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在怪獸戰場這樣的地域之內就更是如此,因為被輪換下來的那點時間之內,也同樣是你此前戰鬥最好的消化之時。
在這段時間裡,你會發現最好的提升不僅僅是自行參悟,還有著與他人的對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這一期間會體現得淋漓儘致。
但凡經曆者,都懂得這才是最好的處理方案也,也才明白不斷的與他人交流,會讓自己提升的速度更快一些。
特彆是那些從其他諸天到來的修士們就更是如此了。
武唐帝國到來的這些士卒們,很快就被同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也有著一群人總是有著不小的私心,總擔憂自己知曉的好東西被他人學會並超越自己。
這樣的人在哪裡都有,可倘若這些人天賦和氣運本身就不是很高的話,哪怕一開始,這些人所站立的高度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半也要泯然眾人。
真正在進入諸天之前,就已經在諸天萬界之中有著巨大名聲者又有多少?
哪怕炎黃曆史上那些留下姓名者,也不能說他們就一定有著巨大氣運,不是每個人都和關羽那般有著自己廟宇的,這樣的人哪怕在炎黃曆史上也是極少數的。
所有人都期待自己是時代的尖子,但同樣也很清楚期待隻是期待,現實反而自己不過是芸芸眾生的一員。
他們同時也是幸運的,能夠生存在這樣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本身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誰不知道越是競爭激烈之時,機會也同樣越多越大?
整個怪獸戰場,每日裡突破自身的修士可從來不少,哪怕最外圍那些輔助的修士們,不也可以從中分一杯羹嗎》?
真以為外圍那些船隻島嶼就隻是作為交易使用而已的?
那些明知道自己修為不足以進入怪獸戰場,依舊選擇前來這裡的修士們;
有多少就是為了可以在那些退下來修士論道之時擁有旁聽的機會;
有多少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辛辛苦苦跨越千山萬水到來的?
你以為他們在浪費時間,殊不知他們的選擇才是真正的發自內心,效果也同樣實在。
否則,劉浩也不會任由這樣的外圍一圈又一圈出現在這裡了。
他不知道這樣的臨時島嶼之中,總會滋生出一些齷齪嗎?
他很清楚,但相比於這些修士們因此得到的好處,他選擇了冷處理而已;
再說了,這些齷齪也不是就沒有人管理了,炎黃聯盟在這方麵的緊抓可從來沒有放鬆過,有些底線一旦發現被人突破,那麼迎接他們的,可不是區區律法而已。
亂世用重典,這個道理哪一個統至者不明白?自從靈氣複蘇之後,不一直都是如此過來的嗎?
如今也不過將這份延續到整個炎黃聯盟成員內部而已,特彆是在劉浩地球之中,至始至終可都沒有放鬆過分毫。
這些千辛萬苦到來卻沒有資格上戰場的修士們,未來怪獸之戰停止之後,有多少人還會願意哪裡來回哪裡去?
在劉浩看來,這群人甚至於半數以上都會選擇繼續留下,或是乾脆在最近的龍國澳洲基地安家,亦或者乾脆繼續將這些船隻島嶼繼續留存,等待下一波怪獸到來?
後者可能性不是沒有,誰都知道當人口聚集在哪裡,哪裡就很可能發展出自己的城市來。
船隻島嶼又怎麼了?深處大海,難道還擔憂糧食稀缺不成?大海之內,哪怕海族都妖化了,傻乎乎的海魚兒同樣無數;
這些海魚兒哪怕海族也從來不認為就真是他們族群的一員,也從來不會認為被人類捕撈了就需要複仇之類的。
它們自己不也以之為食嗎?
反而因為船隻島嶼,使得他們可以攜帶自己的居所四處行走,比如更靠近龍國澳洲基地一些之類的,比如乾脆朝著龍國溫哥華基地都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是將來之事,哪怕現在劉浩也隻是猜測而已。
但有一點他卻是知道的,眼前這無數抵禦怪獸的修士們,多半都不會返回自己原本的家園了;
這一次怪獸的湧入和此前相比,太過於龐大了一些,延續了這多少年,很多人甚至於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讓他們返回家鄉去過那種較為寧靜的歲月反而會更加愛不適應。
他們似乎天然上就屬於周天星鬥大陣深淵前線的後備力量,說是即插即用也不為過。
這不也是好事嗎?
相比之下,劉浩擔憂的反而是加入周天星鬥大陣深淵前線的修士數量太少,太多人不合格。
他坐鎮此間,不也是有著這方麵的原因嗎?
身旁,馮寶寶和武曌二人的聊天總算停下,二人似乎也習慣了這樣的相處,並沒有絲毫認為尷尬,隻是安靜的看著下方,但武曌所看的一定是自己的士卒隊伍。
武唐帝國本身或許不是諸天萬界炎黃聯盟最強大的一個,但武唐帝國出生現如今卻一定是最高貴的一個。
底蘊這東西,武唐帝國從來不缺,哪怕他們大多數步入修行的時間都較短,卻也從來不怵任何人,這方麵,武曌可不是一般的自信。
現實也如她所料的那般,哪怕這隻武唐帝國士卒隊伍是第一次參與怪獸之戰,很快也融入了其內,他們甚至於不需要他人照顧,兩次輪換之後,就放佛已經是經驗豐富者矣。
對此,武曌放下了多少也隻有她自己最清楚。
她不可能長期在這裡停留,她此番到來最大的目的實際上已經達成,那就是和劉浩麵見表示親近,或者說展示親近給帳下所有人圍觀一番,僅此而已。
這些,劉浩一開始就明白,配合武曌達成目的也沒有絲毫不爽。
他可不會因為武曌是女帝就有著任何其他心思,相反,就是因為武曌是炎黃曆史上唯一的女帝,他反而更加欣賞。
他不會參與到武曌和李治的內爭,可當真二人太過於激烈了,他也一定會下場訓誡,這是他作為二人老師的職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