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春暖和煦,草碧花紅,從秋月舫二樓上看去玉湖澄碧,柳堤如煙。飛燕流鶯,些許的春風吹過,帶來暖意。尚是傍晚,但是早有了絲弦管樂、輕歌妙音。自會試結束,京城裡的教坊司和秦樓楚館都是熱鬨非凡,雖然在天子腳下,但是還是改不了這等風氣。
謝琰和謝晉幾人約好了在此處聚會,潘正卿、何贇、黎洵和柳家兄弟都在。這次會試,除了各省的舉人之外,國子監的監生也是可以參加的。他們這個雅間名喚幽篁裡,裡麵還特地移植了幾顆竹子,素帷上點綴著點點碧竹葉,屏風也是八扇雞翅木底座竹林七賢圖樣子,就連桌上也是雕的竹葉暗紋。
桌上水陸八珍、玉盤珍饈,潘正卿手執一把烏骨木美人圖扇子悠悠的扇著風,得意道“我選的這個地方不賴吧”
謝琰打量了一下四周,道“不錯,不錯,幽篁裡,是取自王摩詰的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這一句吧”
黎洵依舊項頸上掛著大金鏈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位富商呢,絕不會想到是一個讀書人。
他道“謝兄,這裡就差彈琴的人了,聽柳兄說,你最擅長胡琴了,可惜從來沒聽過。”謝琰推辭了幾句,隻說自己忙於學業,已經荒怠了。
幾人坐定,柳辰因是長兄,對柳晉關切問道“你們這幾日考的還不錯吧之前我和柳慎都和國子監的同窗一起,都沒看見你們。”
柳晉點頭笑道“堂哥,你關心我們還不如關心關心自己呢對了,你們怎麼想到這次下場的”
柳慎解釋道“是這樣的,本來我們才學不夠估計也考不上,這次想著積累些經驗也好,所以便約了幾個同窗去看看到底會試是個什麼樣子。”
何贇道“這樣也好,不過這次考題比起以往可要難上不少,估摸著中選的人數不會太多。哎,我也不知這次有沒有可能。”何贇有些擔憂,他家貧,能上京讀書已經是萬幸了。但是京中生活不易,銀錢費的也快,他還是想早些中選的好。
黎洵頗有些興致,道“誒,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天除了這些秦樓楚館,還有哪個地方最為熱鬨。”眾人都不知道。
黎洵挑眉笑道“現在除了青樓,也就賭坊能和之相比了,很多人都在賭誰才是今科的會元,賭坊甚至為了博眼球,還搞出了一個十大才子榜的噱頭呢。”
謝琰這個時候覺得有點意思了,問道“十大才子榜有哪些啊我數數,孔躍、胡複汝、程擢、鄭旭安、白氏兄弟應該都在榜吧”
黎洵點頭,道“謝兄說的沒錯,這幾人都在。”
柳辰疑惑著問道“誒白氏兄弟都在榜那謝賢弟必須在這個榜吧”
黎洵道“自然是,謝兄自考科舉以來,十二就奪了案首,每次必中第一,甚至在清寧省力壓白氏兄弟奪得了解元。因此,榜中謝兄排第六,白氏兄弟分彆列在第七和第八的位置。”
眾人都猜測誰排第一,柳慎問道“那第一是誰啊”
黎洵拿出一個小檀木冊子,指著上麵的簪花小楷,道“你們看,排第一的是孔躍,第二是鄭旭安,第三是程擢,第四是胡複汝,第五是柳解。第六是謝兄,第七是白令致,第八是白令元,第九是趙墨,禮部侍郎的兒子,管科舉一事的可就是禮部。第十是馮景玉,嵐州府的解元。”孔躍位列第一倒也說的過去,他祖宗是孔子,是天下所有文人心中的聖賢之人,他自己又爭氣,才華出眾,第一也是合理。
柳解是江南柳家的嫡係子弟,柳家兄弟也知曉幾分,神色便有些奇怪。謝琰聽到趙墨,眉頭一皺,禮部侍郎的兒子這個趙墨是趙如娘的兄弟吧
潘正卿道“每次會試都這樣的,那些人就想靠這個賺錢呢。”
黎洵收起小冊子,道“好了好了,咱們也不聊這個了,今天來此不就是來開心的嗎”說完,潘正卿手掌一拍,從門外走進一列美人。蓮步輕移,秀美清婉,這些都是清倌,穿著素雅,談吐不凡,一看就是用心調教過的。
謝琰身邊也坐了一個姑娘,她穿著湖藍色春衫薄裙,秀骨姍姍,明眸貝齒,梳著
靈蛇髻,發中簪了一朵高潔出塵的木蘭花和兩隻素銀玉簪花簪子,額頭上點了似桃花的花鈿,風流多情。
她眼如秋水,就那樣看著謝琰,仿佛他是她鐘情的情人一般,道“奴家玉蘿見過公子。”玉蘿淡淡一笑,兩頰有淺淺的梨渦,很是彆致。
