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淩晨的天空好似幽幽的藍黑色幕布,謝琰站在院前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光怪陸離的東西在他腦海中不停閃過,那個趙公子到底是什麼人物那圖上的字真的是今年的鄉試題目嗎
身後韓五幫他提著考籃,今日就是鄉試開始之日,貢院前早就擠滿了形形色色的考子,柳慎見謝琰神色不屬,給柳晉使了個眼色。
柳晉走到他身側,拍了拍他肩膀“怎麼了”
謝琰笑笑,搖搖頭“沒什麼,就是有一點緊張。”他一貫有個毛病,考試前一點也不緊張,反倒是臨上考場了會帶著情緒。但他性子穩重,時間在等待中度過,倒也不會出現怯場的情況。柳晉也知道他這個毛病,略安慰了一下。
貢院占地甚大,遠遠的能看見明遠樓的角簷。明遠樓是當年大燕才建朝時輔國公和徐勝將軍的府邸改建的,樓凡三層,作四方形,下簷出甍,四麵皆窗,明遠樓是貢院的中心建築,也是最高建築,既可號令、指揮全場,也是監臨、監視考場之處,想來這幾日鄉試主考官和副考官侯珂等一係列官員就在這裡巡視他們。
鄉試不比之前考秀才那般,搜檢的兵士與衙役更多了,搜的自然也更仔細了。龍門前有個帶頭的兵士惡狠狠的警告道“爾等都是俱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也應當知道朝廷律法,一旦搜出帶有不該帶進來的東西,流放都是寬恕你們了,更有可能禍及家人。我再提醒你們一次,若真有帶了小抄的自己悄悄去丟了,若是待會我們搜出什麼東西,就不要怪我們無情了。”
眾士子一聽,有的麵麵相覷,有的麵露猶豫,還有臉色漠不關心。那帶頭的兵士打量了一圈,見有人偷偷從排列中悄悄溜走,心裡一笑。
謝琰感覺到什麼東西掉落在他鞋麵上,低頭見是一張小紙條,前麵一個士子咳嗽了一聲,繼續將自己袖子裡的紙條扔在地上。謝琰嘴角一抽,用腳一踢,將那紙條踢遠一點,他可不想跟什麼作弊夾帶扯上關係。
謝琰看見不遠處還有個熟人,是前些日子他救的何贇。何贇見是他,也笑吟吟的拱手行禮打了招呼。
搜檢完畢,謝琰穿好衣物,經龍門過飛虹橋正要往號筒子似的考舍去。飛虹橋下流水悠悠,水深不見底,聽聞以前總有士子在這裡推搡擁擠,還有運氣不好的掉進水裡淹死。
謝琰和柳晉等人分開後找到了自己的考房,在東考場的靠後處,隔著高處的明遠樓與西考場的走廊相對。謝琰走進去打量了一下,號房內十分狹窄,謝琰摸了一下上下兩塊木板都是乾燥的,不是什麼雨號他也算鬆了一口氣。
謝琰照平常一般,先擺好筆墨紙硯,因為考場的緣故,他這些東西都是按規格準備的,他平日裡喜愛的文房四寶都沒帶進來。木板拚起來就當做考桌,謝琰將考籃放在下麵,因為要在這狹窄的考房裡待幾天所以帶的都是清淡的乾物,還有些被子和換洗的衣物。
今日是第一日,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考生入場完畢,考場內鑼鼓一敲,這就算是考試開始了。謝琰也不緊張了,等拿了試題反而心裡帶著莫名的淡然。
第一場試的是四書各一、一首五言八韻詩並經義四首,初場的三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兩百字以上,四道經義題則需要寫三百字以上。
第一道就是考的大學裡中“如切如磋”一段,讓考子們談一談作為一名優秀的讀書人,我們應當如何打磨自己,修身以致修心。這一句也在詩經中出現過,但是此次考察的是大學就應該以其中的真意去解答。
謝琰這些天也研究過和侯珂的文風,為人古板,從他的行文中就可以看出,推崇複古周禮,黃老之學,講究垂拱而治;而侯珂最愛仿漢唐之風寫文章,力求革新,對法家的主張更感興趣。
謝琰拂好袖子,一邊磨墨一邊打腹稿。滿場的士子大半估計為了討好主考官,都會仿著他的風格寫。隻是強彆著自己的文風去大書特書,實在是不好把握,說不定還會寫出個四不像來。謝琰決定還是按照自己的文風來,早些年他喜愛華麗辭藻,近些年倒是甚愛清雅方正、言之有物的文章。
故而他行文間不免融合了兩個風格的文風,倒是讓人眼前一亮。說不定他按照自己的文風寫反而比全場模仿主考官文風更
加顯眼才是,謝琰根據大學的宗旨,將打好的腹稿揮毫而就,行雲流水一般。
時間在答題的光陰中慢慢度過,接下來的題目倒是不算太難,和以前的鄉試的題目比也出的很一般。謝琰一笑,難怪都說這個鄭翰林是出了名的穩重呢。
