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展覽結束,收獲巨大加更求月票)
下午時候,不少媒體記者想采訪方柏,方柏全部拒絕了,因為實在沒空。
下午六點鐘時,參觀者散去,展位隻剩下工作人員,方柏難得閒下來喝杯茶。
青年報女記者難得看到方柏閒下來了,帶上攝影師想去采訪。
方柏認出對方,下午兩點時已經拒絕過對方,人家沒有繼續糾纏,離去後,想不到參觀者散去後再過來。
女記者恭敬向方柏說道:“方總,能否抽點時間采訪一下?我們不耽誤你太長時間,也知道你忙了一天。”
方柏略思索下,他還是比較敬佩那些遵守原則的媒體記者,而不像後世一些媒體記者,甭管你如何,瞎問一些敏感話題,還亂報道。
申城青年報,方柏對這個報刊的印象還不錯。
“可以,請坐吧,今天實在太忙,沒空接受采訪。”
“謝謝,我們也知道有多家媒體想采訪方總,但又不好意思打擾。”年輕女記者坐在方柏對麵,得到他同意後讓攝影師拍兩張照片。
女記者把采訪提綱給方柏,方柏看了一眼,感覺哪些話題不可以問就直接拿筆打叉。
這種已經算是專訪了,記者一般準備好提綱,讓被采訪者過目就是怕問了對方不愉快的話題中斷采訪。
待方柏準備好之後,女記者開始提問:“方總,針對伱所說的‘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目前引起社會較大反響,大部分民眾還是讚同的,但一部分民眾不認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方柏沒多猶豫,直接回道:“我是有說過那句話,現在,我還是會如此說。
但是,你漏了一句,對於窮人孩子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
當然,我必須強調一下,讀書不是唯一途徑,360行,行行出狀元,這個邏輯關係,你能聽明白吧。”
女記者微笑點頭:“好的,理解,我也認同方總這句話,窮人孩子想改變命運實在太難了。
所以,方總你想通過捐款來幫助貧困孩子上學嗎?”
她采訪過不少人,一般人可沒有方柏對采訪話題這麼敏感,知道人言可畏,回答問題感覺就是一個縱橫多年的老政客。
方柏略思索,回道:“你所說的是兩碼事,並沒有因果關係。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我認同這個觀點,但並不是我捐款的初衷。
我捐款,是看到國家教育需要,同時也是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
並不是我想才需要去做,而是有義務那樣做,不以個人情緒為。
“哈哈,方總邏輯非常清晰,非常佩服。”女記者僅通過一兩句話,就被方柏的交流思維征服了,說話滴水不漏啊,一般記者想抓住他話的把柄那是非常難的。
這樣的人,作為新聞發言官完全是沒問題的。
就是讓她有點不明白的是,方柏尚未足20歲,怎麼會有那麼深的社會閱曆,感覺看透了一些社會本質,跟老狐狸似的。
誇人家,人家不動聲色,毫無波瀾,隻是微微一笑,她好想挖開人家腦瓜兒看一看,這到底是什麼妖孽。
剛采訪兩句話,就被動了。
采訪工作,一向不是記者把握主動的嘛。
算了,人家牛比,就讓人家掌握主動權唄。
方柏繼續說道:“你應該聽過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我希望報道的時候,著重述說,有些人明白了,但大多數人並未明白。
或者說,隨著時代的推移,我們已經忘記了這句話。
我們國家從1986年開始九年義務教育,我覺得這個政策非常好。
但是,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貧困,特彆偏遠地區,失學率非常高。
學雜費對這些家庭來說,還是相當困難,我作為一家企業的經營者,有些能力,就有社會責任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隻有徹底地改變思想,才能完全脫貧。”
方柏本想說直接捐錢太讓人懶惰,但想想有些孩子父母可能都不在了,吃頓飽飯都難,談何讀書。
他見過貧困家庭,本身就是從農村出身,有些東西不能太理想,得根據實際情況來。
很多東西,不是表麵上想象的那麼簡單。
你想捐,想做好事,有些地區的人未必想要。
隻要打著扶貧地區的名義,他們才能借此名義貪汙。
彆說如今,就算二三十年後依然有這種情況。
所以,他打算從院校的貧困學生那裡尋找切點,做“一帶n助學活動”。
這些貧困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地區,大學四年回家的次數極少,不是不想回去,而是舍不得花錢回去。
如果支助他們往返車費,讓他們代星海集團做慈善,效果更好一些。
他們考上大學,在當地具有較高的名氣,返回家鄉做慈善資助更多適齡學生上學,一方麵能讓當地家庭知道讀書是有用的,畢竟人家是混出來了,另一方麵,星海集團也能資助到這一類貧困大學生。
所捐助的物質或金錢,必須拿到當地政府和學校的蓋章和簽字,從而杜絕貧困大學生從中貪汙慈善款。
方柏相信大部分學生是善良的,難免個彆學生從中貪汙,但他覺得這個一帶n助學活動比星海集團親自去做更好,畢竟貧困大學生更熟悉當地情況,重點麵對那些師範大學的學生,大部分學生有誌回到家鄉從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