謝琰回了個笑容,道“玉蘿姑娘有禮了。”謝琰很是規矩,他可沒忘之前和儀瓏離彆時她警告自己的話,家有胭脂虎啊。謝琰想到儀瓏,麵上不免露出笑容,帶了甜意。
柳晉在一旁和姑娘閒聊,看到謝琰的笑容,翻了個白眼,這戀愛的酸臭味真是夠了。平常倒也罷了,都到了這風月場所,還這樣。
玉蘿被謝琰的笑迷住了一會兒,見謝琰對她淡淡的,雖然很規矩,但更多的是疏離,便有心想在謝琰麵前出風頭。她見過不少勳貴權臣,才子雅士,但是這麼有貌的卻是很少。
玉蘿站起來,溫婉一笑,柔聲道“奴家平日裡最喜歡彈琵琶,各位公子若是不介意,可否讓奴家獻上一曲呢”眾人自然不會反對。
玉蘿坐在屏風前,手拿琵琶,似穿雲入月,碎玉舞雪,唱道“自送彆,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歌聲清美動人,回味無窮。
這首是關漢卿的元曲,主要寫一個女子送彆心上人的情態和心緒,雖然語言簡練,但卻意味無限。眾人聽了,不免都調侃的看著謝琰和玉蘿,看來這位玉蘿姑娘是看上謝琰了呢。
一曲罷,玉蘿雙眼凝視著謝琰,謝琰飲了一杯酒,淡淡道“玉蘿姑娘果然彈的一手好琵琶,今日實在是有幸。”這話說的甚沒滋味,全是場麵話,玉蘿一聽,臉上的笑一僵,心裡也知曉了幾分,之後便安安生生的坐在一旁,再也不糾纏謝琰了。
正堂內,俞學士正閉目養神,楚翰林在椅子上坐著,漠然不言,他可是私底下吩咐了那些閱卷官的。雖然科舉是公正的,但是這是相對公正的,而不是絕對的。王首輔得勢,馮春有他當靠山這次怎麼都必須中
幾十位閱卷官各自捧
了十幾張試卷走了進來,打頭的就是柳翰林,他問道“俞大人,楚大人,下官等人已將眾考生的試卷閱完了,請您二人觀閱。”俞學士和楚翰林是這次的主考官,他們要將這些中選的試卷進行檢查和初步的排名。
若有試卷不妥,罷黜掉再選,初步排名後,他二人要進宮像穆帝稟報,若穆帝看了合適,便正式發榜。
俞學士點頭,書吏連忙呈上去。楚翰林也精神一震,連忙看去。各房都選了各十張中選的試卷和五張備選的試卷。俞學士認真翻閱起來,楚翰林也亦然。下麵的翰林們隻能等著,不敢作聲。
“文風雅正,氣勢不凡,不錯。”俞學士看到一篇文章不由點頭稱讚,能寫出這等文章的人屈指可數,俞學士一想,那幾個人裡麵治本經是詩經的好像就鄭旭安和謝琰了吧
俞學士心裡歎了一口氣,嘴上卻道“這篇不錯,可列第三。”這篇對於新政常有不俗的見解,而且也並非像往常那些士子一般誇誇其談,而是務實乾練之風,對於軍事和改土歸流都有清晰的認識和真正為國為民的建議,若放此人去地方上,可為是一個難得的乾吏。
他是這次會試的總裁,稍有名氣的士子過往的文章他都看過,這個文風似乎更像謝琰吧
隻是,他已經打定主意了,謝琰和鄭旭安一個是寒門一個是世家,都不能拿會元之位。他看過孔躍那篇了,的確不愧是聖賢之後,見解獨到,文采斐然。而且他是孔子後人,他若是不點他,那不是讓滿天下讀孔儒聖賢之書的士子難堪嗎
程擢雖狂妄自大,但是文采婉約,有唐風宋韻,因多年為太子的幕僚,對於政務的確有很強的敏感性,不同這些士子。若是能比的話,也就剛剛謝琰那篇可以比了。程擢有太子撐腰,他不想得罪,但也不好逢迎,一個第二名,想來能有個交代吧
俞學士排完,拆開卷子一看,孔躍為第一,程擢第二,謝琰第三,鄭旭安第四,柳解第五,胡複汝第六,白令致第七,柳晉第八,趙墨第九,白令元第十。
楚翰林
看他排完在一旁看著沒做聲,並不反對,這時拿出一張試卷道“俞大人,這張卷子不錯,有司馬相如之風,雖當不得前十,但是一個二甲還可以吧”
俞學士眼睛一眯,彆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楚翰林,道“自然可以。”這也算是他和楚翰林的交易。俞學士不妨礙他選馮春中貢士,楚翰林也不管俞學士手握大權,排名次。
俞學士看著這些試卷,道“好了,先這樣初步定下來吧,待會本官會和楚大人一起去麵見聖人,讓聖人進行最後的定奪,你們先下去吧。”眾翰林皆稱是,退下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