五言八韻詩詩題為掛席拾海月,比起他之前做的那套根據紅樓夢限了韻來做詩簡單多了。不過簡單也不是什麼好事,這也就意味著大家的水平都不會被拉的太遠,想要從中拔得頭籌,攫取主考官的眼光也難了些。
這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詩,孤舟揚帆,漂在如鏡的海麵上,月亮在海水下麵,孤舟緩緩前行,好像要去拾取海裡的月亮。謝琰平時最愛詩才,這也不算太難。
等謝琰寫完所有試題,吹乾卷上的墨痕,隻聽到斜對麵一個清朗的聲音“交卷。”謝琰倒是聽出來了這是白令致的聲音,沒想到他竟然和他離的這麼近。之前他和謝琰在百花洲裡手談時也算認識了,白令致是白令元的堂哥,因為謝琰之前和白令元爭奪小三元結仇,故而他對於白令致也帶了防備之心。
不過比起白令元的囂張跋扈,白令致內斂穩重得多,實在是讓謝琰猜不透心思。白令致能在淮安白家正值崛起之時被選為宗子,果然有不凡之處,才華橫溢不說,就單這份心智謝琰就覺得他的前途比白令元好多了。
交完試卷,謝琰吃了自己帶的吃食,熄滅了燭火準備睡覺等著明天的考試。考試一連三天,條件又艱苦,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鐵打的身子估計也受不了。
考場內明明滅滅的燈火閃爍,有的考生已經交了安睡了,還有的依舊點著燈火奮筆疾書。巡場的衙役不免提醒考子們小心燭火,考房一關不到考試結束自然是不能再開的,若有火災,那可了不得了。
一夜無夢,謝琰早起洗漱完,有送餐的衙役到各處考房送早餐。一碟饅頭和一碟榨菜,還有香噴噴的粥。因為吃喝都在考房的緣故,謝琰隻喝了幾口粥,隻得八分飽就不再吃了。
吃飽喝足,謝琰正閉目養神時門外鑼鼓聲響,表示第二場考試開始了,沒等多久,一個衙役透
過半開的窗戶送進來了考卷。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三百字以上。
謝琰治的本經是詩經,題為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出自王風黍離一篇中,意思是了解我的人知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當我有所求。
謝琰最擅長詩經,這麼些年用心苦讀,每每讀著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謝琰不僅能從中感悟句中的意思,而且能有著自己不同的見解。
未幾,謝琰心裡興致勃勃,正好想到一個絕妙的破題,再醞釀了一下自己的用句,在紙上洋洋灑灑寫滿了文字。寫完這一場也算發揮穩定,謝琰心裡也有定數,不說什麼奪得解元、亞元之類的,但他一定能在這為數不多錄取的士子裡占有一席之地。
到了第三日,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謝琰起床出了一回神才清醒。比起第一日精神昂揚的樣子,現在他萎靡多了。謝琰暗皺了雋秀的眉毛,角落是衙役送的黃銅盆裝的冷水,謝琰玉白似的臉沉浸在冷水中片刻放才起身。
水浸潤了他一旁的鬢發,碎發濕成一絡絡的樣子,謝琰擦乾淨臉。又在狹窄的號房裡打了一套太極才恢複了之前的精神,謝琰活動活動筋骨,暗道這最後一場可不能放鬆警惕,越是到最後越要注意才是。彆在最後的緊要關頭翻車才是,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這一哆嗦了。
最後一場考的是五道時務策,而且要根據所學的經義結合起來當時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這也是謝琰最喜歡的一部分試題,因為這算是科舉中為數不多不太限製讀書人分析思考的題目,帶著暢所欲言的意味,隻要言之有理不違規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而不是禁錮在四書五經裡。
但是等謝琰打開考題時,卻是白了臉,那題目是有今昔,權有通變,變法好似苛政,也似良策,可也誤國,可以亦可救國。今人欲效商鞅安石之流,變法維新,爾等以為如何
這題目和之前謝琰收到的那幅牡丹圖上的題詩一樣,隻不過隻截取了一部分罷了。謝琰攥緊了拳頭,他一直最擔心的情況發生了,鄉試漏題,也不知道他之前做的那些是否能掩蓋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