重傷退回山門以陣法死守,清城派損失三位高階法師、十位上等法師,中等法師不計,掌門重傷為結束。
李慈以血煞為驅動道術的根本,相較於傳統道門,強得不是一點半點,總的來說這一場戰鬥,李慈根本算不上吃虧。
畢竟那些被他留下來的道者,也同樣成為了他修行的助力。
有了那些道者的血肉為祭,李慈的傷勢恢複得很快,並且境界也有所提升,距離那最終的境界,也僅僅隻差那麼臨門一腳了。
……
元至十六年,這是李慈記憶中最清晰的年份,除了這個年份之外,便是元祐二年。
後者是他入道的時間,而前者,則是他道成圓滿飛升為仙的時刻。
而在那之前,李慈等來了那名紅衣老道。
紅衣老道還是一襲紅衣,隻是歲月不知在老道的身上過去了多長的時間,他的那件紅衣早已經破損不堪,臟兮兮的,特彆寒磣。
不過他離開的時候是上等法師的境界,而現在回來了之後,卻已經達到了天師才能夠達到的境界。
一見麵,李慈便也知道,這些年,老道也並未懈怠他的修行。
以血畫符這一道,紅衣老道早已經道成圓滿。
與李慈的血肉之道相合的,以煞氣修行,自是要比尋常道者強上幾分。
多年未見,二人仍是那樣劍拔弩張。
麵對著多年前曾傷過自己的、如今境界距離自己也僅差一步的老道,李慈前所未有地感覺到了渴望戰鬥的欲·望。
若是能將老道道軀祭煉血肉,恐怕他就能邁入傳說中的仙人境界了。
於是他與老道打了一架。
這一次老道完全沒有給李慈發揮的空間,一出手便是不知道祭煉了多少血液的降雷符籙。
以此符招雷,仿佛天地動怒,雷雲鋪天蓋地,雷光閃爍,如同白晝!
李慈是如何勝過紅衣老道的,他已經記不清楚了,他隻記得,當他帶著紅衣老道的道軀回到上黎宗的時候,他渾身上下都是仿佛雷電一般的黑色印記。
然而即便是有了老道的道軀,他的身體也已經被降雷符籙毀了。
老道多年前的那一張降雷符籙隻是一個印子,仿佛一顆釘子狠狠地釘入了他的道軀。
多年之後的這一戰,蘊含著浩然正氣的雷光從這一顆“釘子”灌入他的身體中。
他身上所有蘊含著血肉的力量都被降雷符籙帶來的浩然正氣洗刷一遍。
雖然不至於傷及本源,但是他的道軀卻已經無法使用了。
脆弱的他為了防止道門中人循著雷雲的威力尋過來,他便帶著上黎宗的弟子離開了山門,來到了蜀州行省的永昌山脈。
他尋了一處福天寶地,命弟子在峽穀中修建了一座道觀。
他命名為上黎宮,並且將在這裡完成自己的飛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