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謝琰經過忠王叛亂之事後,便對武力有了想法。他之前以為自己武功好就可以了,可是這在萬千軍隊麵前,實在是蚍蜉撼樹。
謝琰知道穆帝給每位公主府都配備了一千護軍,謝琰便起了心思。私下裡和儀瓏商量能否交給他管理,至於養軍的錢財都有他來承擔。
謝琰的想法是這一千護軍一分為二,各分五百人。五百人主攻軍事能力,為天部。另外五百人化為暗諜,偵探各種要事,為地部。
天部的主事人是他挑選出來的一名勇士劉升,出身清白,地部的主事人是韓五,兩部互不相連,也彼此不知。謝琰拿對現代士兵的訓練方法去訓練手下的士兵,他最開始就警告了天部的人,如果想在公主府抱著苟且過日子的想法,那還是乘早滾蛋吧。
謝琰的魔鬼訓練,大部分人都堅持下來了,少數人走了,謝琰也不擔心,寧缺毋濫,後麵再補足就好了。暗部的則是另一種訓練方法,他要讓這些人如同彆人的影子一般,知曉不為人知的秘密,卻無人知曉他們來過。
三年過去,初冬的天氣微微有些寒意,於湛和謝琰對坐在塌上,圍爐賞雪。於湛也不會那些個吟詩作詞,可是想著謝琰身為大燕第二位連中三元的人,詩詞也是非常出色,便想著討好他,畢竟是謝嵐的親兄長,和他關係又不錯。
於湛似模似樣的站起來,眼睛看向窗外的寒梅素雪,作出一副文雅態勢誦道“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餘光卻偷偷注視著謝琰的反應。
於湛誦完麵上依舊裝作回味無窮的模樣,謝琰看在眼裡,捧場道“好詩好詩,清新明麗,雅致雋永。的虧於將軍是武官,如果在朝中為文官,想必文采不遜色那些翰林院的老翰林水平啊。”
於湛心裡鬆了一口氣,坐下來,飲了一口茶,道“謝大人,過譽了。”謝琰眉眼含笑,挑眉看著窗外點點黃蕊的臘梅花,笑意盈盈。
“這詩裡說的是梅花的清瘦明麗,敢為花先的品格,可是這詩中的梅花指的可不是院中的梅花。”一管清婉的聲音響起,謝嵐撩開簾子走
了進來。
她穿著品紅色海棠花纏枝紋襖衣,外套著象牙白素梅褙子,行動間同色八幅湘裙嫋娜有致。頭上插著羊脂玉梅花蕊簪子和粉色珠花,耳朵上戴著一對瑩潤溫秀的東珠。秀麗溫婉,楚楚風姿。
於湛這詩本就是特地找的落魄文人所做,此時被謝嵐點出來有點尷尬,又不知如何解釋,可不解釋那豈不是給謝嵐和謝琰印象不好嘛。
謝琰虎著臉瞪著謝嵐,這種事埋在心裡就好了,乾嘛點出來
謝琰在一旁打圓場,道“嵐兒開玩笑呢,於將軍不必介懷。”謝琰對於於湛也很滿意,便想撮合他和嵐兒。大燕風氣開發,謝琰有時便常常邀請於湛來玩。一來二去,謝嵐也明白了幾分。她忖度著於湛此人是哥哥看中的,品行之類的不會差的。
謝嵐來這也不是故意給於湛沒臉的,不過是覺得於湛不必如此來討好,顯露出本來的樣子不就好了便笑道“嵐兒和於將軍不過開個玩笑罷了。”說完讓奴婢遞了一個小木盒子給於湛。
“於大人,這是用臘梅做的香,你可以回去試一試。”謝嵐說道。於湛又驚又喜,欣喜的接過了。謝琰左看右看,心道看來他還是個多餘的人,還是早點出去給這對年輕人騰地方的好。
謝琰還沒出門,就聽見從皇城內傳來悠遠綿長的鐘聲,一聲,兩聲九聲。九聲,這是帝王駕崩才會奏的鐘聲數。謝琰凜著臉,和臉色大變的於湛對視,穆帝駕崩了。
經過忠王謀逆後,勢力基本都掌握在穆帝和太子手中,所以穆帝崩後,慕容熙很平穩的登基為帝了。第一件事,就是給穆帝定諡號,這件事交給了禮部做。
謝琰和一乾東宮官吏這些天都基本是住在宮裡的,慕容熙登基,最為倚重的自然是他們這些親信,朝中還是之前那批老臣,他用著總不順心,他不能事事躬親,便召集謝琰和雲簫之等人一起。
國喪期間,舉國皆哀,亦不可有任何娛樂活動,天下縞素,為穆帝守孝。謝琰穿著素服白衣,站在定安殿中,他確實是對穆帝十分感激的,他謝琰能走到今日,是離不開穆帝的提拔的。
能夠報答穆帝的隻有好好輔佐慕容熙,造福百姓,
讓大燕的國祚更長一點。儀瓏聽聞這個消息,也是痛哭不已,皇兄對她真的很好,比親女兒更加溺寵,他去了,儀瓏如何不難過。
儀瓏剛得了風寒,又得了這個消息,一時間頭暈目眩,謝琰在府中時便勸她“儀瓏,你這樣身子隻怕是熬不住,你還要去殿中哭靈嗎”
