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剛蒙蒙亮,寒風吹得人一個激靈。謝琰站在貢院前,身後跟著清寧省的舉子們。謝琰看了左右,左邊打頭的是一個年紀約莫二十出頭的儒雅青年,麵目平凡,但氣質不凡;右邊站最前麵是一個年歲十的男子,麵容英氣,眉重如墨,一臉正氣。能大大方方站在前麵的都是各省的解元,彆人尊崇的同時,也有嫉妒的,不出意外,各省的解元多半都是能中的,隻是名次高低罷了。
左邊的翩翩青年信步而來,手裡握著暖爐,麵上青白,對白氏兄弟拱手道“兩位白兄,許久未見啊,彆來無恙。”
白令致麵上客氣道“鄭兄,令尊令堂還好吧”謝琰在前麵站著,眉頭一皺,姓鄭莫非是扶風鄭氏扶風鄭氏也是世家,當年可是和淮安白氏並列的鼎盛之族。因此,兩家互相聯姻的也比較多,向來是同氣連枝的。
鄭旭安兩眼不動聲色打量著謝琰,上前寒暄“這位就是謝賢弟吧早就聽聞了謝賢弟的名聲,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鄭旭安對謝琰也頗有些好奇,他本來以為白氏兄弟必奪清寧省的解元,沒想到被一個寒門子弟給搶了。到底是謝琰真的才華出眾了呢還是白氏一族真的沒落了
沒錯,謝琰在他心裡就是寒門子弟,就算他父親還是個駙馬都尉。但這又算什麼世家又不是靠朝中有個彆閒散官員,朝代更迭不止,但是世家卻不會更改。因此,在高高在上的世家眼裡,就算是當朝的慕容氏還是外戚勳貴都是寒門庶族,比不得他們傳承深遠。
謝琰聽了也不會當真,這種虛言誰信誰傻。謝琰麵上客客氣氣笑道“鄭兄言過了,謝琰哪裡比的上鄭兄你呢扶風鄭氏可是士族世家,百年底蘊,鄭兄才是了不起。”
一旁的十歲少年露出個諷刺的笑容,轉瞬即逝。世家大族嗬嗬,哪個世家大族有他孔家顯赫淮安白氏、扶風鄭氏和江南的柳氏都是老黃曆了,那些破落戶就剩個名頭了。
不遠處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士子背負
著手,麵上滿是傲氣,這次會試的頭名他取定了身邊的小廝捧著茶遞給他,小聲道“公子,你看那邊,那幾人分彆就是鄭旭安、白令致兄弟和謝琰。”
程擢擰眉看去,心裡冷哼一聲,腐草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這幾人,也就鄭旭安、孔躍還有胡學士的兒子胡複汝能讓他高看一眼,其餘的都不配。白令致一個世家子弟能被謝琰強壓著奪了魁首,說明也不是什麼出色之人,謝琰奪了解元但是沒有背景,都不夠他瞧的。
按理說謝琰和他們競爭關係不大,本朝實行南北卷分卷取士,按照大燕南北中地域再結合了各省的人口錄取人選。謝琰籍貫是清寧省毓州,算是南卷。除了白氏兄弟,那些勁敵都屬於北卷,但是他們都要爭取魁首會元,那就不免對上了。
第二場是三月十二日,謝琰經過第一場後心裡也淡定了幾分,特地養足了精神,怕影響考場發揮。第二場比第一場輕鬆了不少,第一場試了七篇四書題,讓謝琰腦袋的都木了。第二場主要考一道五經題,並試詔、判、表、誥一道,還有策問。
五經題不難,謝琰要的是要把一篇篇文章寫的花團錦簇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策問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發問的,其內容主要是治國安邦、國計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們在應試的過程中便針對策問的內容作出回答。
因為最近王首輔應穆帝之意,針對朝政弊病大肆實行新政,所以大部分考生都猜到了這次會試會考相關的政策,謝琰自然也關注了不少。果然不出所料,的確是出了。這有點像現代文科政治一科的時事政治,不過還是不同,政治不過是借時事的皮考的還是課本知識。但是策問就不同了,不僅要運用四書五經,還要有自己的針對方法。
這考的是王首輔創新實行的考成法,嚴格考察各級官吏貫徹朝廷詔旨情況,要求定期向內閣報告地方政事,提高內閣實權,罷免因循守舊、反對變革的頑固派官吏,選用並提拔支持變法的新生力量,為推行新法做了組織準備。
謝琰也很是讚揚這種對官
吏政績進行考核的製度,可以起到整肅官場貪汙成風的風氣,並消除那些無能的官員提拔能人乾吏。立限考事、以事責人。
