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風不知道,因為他的緣故,兩個舅舅又開始眼神之間的戰爭,還是沒有硝煙的。
蘇清風來到廚房中,從自己帶來的東西中,挑了幾樣。
divcass=”ntentadv”中午這頓飯,是給乾活的壯勞力和白家人做的,首先,油水就得充足,這樣乾活也會有力氣。
但是也沒必要整的跟流水席一樣,這不明擺著告訴彆人,自己是冤大頭,他身上有很多錢票,就等著彆人來宰自己一刀嗎?
他打了三個雞蛋,放了一勺豬油,等豬油在鍋裡化開,蛋液就隨之倒入鍋中,在熱油的作用下,蛋液迅速凝固膨脹,變成金黃色的蛋餅。
蘇清風信手拈來一般,放了適量的調味料,一碗簡簡單單,但是並不那麼普通的家常小菜——煎雞蛋,就這麼新鮮出爐了。
雞蛋屬於葷,再加上豬油又是葷油,沒一會,屋子裡的香味,就跟無形的鉤子一樣,鉤住了屋外乾活人的心弦。
就連祥叔聞到這股子香味,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心裡暗暗嘀咕起來,這白老大的大外甥,可真是了不得,光憑著這一手廚藝,就算到天涯海角,也餓不死他,甚至還能過得有滋有味的。
那邊的蘇清風,已經開始炒製第二道菜了。
這道菜用到的主要原料很簡單——雪裡蕻和豬肉。
雪裡蕻作為七十年代東北,在冬天經常食用的菜,很多時候,都會被醃製成鹹菜,又或者是做一道蒜苗雪裡蕻炒黃豆。
而這第二道菜,就是雪裡蕻炒豬肉。
先將雪裡蕻洗乾淨,切成碎末。
然後將豬瘦肉洗乾淨,剁成蓉。
紅辣椒洗乾淨,切成圈。
因為家裡沒有新鮮的紅辣椒,蘇清風乾脆用地窖裡儲藏的乾辣椒作為替代。
緊接著,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辣椒、豆豉爆香,再放入肉末炒散。
在姥爺家,當然沒有豆豉這種玩意。
蘇清風也不可能千裡迢迢,還記得帶這麼一個調味品。
不過好在……他有掛。
他把萬能調味盒給帶過來了。
最後再倒入雪裡蕻翻炒至熟,加入適量的鹽和醬油,使得這一道雪裡蕻炒肉末的滋味,更加有層次感。
這一道菜做完,那香氣,簡直比之前的煎雞蛋還要霸道。
白浩然下意識地抿了抿嘴巴,然後才反應過來,自己並沒有流哈喇子。
他往屋頂上看去,發現那些乾活的人,手上的速度都忍不住加快了。
想來為了趕緊完工,可以早點去吃飯。
不得不說,這老白家的菜……那是真香啊。
祥叔也發現了這群小子的變化,又好氣又好笑,站在地麵上,抬頭看著上麵的人,扯著嗓子,“動作快點,可彆敷衍著乾活,待會我會上來檢查,要是做的不好,彆想著吃飯了!”
屋頂上的一個小夥子,本來也是跳脫的年紀,看起來和祥叔很是熟悉。
聽到這話,當即也跟祥叔笑著調侃了一句,“祥叔,就算是為了這頓飯,咱們也不可能敷衍著乾活啊!”
瞬間,大家都笑開了。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幾個大小夥子要不是記掛著這是在彆人家裡,估計都要抻著脖子,朝廚房那邊看,就差都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香。
真香。
祥叔坐在位置上,有些嫌棄地瞅著這些小子。
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等到蘇清風端著菜出來的時候,桌麵上變得很安靜。
倏地,有一聲清晰的“咕咚”聲響起。
是口水吞咽的聲音。
金黃油潤的煎雞蛋,下飯開胃的雪裡蕻炒肉末,還有兩個蔬菜小炒,和一個燉豆腐湯,也不知道裡麵放了什麼,看起來奶白奶白的,就跟那種燉了很久的高湯似的。
也不知道蘇清風是怎麼做到。
蘇清風看著他們從湯裡撈出一個荷包蛋,笑而不語。
這個荷包蛋,就是能煮出奶白色高湯的秘訣!
之前那個跟祥叔調侃的那個年輕人,此時話都不說了,夾起一塊雪裡蕻和肉末,就往嘴巴裡塞,然後又嗷嗚一口,就著這菜,吃下一口飯。
桌上沒有人講話的聲音,但是蘇清風瞅著他們,看他們夾著筷子,無形之中,雖然在空中交錯而過,但仿佛總有劈裡啪啦的聲音響起。
幾番風卷殘雲之下,桌麵上的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減少,直至見底。
吃完飯後,蘇清風心有餘悸地放下碗,接著又不著痕跡地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還好……還好……
至少自己已經吃了七八分飽了。
蘇清風以前在老蘇家的時候,已經覺得大家的吃飯速度夠離譜了,簡直跟囫圇吞棗似的。
但是到了現在……他突然覺得,這樣比起來,老蘇家的吃飯……簡直可以用慢吞吞來形容。
對於這一行人來說,這還是難得能夠吃那麼飽。
雖然長期缺乏油水後,他們的肚子,已經成了一個無底洞,哪怕吃了那麼多飯,也仍然沒有吃到撐的感覺。
即便如此,他們對於蘇清風,乃至白家人,都忍不住生出感激之情。
這家人……真是好人啊!
不僅是好人,還是老實人、厚道人!
很多人家,哪怕家裡有糧食富餘,但請他們幫忙的時候,更多時候,都是拿出幾個大餅鹹菜來打發他們,算是請他們幫忙的午飯。
在這個糧食緊缺的年代,倒也不能說他們錯了。
可就是這樣,更加凸顯出,蘇清風這個大外甥……那是真厚道啊!
白家肯定拿不出這麼多的食材來,他們自己還在吃糠咽菜呢。
所以……隻能蘇清風這個大外甥帶來的食材了。
祥叔忍不住多看了蘇清風一眼,心裡默默把今天這頓飯記下了。
他打定之後,多費心盯著點蘇家這邊的活,甚至還琢磨起來,給老白家,主動砌個爐子。
冬天的時候,爐子一點,屋裡也會暖和多了。
一來一去,這不就是人情世故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