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曹丕的說法,事實恰好相反。
曹植心有不甘的質問。
“大哥,這麼說有什麼意義原因呢”
“哼,就這點眼光還想質問孤”
曹丕不屑的瞥了一眼。
“聽著,如果沒有人製止,那公孫康就會尬在原地,根本下不來台”
“可王烈又無法真正的斬首,勢必會有人出來勸說。”
“反複衡量之下,最終就是讓王烈免除死罪。可活罪依舊難逃”
“身為諸侯,一方霸主,孤就不信公孫康臉都不要了,說出去斬殺王烈,結果不造成任何處罰。”
曹植咬著嘴唇,心中有所明悟,可嘴上依舊不服。
“那又如何”
“如何”
曹丕更加得意,也更加不屑。
“王烈所有的行動,都是被公孫康指派,正常來說是立下了大功”
“可結果呢大功不但不賞,反而重罰,換做是你,你能接受嗎”
“更何況,這個懲罰極有可能是軍棍”
“這”
曹植猶豫了,不知該如何反駁。
有功不賞而重罰,這得多麼的昏庸
統禦下屬不僅要有威信,更要恩威並施。
一旦出現問題,下屬的心態就會發生問題。
“大哥,這又如何”
“難道你以為,一頓棍棒就能讓王烈叛變”
“當然不是”
曹丕狠狠瞪了曹植一眼。
並不是因為質疑,而是因為這句極為愚蠢的認定。
曹丕怎麼會如此天真,認為一次就會叛變
真是那樣的話,王烈誰敢用,曹丕也不敢
“叛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對君主慢慢失去信心。”
“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開始,一個產生裂痕,君臣離心離德的開始”
“而這一次棒打王烈,就是絕佳的機會”
聽到這話,曹植瞬間鬆了口氣。
隨即也變得不屑起來。
“我當是什麼呢原來隻是個引子。”
“引子多了去了,最終能夠形成的,又有多少”
“今日打了王烈,明日隻需一個小恩小惠,便能重新讓其歸心”
“與其寄托於這個不確定的叛變,還不如賣個人情於公孫康。”
“小弟覺得,大哥太過想當然了”
“愚蠢”
曹丕大罵一聲。
“沒有,如何開啟過程不經曆過程,如何去到終點”
“你浪費了一個天賜的良機,竟然還如此無所謂”
“先王要是知道,非被你氣死不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