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微微點頭,看向國淵二人。
“二位兄長覺得當下世道如何”
孫乾和太史慈沒有說話,國淵卻忍不住吐槽。
“如今世風日下,朝廷買賣官爵,宦官乾政,導致民不聊生。”
劉璋點點頭,表示對國淵的讚同,又說出自己的看法。
“不僅如此,朝庭對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嚴重各位兄長可知太平道”
“知道,如今太平道眾甚多,廣施符水,治病救人。遍及各個州郡。”
國淵露出了擔憂的神色。
“如今朝堂昏暗,怕是會給某些人可乘之機啊。”
見三人都是憂心忡忡,劉璋厲聲罵道
“子義之事就可見朝堂與州府政令多麼混亂不堪,上層無視農民疾苦。”
“張角三兄弟打著治病救人的幌子,廣招信徒,其勢已是不可阻擋”
“據說信徒已多達幾十萬,遍及各個州郡”
“更有甚者變賣家產,千裡迢迢追隨”
“而且其中不乏豪強,官員。以致未能引起朝廷重視。”
“以我觀之,太平道必反”
三人目光驚愕,不可思議的看著劉璋。
造反這個詞對於生活在太平年間的他們太過遙遠。
劉璋對他們的目光不以為然,繼續下猛藥。
“三位兄長不是外人,如今大漢已是千瘡百孔,非猛藥不可醫而太平道正是這副猛藥的藥引。”
“當今陛下買賣官爵,在內有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在外又有黨錮之禍。如今的大漢朝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如沒有人力挽狂瀾,那哎”
劉璋沒有繼續說,相信坐在的幾人都已經心知肚明。
孫乾看著劉璋滿臉的不敢相信
“是否太誇張了”
劉璋看了他一眼,輕輕地搖了搖頭。
“隻會比想象的更嚴重,我不敢再耽擱時間。”
“回雒陽後,爭取一個武職。以應不測。”
國淵比孫乾要淡定的多,隻是對劉璋表示讚許。
“賢弟不愧是漢室宗親,誌向遠大”
“我知兄等皆懷大誌,可否與弟一同前去雒陽,徐圖報效國家”
劉璋舉起酒杯看向眾人,他希望三人能助他一臂之力。
太史慈舉起酒杯,大聲說道
“太史慈願跟隨公子”
“好”
劉璋雖然早就知道太史慈會跟隨自己,但從他自己說出來意義不同
眼下黃巾之亂最需要的就是太史慈這種猛將
隨後看向國淵二人,這二位對他來說也十分重要,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