這次不僅策問不僅考了新政中的考成法,還考了改土歸流這一項措施。改土歸流是指改土司製為流官製,又稱土司改流、改土設流、廢土改流,指將原來西南地區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土司在當地可以算是土皇帝了,畢竟天高皇帝遠的,土司在其勢力範圍內獨立建造的且被國家法律允許的治所,是“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甚至有些土官是漢代就被受封成土司了,不管中原換了多少朝代,但是新朝廷也不想管他們,依舊保持原樣。
就這樣土司在自己地盤上統治了近千年,勢力龐大,又有兵權,有的土司不免自以為是覺得能和朝廷對抗了,造反叛亂的不在少數。經曆了文宗、世宗、仁宗三代多次叛亂後,朝廷深以為害,所以這次新政特地頒布了改土歸流的政策,要讓西南邊域不再受土司的轄製,而是納入朝廷的真正控製。
為了解決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據的積弊,取消土司世襲製度,設立府﹑廳﹑州﹑縣,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
謝琰覺得,這事的確是好事,但是不應該操之過急。就像漢朝推行的推恩令一樣,若是太過急躁,引起誓死抵抗就不好了。最好像溫水煮青蛙一般,徐徐圖之,早期的政策宜緩不宜急,比如像土官絕嗣、土官叛亂或者土官犯罪革職的情況,這些可以改土歸流。這樣一來,等到星星之火點滿草原,還怕不能燎原嗎
謝琰蘸好墨,細細將自己的想法寫成錦繡文章寫到草稿紙上,再細察是否哪裡有誤,再細細謄抄到正卷上。
這次,謝琰交卷之時,明遠樓裡的翰林們、春坊官員們都認得了他。實在是沒法不記得,謝琰麵如冠玉,有宋玉之貌;唇紅齒白,有潘安之才;雅俊風流,有嵇康之風。一進堂,就好似明珠美玉立在那。
待謝琰離去,小吏捧上試卷遞給
俞學士。旁邊的楚翰林在小吏行走間隻得掃了一眼他一手好書法,大為驚豔,讚揚道“鸞翔鳳翥,鐵畫銀鉤不過可惜,這卷子為了避諱還是要小吏謄抄到另一張紙麵上讓我們觀閱。”
柳翰林有些驚異道“剛剛謝琰立在堂下,倒真有幾分謝家寶樹的風采,芝蘭玉樹啊芝蘭玉樹”
“嗤,謝家寶樹誇獎的可是晉朝謝安的侄子謝玄,謝玄可是出自是世家大族呢,陳郡謝氏位列南朝四大盛門“王謝袁蕭”第二位。雖然謝琰也姓謝,可跟這個謝族沒有半點關係。”一個眉間眼角全是傲氣的官員在那說道。
這人是柳信,官至春坊庶子,出自世家大族柳家嫡係。柳晉雖然也是出自柳家,但是卻是旁支,論關係,柳晉還得喚此人為叔父呢。
其他官員打了一番眉眼官司,卻不理柳信了。雖然他有個好出身,有個光輝的祖宗,但是朝廷裡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世家子弟看不上寒門子弟,寒門子弟自然有機會就要踩他們下去。現在六部九卿沒有一個世家子弟,內閣大學士也就一個鄭霖是,但因此,彆人也看不慣他的傲氣。這些世家子弟拿自己的背景看不起彆人,殊不知沒落的世家在彆人眼裡就是個笑話。
第二場畢,謝琰出了貢院,雲英依舊如之前一般等候在貢院街前。謝琰飲了一口烏雞湯,嘴裡才有點味,這才是吃的。他在考場裡吃的饅頭都是硬邦邦的,嘴巴都快淡出鳥了。
謝琰拿出一個檀木盒子遞給雲英,道“這是我母親送儀瓏的東西,你可一定要交給她啊。”這檀木盒子裡是一隻和田玉雕刻水仙花簪子,還有一對同材質的做成水滴狀的耳環。
之前王秀娘催促他成親之事,他便攤開和母親王秀娘說了儀瓏。王秀娘沒想到謝琰膽子這麼大,竟然和當朝公主有了私情,雖然心裡很是忐忑,王秀娘還是把儀瓏當成了未來兒媳,備好了禮物。
王秀娘對於公主很是惶恐,當年安陽公主搶了她的夫君,但是那可是公主啊,皇帝的女兒,她對於安陽是恐懼多於忿恨。安陽公主
囂張跋扈,大燕公主向來都是做儘了出格之事,名聲也不大好聽,所以王秀娘心裡還是怕儀瓏也如那些公主一般脾氣大。
但是謝琰向他保證了儀瓏絕對是一個性格溫婉嫻靜的姑娘,王秀娘這才放心下來。她是一個很恪守女德的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父死從子。雖然謝安和沒死,但是她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啊,她會聽謝琰的安排。
雲英聽說這東西居然是謝琰母親送公主的,自然是不敢放肆的,小心藏進了懷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