儀瓏笑笑,道“郎君放心吧,我這病本來就要好了,去哭靈不妨事的。皇兄待我十分好,我必須要去。何況,皇兄去了,如今的聖人是我的侄兒,關係終究遠了一層,還是謹慎些的好。”
謝琰一聽,心裡也警醒起來。雖然他輔佐的慕容熙登上了那個位置。可是慕容熙本來就是一個頗有主見的人,恐怕是不會願意彆人左右他。他以後要放下謀士這個身份,變成忠心耿耿的大臣。
狡兔死,走狗烹,他不想有那樣的下場。君王最為忌諱的就是彆人看清了他的心思,謝琰不想成為第二個楊修。在君王麵前耍小聰明,那是要命的事。
慕容熙宣布次年便改年號為昭寧,三年不改父誌,慕容熙對於穆帝遺留的改革新政還是十分推崇的,依舊讓王首輔住持,並提拔了餘閣老為次輔,剩下的閣老還是穆帝提拔的那些。
因為之前白閣老被廢太子一事牽連,內閣便差了一人。穆帝之前一直沒有補,慕容熙今日在朝中便發了話,要讓群臣舉薦出一位能臣補進內閣中。
一時間朝中是暗流湧動,很多人對王首輔雖然還是敬重的,但是也免不了投奔到其他閣老門下。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王首輔是穆帝在時的老臣,新帝更願意用自己提拔出來的臣子。
朝臣們揣測著,新帝應當是因為才登基不好動王首輔的位置,可是三年後就不一樣了。往往都說人走茶涼,可是實際上人還沒走,茶就已經涼了,王首輔現在聲勢明顯不如以前了。
很多大臣都開始奔走籌劃,特彆是去探聽新帝最信任的那幾個人之中。謝琰便在其中,他又不想去應付那些官員,便寧願呆在宮裡和慕容熙商量政事。
慕容熙看他每次回府都不耐煩的樣子,有些打趣的問道“謝琰,莫非是你和儀瓏姑母有些不和,怎麼這些天朕
見你回去都一臉不悅”
謝琰話裡發鬨騷,苦笑道“聖人,您是不知道這些天,朝臣們都到處打聽到底是哪位大臣入閣,臣不堪煩擾,寧願待在宮裡。”
慕容熙目光閃動,頗有深意的問道“謝琰,你是怎麼想的呢你覺得朝中的大臣有誰能夠入閣呢”
謝琰謹慎回道“臣在朝中不過參政幾年,實在是不知道,想必內閣之中的閣老也應當建議了,還得聖人您來定奪。”
慕容熙道“王首輔推薦的是禮部尚書關諾,而餘次輔推薦的是吏部尚書韓玖,論才乾韓大人更為突出,可是論資曆,韓玖就比不了關諾了。”
關諾是王首輔的同年,而餘次輔的連襟則是韓玖,看來閣老們推舉也是舉賢不避親啊。可是,謝琰總覺得慕容熙不會提拔其中任何一個人,王首輔和餘次輔爭鬥固然是帝王平衡之術。
但是慕容熙現在班底還很少啊,現在最關鍵的是提拔自己的人進內閣,這樣慕容熙才能有話語權。內閣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才好把持朝政。
果然,沒幾日慕容熙就宣布了人選,是戶部尚書姚鑫。倒也在意料之中,慕容熙在當王爺的時候,戶部就是歸他管,姚尚書是他的心腹,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慕容熙登基,對朝中大臣也是大肆獎勵了一番,謝琰升授為通議大夫,還是正三品。謝琰倒也不失落,他這幾年升職升得太快,看似是好事但也是壞事,現在沉靜下來發展勢力也是好的。
韓五敲門後進書房,恭謹的遞給謝琰一個紙條後出去,謝琰放在水裡,顯現出去字跡。謝琰看著那字,笑了笑,扔到火盆中,沾濕的紙條遇火發出嗤嗤嗤的怪聲。
雲簫之,真不知道該說他聰明還是愚蠢。他竟然仗著自己猜測出了慕容熙的心思,去向戶部尚書姚鑫通風報信,實在是蠢的可以。慕容熙就算現在不知,以後也會知曉,他以後可就沒什麼好日子過了。
自從慕容熙登基後,雲簫之收到吹捧開始膨脹起來,一心想在慕容熙麵前事事爭先,自然對謝琰沒了好臉色。可是他不必謝琰,是正規科舉出身,在朝中也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的。他確實出身謀士,位居高位,可是隻有計謀手段,卻缺少氣魄能力,自然就沒有謝琰得心應手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