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觀察引申
1958、觀察引申
周天星鬥大陣之內,來自綜武世界大明帝國的隊伍,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其中,可是有著朱元璋含在嘴裡都怕化了的朱標也。
這個大明帝國第一任太子,如今也早就拜托了曆史記載,所謂早夭再也不會出現在他身上。
但朱標同樣明白,那大明帝國帝王之位,實際上也已經和他沒有了任何關係。
無他,並非他太子之位如今不夠穩固,而是他很清楚自家老爹朱元璋早就成仙得道,雖不能說萬壽無疆,但也相差無幾了。
他總不能依舊在這個太子寶座上等到數萬年吧?
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走出來,去闖蕩一下世界。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他掌控著綜武世界鏈接劉浩地球龍國通道口劉浩龍國一邊,大明帝國建立的巨大城市。
在這裡幾乎一言九鼎,可他更明白在諸天萬界爭渡之中,所有權勢都是虛的,也唯有自身實力的高超才是自己的。
作為一個在太子位置上,能夠輕而易舉的鎮壓幾十個兄弟的朱標,能夠將未來永樂大帝鎮壓到根本沒有任何稱帝之心的朱標,本身又怎麼可能不是一個大智慧者?
如此聰明之輩,又怎麼可能在這諸天萬界之爭之中,選擇碌碌無為?
事實上,朱標很清楚自己身上的氣運哪怕在綜武世界,也算不得最頂層的一群人。
更彆提相比於自己的四弟朱棣了。
他也必須努力,而周天星鬥大陣深淵前線,自從朱標知曉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有了選擇。
他掌控城池,但凡有著閒暇時間,就幾乎都在這周天星鬥大陣之內曆練。
長久的曆練之中,他如何沒有發現自己身上的變化?
不說其他,就氣運而言,他也相信自己哪怕比不上綜武世界最頂層的那一小撮人,卻也不會相差太多了。
他的想法是正確的。
他沒有和曆史記載那樣死去,等於躲過了一次巨大的劫難,自然也能夠將原本的該屬於他大明帝國太子之位的氣運繼承。
這份氣運,哪怕和未來永樂大帝朱棣相比,還差了許多,卻也比綜武世界江湖之中許多有名有姓的俠客超出了。
雖不能說趕上綜武世界那些主角們,也就是張三豐、喬峰、小龍女之輩,但也緊隨其後,屬於高高在上的那一群。
他汲取著一切可汲取的營養,他心中的緊迫感可不比任何人差。
不僅僅是他,他原本曆史上本該死去的嫡子朱雄英,如今不也依舊活著?
總一個武俠世界,發展到一個修仙世界,所謂的一些病痛,還不是手到擒來?
當初在知曉自己嫡孫可能死於深宮大院之時,朱元璋第一個就將朱雄英送到了劉浩龍國。
可以說,如今的朱雄英,身上早就和一個現代世界的人類沒有任何不同之處,不同的教育環境也造就了性格上迥異。
那朱允炆,誰還會在乎?
哪怕朱標,在看到曆史上朱允炆的記載,都巴不得親自上手打死這個親兒子吧?
老朱家的這群人,在講感情的時候,比任何人都強烈,可一旦鐵了心,也同樣比任何人都要冷血。
現實就是但凡對這份曆史記載看過的,老朱家就沒有一個不對朱允炆恨之入骨的。
哪怕那不過是曆史記載,那一切也都和綜武世界沒有任何關係,也根本沒有發生,卻都不妨礙老朱家的人對朱允炆的咬牙切齒。
這其中,甚至最咬牙切齒的,屬朱元璋。
這一點,對自家這個老爹最了解的朱標才最有發言權。
他甚至認為朱允炆倘若依舊被他放在自己的太子東宮養著,保不住哪一日自家老爹看到了,說不得一腳就將之踢死。
怎麼說也是自己親兒子,再不成器那也是兒子,還能怎麼著?難道還能打死不成?
朱標唯一能做的,就是像朱元璋將朱雄英送到劉浩龍國那樣,也送走,當然,送到的地方自然是不一樣的。
他當時算是忍痛了,要知道當時的朱允炆也不是一點點小而已,周歲也才剛過。
可也證明了朱標的選擇再正確不過。
沒有在深宮長大的朱允炆,自然不可能被教導成為一個‘腐儒’,經過現代世界教導的朱允炆,會和古代人那樣對儒家莫名崇拜那才有鬼了。
好歹也是未來能夠有著四年皇帝生涯的朱允炆,身上的氣運也不可能少到哪去。
換了一個環境,在未來也沒有了再次成為帝王可能的朱允炆,反而才算活出了自己。
劉浩沒有看到朱標將朱允炆帶在身邊教導,可從朱標身上稍微推演,也能知曉朱雄英和朱允炆的狀況。
這兩個朱標兒子,如今修為倒也還算不錯,多少也能稱之為青年才俊了。
隻是他們是否能夠在將來一直跟上節奏,依舊保持著如今的階層,卻十分難說。
相反,劉浩反而更加看好眼前的朱標,到底是大明帝國第一太子,身上無論是智慧還是狠勁,都屬於上層。
能夠將自己所有空閒時間都拿到周天星鬥大陣之中曆練,就是最大的明證。
眼前的朱標,那也是拚命的,殺起深淵物種之時,也不會比任何人差。
這樣的朱標,多少也讓劉浩給予了更多的期待。
從朱標身上,劉浩也想到了大明風華世界的朱棣,念頭之中,也出現了朱棣踏入了自家地球的畫麵,這使得劉浩麵上露出一個微微笑容。
這個哪怕在皇帝生涯之中,過半時間都征戰沙場,封狼居胥唯一的皇帝,身上的狠勁在諸天萬界那也是最頂層的一群人。
這樣的家夥,一旦給予了機會,人家真沒道理不抓住。
他或許相比於劉邦,還落後了不少,可已經融合了綜武世界朱棣的他,未來趕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浩在朱棣身上的期待,自然要大於朱標。
這並非隻是單純的依照曆史來看待,而是因為朱棣的性格,更適合諸天萬界大世之爭。
劉浩沒有將自己的思維在遙遠的朱棣身上停留,給了期待即可,眼前周天星鬥大陣之內可還有著無數人等待他去觀察。
從朱標身上移開,劉浩的目光也來到了張無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