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庸一直都記得,追殺他的人,多半是官府的人。
原本,他隻是禹東學宮的一個教書先生而已,若不是因為他的座師是孟瑞圖,若不是因為他秉承著孟瑞圖的意願,官府也不會追殺他。
孟家
眼下的情況,卻不允許季庸想更多了。在這些聞州守衛倒下之後,那些黑衣人片刻也沒有逗留,也沒有說過一句話,就夾著季庸,飛快地離開了這裡。
待葉雍身邊那幾個暗影趕到這裡的時候,也隻發現倒在地上呻吟的聞州守衛。此外,就沒有旁人。
而且一點點痕跡都沒留下,在這火光閃耀的集善街,那些人就這樣消失了,無處可尋。
集善街仍是響起一陣陣喧鬨,但他們知道,這一各狹長的人字形街道,他們想要的人已經離開了。
季庸,的確是藏在集善街,但人已經被帶走了
到底是誰,劫走了季庸
葉雍看著那幾個倒地、卻沒有性命之礙的聞州守衛,臉色都變了
天已經亮了,集善街這一場搜查,也暴露在日光之下。
兩府的命令、眾多的守衛、半夜喧鬨這些迅速在聞州城中傳開去,儘管聞州百姓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許多人都知道昨夜集善街有了一場騷亂。
幸好,這場騷亂時間不長。據說,在天空出現火光之後,聞州守衛就陸續離開了集善街。
一大道,聞州府衙的大門就打開了。刺史袁瓚、彆駕鄭晁等刺史府官員早就出現在這裡。
出現在這裡的,還有觀察使府長史黃承林,臉色相當難看。
當然,在刺史府議事廳裡麵的,還有葉雍。
這些官員齊聚,自然是為了昨晚集善街的搜查事情
那一場騷亂,在百姓中議論紛紛,雖然名義上抓到了幾個悍匪,但誰都知道,這都是裝出來的。實情是怎樣,大家心知肚明。
尤其讓某些人窩火的是,明明已經發現了季庸的蹤跡,最後卻讓他逃掉了
袁瓚此來,是為了聽取昨夜的報告。他昨晚在府中安歇了一夜,領聞州守衛出任務的是鄭晁,名義上,他總要出現一下。
至於葉大人口中的王令,誰知道呢
比起袁瓚的淡定,黃承林的臉色就可以用暗沉來形容了。他固是因為謝澧時的命令而來,但同時,也為了他的外侄。昨晚意圖阻攔聞州刺史府的紈絝子。
那招調虎離山,有人懷疑他外侄參與其中,目的是為了拖住聞州守衛的腳步。聽到這個說法後,黃承林想撕了他外侄的心頭都有了。
夜裡玩便玩,喝酒便喝酒,怎麼會卷進季庸這一事呢
清了清嗓子,黃承林首先開口道“昨晚一事,具體到底如何我奉謝大人之令來問個清楚”
葉雍也在刺史府的議事廳,臉上沒有帶笑,平時那個令人倍感親近的左頰笑渦,令他看起來更加肅冷。
他並不在意鄭晁和黃承林的說辭,縈繞在他心頭的,仍然隻有一個疑問。
到底是誰劫走了季庸能清楚季庸下落、又沒取守衛性命的人,是誰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