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劉總像是聽說“老婆生了”1樣匆忙離開宴會廳之後,顧明傻了。
錢呢?你他媽沒有給我錢啊,這個營銷思路最起碼值1個億的,你怎麼拿了我的東西就跑了。
“高總,人是你帶來的,他沒給錢就跑了,我那個思路可是價值1個億的,這筆賬算在伱頭上了,你現在欠我1個億了。”
顧明把矛頭指向了高萬通。
“?????”
高萬通1臉的難以置信:“你禮貌嗎?”
顧明1臉高冷地看著他:“活乾了,錢沒拿到,這合理嗎?”
“我倒是覺得你智商好像變低了,你不記得當初你是怎麼對我的了嗎?1個商城改革思路你分了4次才拿出來,坑了我1個雙贏的2次方,這次怎麼好處還沒談就先把東西給出去了?”
“我也沒想到有人竟然比我還狗啊,我搶彆人的東西的時候最起碼還客氣兩句呢。”
高萬通掏出手機:“這樣吧,我先打個電話給他。”
顧明伸手把他攔住:“要錢的事兒先不著急,其實今天來露1手也不隻是為了那點策劃費,主要是為了給大家開開眼,讓他們明白跟我顧明合作的人,1定會贏到發麻。”
“?”
高萬通微微1愣,忽然發現周圍變得安靜了,不說全場吧,反正以他們為中心的方圓3米之內都是鴉雀無聲的。
老高轉頭張望了1眼,發現很多端著酒杯的老板們都不聊天了,反而越發地往這邊靠近,眼神也1直鎖定在了顧明的身上,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覺。
說實話,這些誕生於本地、成長於本土品牌其實很少會做營銷,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麵臨品牌走不出去的困境。
尤其是1些生產型企業,有些甚至連營銷部都沒成立,就算有1部分企業成立了營銷部,可真正會做營銷策劃的人也寥寥無幾。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像純銷時期的萬眾營銷部,這個部門雖然名字帶著營銷2字,但工作內容其實就是做各種假日促銷,和真正的推廣1點也不沾邊。
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不少老板對於營銷的作用並不看重。
他們商業思路是什麼?
是隻要我東西好,利潤大,拳頭硬,再砸錢做個電視廣告,那我必然發財。
而當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後,很多的老板都開始意識到了營銷的重要性,尤其是團購捆綁萬眾的兩次亮劍式營銷,1夜之間搞活了新生的百花穀,還讓團購徹底登台。
種種的種種,都讓他們看到了無限的財富機遇,也看到了會做營銷的重要性。
可看到歸看到,但對於如何營銷,他們卻還是沒有頭緒。
因為你本身就不注重這1塊,連走路都沒學會,你怎麼可能在賽道開啟之時直接狂奔?
但今夜,當顧明和劉佳明的對話出現,並且給企業主展現了1個完整的營銷思路之後,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賣涼茶的要發財了。
什麼叫完整的營銷思路?
就是我的商品很有特點,而且功效很大,但是卻不符合現在的主流市場,導致我賣不動,那我就帶著我的特點去碰瓷了1個很有市場的東西,讓市場通過彆的東西記住我。
這思路太他媽吊了,哪怕是沒有研究過市場營銷的他們,在聽到“吃火鍋怕上火?喝加多吉”的時候都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說實話,千禧年前後,除了部分本土地區之外,有誰聽說過含有中藥成分的涼茶飲料嗎?
沒有。
這個領域是完全空白的,可空白不1定就意味著這是1片藍海,因為這種產品並不符合消費者當下的消費習慣。
可當顧明輕描淡寫地說出那句廣告詞的時候,他們有種賽道被打開,空白變藍海的感覺,就像是宿命的齒輪開始轉動,並且在不斷地加速1樣。
那個劉佳明隻要不蠢,未來的加多吉必然會成為1個國民品牌。
當所有人都感受到這種錢砸腦袋的代入感之後,誰還能保持淡定?那他媽不是跟錢過不去嗎?
“顧總,還記得我嗎?我叫萬貴,我是開便利店的,也是咱們抖音的戰略合作夥伴,你可得幫幫我!”
“顧總,我是劉喜亮,咱倆可是老朋友了,你在開研討會的時候還拿我舉過例子,你可得照顧照顧老朋友!”
“我叫石興龍,開披薩店的,顧總明晚有空沒有,我單獨請您吃個飯!”
“還有我啊顧總,我叫康國紅,我賣的也是茶味飲料,而且我是第1批加入到抖音戰略合作計劃的人!”
“顧總,我是做空調的,您能不能幫我做個策劃?”
“顧總,還有我!”
“還有我啊顧總!”
“……”
轉眼之間,顧明的麵前開始大排場龍,1個接著1個的老板們可以說是爭先恐後地往前湊,好好的1場酒會,瞬間變得像是醫院排號1樣擁擠而迫切。
有部分老板跟顧明沒有過交集,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於是紛紛轉頭,找高萬通幫忙引薦。
於是高萬通開始有了1種票販子的既視感,於是立馬挺起了胸膛,開始在這1唱1和之間尋找雙贏。
半晌之後,這場酒會徹底變味了,顧明讓酒店的服務人員拉過來了1塊黑板,現場開課,當眾講了1點互聯網營銷思路和知乎流量的結合推廣,瘋狂pua那些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