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也決定,從此封筆,以後再也不出新作了。
年近六十歲的他,已經感到非常疲倦,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有衝勁了。
既然如此,《幽靈公主》就會是他的封筆之作。
作為他最後一部麵世的作品,宮崎駿當然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儘量完美,所以才因為一點點問題,一直推遲到今天都沒有讓電影上映。
“什麼解決方案?”宮崎駿問道。
“你可以嘗試找個新的配樂師。”阪口博信笑道。
“你是讓我把久石讓給換了?”宮崎駿語氣中充滿了驚訝,“你知不知道,我跟久石讓已經合作了多長時間?我們對彼此有多麼滿意?這次他給《幽靈公主》的配樂,也隻有一出沒有讓我滿意,但是他的工作絕對已經完成得非常好了。而且,工作已經完成到這個地步,卻要將配樂師換掉,成本會增加多少,你知道麼?”
成本其實倒也還好,主要是工作一下子多了很多。
阪口博信笑道,“這些我當然知道,但問題是,你現在不把問題解決掉,電影遲遲不上映,你們損失的不是更多麼?”
“我會跟久石讓繼續溝通的。”宮崎駿語氣堅定地說道。
事到如今,他還是決定相信久石讓。
不過是一分半鐘的配樂,給久石讓一點時間,肯定能夠解決掉的。
“你確定不聽聽我說的解決方法?”阪口博信問。
“我……”宮崎駿沉吟片刻,還是說道,“你說要換誰?”
“周彥。”
“周彥……”宮崎駿眯起了眼睛,從阪口博信的口中聽到周彥的名字,既讓他感到驚訝,同時他又覺得合情合理。
這段時間《最終幻想》的主題曲熱度非常高,宮崎駿自然也知道周彥跟square合作了。
既然他們雙方之前有過合作,阪口博信推薦周彥也很正常。
至於周彥這個人,說實話,宮崎駿了解並不多。
他對周彥的了解,跟普通霓虹人對周彥的了解差不多。
他肯定是聽過周彥的音樂的,在霓虹,幾乎找不到一個人從沒有聽過周彥的音樂,因為周彥的音樂遍布霓虹各個地方。
餐廳、書店、街道、唱片店,還有各大電視台也經常播放周彥的音樂。
隻不過,很多時候,人們聽了周彥的音樂,卻未必知道是他的。
不管從水平還是名氣上來說,周彥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說實話,如果不是已經跟久石讓合作了這麼久,他也願意選擇跟周彥合作。
但宮崎駿依舊不相信,把久石讓換成周彥,《幽靈公主》的配樂就能比之前好。
當然了,可能周彥更有噱頭,特彆是在國際市場上,人們還是更認可周彥的配樂。
久石讓的名氣現在還是局限在霓虹國內,外界很少有人知道。
但是周彥就不同了,隻要周彥的名字出現,就能引發轟動。
《最終幻想》的主題曲就是個現成的例子,就因為主題曲是周彥寫的,熱度一下子就上來了,為square省去了不少宣傳經費。
現在《becasueofyou》這首歌還在很多國家的公告牌單曲排行榜上霸榜,歌曲的熱度十分誇張。
從國際性來說,周彥肯定是不二選。
但宮崎駿還是願意選久石讓,因為他們合作的太好了,久石讓總能知道他想要什麼。
“即便是周彥,恐怕也解決不了我的問題。”宮崎駿說道。
“不試試怎麼知道。”阪口博信笑道,“正好周彥想要參觀你們工作室,他給我電話,希望我能夠引薦。”
“他想參觀我們工作室?”宮崎駿有些意外。
“說不定他也想拍一部動畫電影。”阪口博信笑道。
阪口博信隨口一說,宮崎駿也沒有當真。
周彥真人電影拍好好的,為什麼要來觸碰動畫電影?
雖然都是電影,但是真人電影跟動畫電影完全是兩個東西,相較於真人電影,動畫電影的壁壘更明顯。
真人電影誰都能拍,演員能拍,攝影能拍,美術能拍,編劇能拍,甚至連場務都能拍。
但是動畫電影可不行,想要拍一部動畫電影,一般都要動畫領域乾很長時間。
比如宮崎駿自己,雖然大學的時候學的不是動畫或者美術專業,但是他從小就愛畫畫,並且很早的時候就對動畫產生了興趣。
進入到大學之後,他又開始學習創作漫畫。
畢業之後,他放棄漫畫,進入到東映動畫,參與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然後一步一個腳印,直到1977年才第一次成為動畫長片的監督。
再過了兩年,宮崎駿才自己指導,拍攝了《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
從他進入東映動畫,開始從事動畫工作,到他第一次擔任導演,過去了超過十五年的時間。
而到他拍攝《天空之城》的時候,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
他的好搭檔高畑勳,路走的比他順一點,但是也在東映動畫裡麵摸爬滾打很長時間,才真正獨立執導動畫長片的。
拍動畫電影,除了入行難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周期普遍比真人電影長。
雖然真人電影有一些也是準備很多年,但是準備好幾年對於動畫電影來說是常態。
就拿他這部《幽靈公主》來說,一個月隻能製作幾分鐘,不是他不想快,而是根本快不了。
周彥這種導演,拍慣了籌備時間短的真人電影,真能花時間拍動畫電影麼?
另外,動畫電影的收益也不是很高啊。
周彥的電影《時間戀旅人》據說成本隻有幾百萬美元,最終票房卻超過兩億美元。
這樣的收益比,在動畫電影上很難實現。
既然沒有辦法賺到更多的錢,難度還上升不少,宮崎駿想不到任何理由,周彥能放棄真人電影,跑來拍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