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就全球市場而言,中醫藥的份額終歸隻是小頭。
太極藥業的存在,更多的是背負著壯大中醫藥的使命。
而想要讓九鼎醫藥集團成為世界頂級的製藥公司,那麼還是得讓西藥來支撐,目前隻有西藥才能夠暢銷全球。
在太極藥業了解完情況之後,夏禹親自去了澳美藥廠。
澳美藥廠目前是香江最大的西藥製藥公司,且在被夏禹收購之後,更是一騎絕塵,將萬輝藥業、金氏製藥、李萬山藥業、永鴻醫藥等香江製藥公司拋在身後。
在1983年時,澳美藥廠更是徹底建成香江第一個現代化g製藥工廠,所有設備都是現在最先進的。
工廠位於元朗科技工業園,所以澳美藥廠也將公司總部搬進了元朗科技工業園。
澳美藥廠目前的總裁是留美華人、生化學博士陳澤陽,是光輝國際從默沙東挖過來的精英高管。
“董事長,歡迎您的蒞臨!”
陳澤陽戴著一副眼鏡,三七分發型,最重要的是渾身散發出一種學者氣質。
“嗯,先給我看看公司上半年的財報,然後再去廠房走走。”
夏禹微微點頭,言簡意賅,闡明來意。
“好的,董事長,請跟我來。”
說罷,陳澤陽帶領夏禹來到了他的辦公室裡,將上半年的財報交給了夏禹,然後開始泡茶。
夏禹沒有廢話,直接瀏覽了起來。
澳美藥廠的財報做的很詳細,連具體產品的銷售量和銷售額都做成了表格。
公司的產品十分豐富,包括片劑、膠囊劑等固體製劑;也有溶液劑、乾混懸劑、針劑等液體劑;霜劑、油膏劑、軟膏劑、軟膠囊等半固體劑。
這些藥品,也分為專利藥(原研藥)和仿製藥。
專利藥包括奧泰靈,澳托芬,奧能,奧絡,澳夫清,奧婷,奧青等等,仿製藥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等藥物。
公司上半年,總營收為825億港幣,研發投入為255億港幣,占營業額的比例高達309,淨利潤為176億港幣,淨利潤率為213。
其中,專利藥營收為537億港幣,研發投入為147億港幣,研發投入占比274,淨利潤為137億港幣,淨利潤率為255。
而仿製藥,營收為288億港幣,研發投入為108億港幣,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為375,淨利潤為039億港幣,淨利潤率為135。
這些數據,清晰地將澳美藥廠的現狀呈現在夏禹的麵前。
研發投入255億港幣,占公司營業額的309,實際上營業額扣除淨利潤和繳納的稅之後,卻是占據了公司總運營成本的5268!
這個比例不可謂不高!
澳美藥廠能夠將其他製藥公司甩在身後,跟其在研發上的大手筆投入是密不可分的。
也幸好研發出了成果,又有著財團旗下龐大的銷售渠道終端,因此才有176億港幣的淨利潤。
不過213的淨利潤,在現在全球製藥領域而言,就不算太高了,隻是在中上水準。
夏禹可是清楚,他的北極星資本旗下的一些製藥公司,出了成果之後,有的淨利潤都高達百分之四五十!
看完財報之後,對於澳美藥廠的優缺點,夏禹已經心中有數。
不過他並沒有馬上指出來,放下財報又喝了口茶之後,就讓陳澤陽帶他去廠房和科研部門看看。
特彆是重中之重的科研部門,夏禹更是耐心地傾聽科研人員的心聲。
好在自從夏禹接手澳美藥廠之後,他這個香江最大的地產大亨,在住房方麵沒有虧待自己公司的人才,員工宿舍更是不缺,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更是可以獲得最好一檔的宿舍,甚至是直接獎勵住房。
衣食住行都無憂,科研人員都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發當中。
不過走訪完科研部門之後,夏禹又發現了一個在他看來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人才缺乏,科研項目不夠豐富!
想想上半年的研發投入,折合美元也才四千一百多萬美元。
就這種規模的投入,實際上也就是在香江能夠傲視群雄,但是放在全球範圍,確實不夠看,隻是個小角色!
那些巨頭,可是每年六七十億美元的研發成本,一流層麵的製藥企業都有二三十億美元的研發投入。
澳美藥廠,按照目前的趨勢,如果夏禹不加乾涉,一年下來都沒有一億美元。
沒有研發投入,就沒有產出,研發跟不上,在不出現爆品藥品的情況下,隻會被那些巨頭越甩越遠。
這就是製藥領域的現狀,門檻太高了!
不是所有製藥公司都像北極星資本旗下的基因泰克公司那般,能夠研發出藍色小藥丸,從而暢銷全球。
一番走訪之後,夏禹讓陳澤陽闡述,澳美藥廠受到的發展製約,以及他的想法。
陳澤陽也確實胸有溝壑。
“董事長,您可以看出來,公司在藥物研發這塊,研發投入成本占據公司運營總成本的一半以上,而實際上,細分一下,專利藥的研發投入比仿製藥的研發投入低很多,這是因為我認為,提高仿製藥的營收占比,能夠提升公司的抗風險性。”
“上半年雖然投入了108億港幣,但是這些都是還沒有產出的投入,等到過幾年,仿製藥業務的營收就會真正地爆發,現在還處於前期的投入期。”
“之所以專利藥研發這塊相對投入力度沒有仿製藥這麼高,主要是受到了人才掣肘。”
“香江雖然有一定的製藥研發人才,但是人才比例比歐美國家低很多,各個大學的相關專業人才培養雖然力度加大了,但是人才還沒有培養成型。”
“高端人才的缺乏,導致在難度更大的專利藥的研發上風險比歐美藥企還高,這也是我在研發難度更低的仿製藥業務上加大研發力度的關鍵原因。”
夏禹微微頷首,對於他的做法表示認同。
未來,仿製藥占據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專利藥的占比比較小,專利藥的處境隨著時間流逝也越來越差。
後世美國的仿製藥,市場占比在百分之五六十,而後世的大陸,仿製藥的市場占比更是高達百分之八九十,最高時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後世島國的仿製藥的比例也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多!
而現在1984年上半年,澳美藥廠的仿製藥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349!
這個比例低了。
隻能說澳美藥廠被夏禹收購之前,經營者的賭性太大了,科研動力也更足,總是死磕專利藥。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澳美藥廠被收購前的盈利比較低,讓夏禹的收購成本較低,且還積累了比較多的製藥技術,才能夠在接手之後這麼快就有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