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散文的最後一句。
“這種寫法……”
他在《白楊禮讚》的下麵寫了一個簡短的點評:“看完這篇散文後,我一時間變得茫然,竟然不知道如何點評它。我隻知道的是:閱讀了《白楊禮讚》後,我刪除了其它所有散文的賞析,因為我的那些點評突然變得如此刺眼。”
知雲知雨一直覺得,散文必須要優美,才能體現出它的水準。
網友們議論的樓層,更是達到了兩百多樓。
接下來的文字的確也是用象征手法,通過白楊樹的藝術形象,歌頌了勤勞的老百姓和偉大的保家衛國的英雄。
它樸實!
它無華!
它普普通通!
但是它卻是平凡中透露出了偉大,樸實中印證了輝煌。
看到這些帖子,知雲知雨咦了一聲。
不出意外。
“看了你的點評,再看文章,果然是一種全新的感受。”
但他們的感覺卻是最直觀的。
“哇,不愧是我喜歡的西樓,寫出了跟彆的作家完全不同的散文。”
果然,網友們都熱烈討論開了。
但他沒想到的事,哪怕是歌頌白楊樹,但西樓的文字依然樸素到了極致。
“看完《白楊禮讚》後,我才知道,普通的白楊樹居然能夠有這樣的高度。”
但知雲知雨還是耐心看了下去。
剛剛發送成功,知雲知雨突兀眼珠子瞪大。
不到一分鐘,漲了兩百多票!
看來不僅僅是他,許多人對《白楊禮讚》都產生了共鳴啊。
他錯了。
divcass=”ntentadv”錯得離譜。
“完全不敢想象,一篇散文居然能夠讓我看得熱血沸騰。”
平淡文字中透露出的那種激揚、那種不屈、那種壯誌的情感,幾乎要將他的心填滿。
這才多久啊!
知雲知雨感覺喉嚨乾澀,但很快他記起來自己似乎還沒投票。
深吸一口氣。
知雲知雨毫不猶豫就投給了《白楊禮讚》。
他的內心已經撲通撲通跳起來了。
《傲梅》、《廣場上的薔薇花》、《細葉寒蘭》……
所以他們說《白楊禮讚》看起來最舒服、最能感同身受、最有感觸、最容易理解、最貼近普通大眾……
高度的讚美?沒有!
在這以前。
誇張的形容?沒有!
但是,這樣一個詩詞達人,能寫好散文嗎?
知雲知雨心中的觸動越來越大。
許多人以為,散文就必須要優美的文字來展示。
知雲知雨也跟著網友們一起點開了西樓的作品。
投完票,頁麵自動刷新。
在見到有人問為何不點評網絡寫手時。
優美的文字?沒有!
他想到了,西樓會用一種手法來讚揚白楊樹。
西樓?
散文名為《白楊禮讚》。
在看第二遍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內心的觸動尤勝第一次。
網友們的平均知識水平畢竟有限,所以說不出西樓的作品有多麼優秀。
“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讚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乾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罷,但是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哈哈哈,我也是這個感覺。看那些作家的作品,我感覺是高高在上。隻有看西樓的散文,我才有種親切感。”
然後……知雲知雨又是一愣,就這麼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他發現《白楊禮讚》的票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多票。
“看彆的散文是欣賞,但看《白楊禮讚》卻是熱血、是感動。”
辭藻的堆砌、看似優美卻顯得臃腫的描述,都讓他如鯁在喉。
“他可是鬥音第一才子啊。”
“這幾天看了不下於一百篇散文,可其它散文看完後,我幾乎毫無收獲。隻有讀完《白楊禮讚》後,我腦海中已經有了一顆挺拔、堅韌的白楊樹,揮之不去。”
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正坐在電腦麵前,看著網友的問題。
半小時前,他還覺得優美的散文。
“點評的真好。”
“……”
現實卻是讓他讓無比失望。
知雲知雨下意識咽了咽口水。
正當他想回複網友,說自己不會去點評網絡作家時。
知雲知雨眼裡露出的是淡淡的嘲諷,自言自語道:“網絡寫手?伱們也不看看這些網絡寫手都什麼水平?除了幾個從某點出來的寫手,文學功底還算不錯外。其它99的網絡寫手彆說寫好散文了,連散文的架構都把握不準,甚至語句不通的都一大堆。這種文章,讓我怎麼點評?點評它們,完全是浪費青春。”
知雲知雨看了一眼樓層評論。
看到散文題目,他腦海中下意識就浮現出白楊樹的樣子。
在刷了一會兒後。
知雲知雨忽然皺起眉頭:“不對!這票數似乎不對勁啊?”
怎麼投票的網友越來越多,《白楊禮讚》票數上漲的幅度反而越來越慢了?
見鬼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