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遼東郡,襄平城外。
三個風塵仆仆的男子正在望城興歎。
不是彆人,正是從右北平一路而來的曹丕三人。
遼東之旅,並非輕而易舉,一路上的艱難險阻不計其數。
光是路途這一項,便讓曹丕三人吃儘了苦頭
不像中原,河北等地,兩地之間可以徑直前往,有路可尋。
自從右北平撤離後,曆經遼西,遼東屬國,為了感受公孫家的實力,又特意繞到了玄菟郡,最後才進入了進入遼東郡,來到襄平城下。
道路崎嶇難行,艱難險阻處沒有通路。
高山阻隔是常態
由於並不了解道路,東搞西繞下險些迷失在山中。
最絕望的時候,都有埋葬荒野的絕望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襄平城,這個公孫家控製遼東地區的核心。
遼東是統稱,並非隻有遼東郡一郡之地。
早在中平六年,董卓執掌朝政之時,公孫度得益於同鄉徐榮的推薦,成功得到遼東太守一職。
在公孫度剛剛上任遼東太守時,公孫家的確隻在遼東一郡紮根。
由於公孫度本人就是遼東人,對這裡的掌控十分迅速。
在公孫度少年時期,又常年在遼東郡北部的玄菟郡任職。
熟知情況下,拿下玄菟郡的控製權也是易如反掌。
正因為如此,才能迅速穩定局勢,強大了自身。
公孫度並非一般隻有野心的軍閥諸侯,他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令行政通。
在得到麾下子民的支持後,才開啟了東征西討。
最巔峰時期,連烏桓,高句麗都要避其鋒芒。
同時,在公孫瓚戰死後,遼西郡也被公孫度所取得。
威勢大盛後的公孫度並沒有得意自滿,而是招賢納士,設管開學,招納流民。
強大實力加持下的仁政異常順利,遼東雖是苦寒之地,卻難得成為了亂世的一片樂土。
連中原博學多聞之士,也不遠千裡來遼東避禍。
隻可惜,隨著實力的增加以及天下局勢的變化,公孫度也逐漸迷失了自我。
仗著天高皇帝遠,越來越放肆。
自稱遼東侯,自領平州牧,連穿戴車駕,都隱隱超過了天子規格。
不臣之心,儘顯無疑
或許是上天懲罰,建安九年,公孫度突然暴斃而亡。
亂世天下,向來都是子承父業,父亡子繼。
遼東也不例外。
公孫度長子公孫康繼承大位,掌控遼東之地。
有其父必有其子。
公孫度的作風,深深影響了公孫康。
而且,公孫康的野心更大
根本不將朝廷放在眼中,仗著公孫度與曹操的關係,以及曹操的危機局勢,也是極為自傲。
可以說,多年間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公孫康將邊境控製在了遼西郡,不對右北平進行侵犯。
同時,向其他方向瘋狂擴張,最遠處攻破了高句麗的國都。
軍力之強橫,在遼東一帶無人能敵,揚威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