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港府的介入,對香江銀行業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首先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便被港府強製接管,並且莊氏兄弟和劉氏兄弟被限製出境,金融局介入兩家銀行開始查賬。
隻有金融局查清楚莊氏兄弟和劉氏兄弟並沒有涉嫌財務詐騙或者轉移資產等非法行為後,他們才能夠恢複人身自由。
雖然港府接管兩家銀行,但是由兩家銀行引起的擠提風波已經蔓延到全港的中小銀行,許多年長的市民腦海裡浮現了十多年前的擠提風波。
從1961年由廖創興銀行開始出現的擠提風波,後續影響一直存在,在1965年,1967年又爆發大規模的擠提風波,可以說六十年代是香江銀行業的黑暗時期,倒閉的銀行都有很多家,許多儲戶血本無歸。
如今由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引發的擠提風波不比當年小。
許多年長的市民向年輕的市民講解十多年前的擠提風波,導致整個香江人心惶惶,前往各中小銀行提款的人越來越多。
見到這種態勢,麥理浩接連催促夏鼎基加快速度調查兩大銀行的底子。
沒想到還沒查清楚,突然又爆出了謝利源金舖資金枯竭的消息。
謝利源金舖是香江有名的大金行,創辦於1867年,已經是一家百年老店。
前幾年,謝利源金舖推出了“千足金積存計劃”,做起了黃金期貨的買賣,市民可開設黃金賬戶,按謝利源金舖設定的當日金價買賣黃金。
因為謝利源金舖本身就經營黃金,市民購買的黃金期貨可以直接兌換真黃金,讓市民對謝利源金舖有很強的信心,所以當時一經推出便風靡香江。
隻不過剛推出紙黃金業務後,謝利源金舖還會勤勤懇懇地去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但是時間一長,謝利源金舖就鬆懈了,管理失衡,挪用資金,導致謝利源金舖本身無大規模黃金儲備。
再加上突逢國際金價暴漲,謝利源金舖也是虧損嚴重。
但是幸好它掩飾得當,市民並沒有發現問題。
隻可惜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在黃金期貨業務上爆雷,進而引發擠提,黃金期貨單也無力再承兌,許多市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手上的紙黃金,急忙去謝利源金舖承兌。
謝利源金舖沒有大規模的黃金儲備,流動資金也少,麵對揮舞著紙黃金票據的客戶,謝利源金舖的資金直接見底,無奈關門拒兌。
繼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後,又一家金鋪瀕臨破產倒閉,市民們本就脆弱的神經再一次繃緊,更多的人搶著去存款的銀行提款,各家銀行的掌舵者禁不住破口大罵謝利源金舖。
來港府請願的受害者再次增加,麥理浩震怒,再次把稅務部門的人也抽調進去,同時對謝利源金舖進行管製調查。
結果到了第四天,也就是3月17日,體量最小的謝利源金舖直接宣布倒閉,百年企業轟然倒塌。
中環九鼎銀行大廈,夏禹和劉天賜看著擠滿人的銀行大廳,兩人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其他中小銀行是擔心營業廳人頭攢動,因為去的都是提款的。
但是九鼎銀行卻巴不得多一些人來,因為除了極少部分人外,絕大部分人都是來存款的。
在這個針對銀行業的危難時機,九鼎銀行背靠九鼎文化傳媒集團,在輿論上占據著巨大的優勢,一遍遍宣傳下,市民對於九鼎銀行的信心很足。
九鼎銀行雖然是新晉的大型銀行,但是誰讓九鼎銀行資本雄厚呢,所以才能夠逆市上揚,大規模吸儲。
“董事長,想不到還沒等到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的消息,反倒是沒有關注的謝利源金舖倒閉了。”
劉天賜感歎道,臉上浮現莫名的笑容,當時得知謝利源金舖出問題後,他大感意外,不過他並沒有感到同情,雖然謝利源金舖是受到了波及,但如果它本身不出問題,也就不會倒閉。
隻能說自作自受吧!
夏禹笑了笑,語氣淡然地說道“謝利源金舖倒閉是自己活該,怨不得彆人,現在不爆雷,後麵同樣會爆雷,早死晚死的事。”
“你盯緊點,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扛不住了,最多再有兩天就會宣布破產,屆時港府會選擇找其他銀行接手,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不會放著死兔子不撿的。”
劉天賜點點頭應道“您放心吧,我們銀行是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的大債主,就算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動用關係,我們銀行也有很大的勝算。”
“嗯,你把握好就行!”
夏禹含笑頷首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