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科研本身就是在不斷地嘗試、探索,很多時候一項技術就是意外之間發現的,反倒是想要研發的技術還沒有搞出來。
一個多小時之後,三十四個實驗室的負責人終於全部完成了彙報。
考慮到時間已到中午,夏禹乾脆宣布暫時休會,跟著眾人一起去了大食堂就餐。
等到中午一點鐘,所有人再次回到了會議室裡。
“各個實驗室的情況我已經了解了,關於技術專利轉化的事情,你們都不要有壓力,這不是你們的責任。”
“之所以電子實驗室、動力實驗室、隨身聽實驗室等實驗室的技術專利轉化多,那是因為本身集團旗下就有對應的公司去商業化。”
“甚至更大的原因,還在於這些技術,是受這些公司的委托,有目的性地去攻堅研發出來的,研發出來馬上就可以投入商業化進程。”
“而更多的實驗室,現在還處於目無邊際的科研的階段,缺乏針對性,因為集團旗下沒有對應的公司。”
“很顯然,因果關係搞反了。”
說到這,夏禹注意到在坐的很多實驗室負責人都點了點頭,顯然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
“不過我並不是要責怪大家,任何一項技術都是有價值的,如果沒有利用起來,隻能是時候未到。”
“但是科研是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的,去年投入了3758億港幣去研發,也許未來有一天會達到百億港幣,甚至是百億美元!”
“那個時候,單純地依靠現在的天工集團投入,是很不現實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必須改變,走上產研一體的道路,研發出更容易產生價值的技術,再讓技術產生巨大的價值,反哺實驗室,形成良性循環。”
“啪啪啪……”
夏禹說完,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十幾秒後,夏禹手掌淩空下壓,掌聲很快便消失。
“大家是搞科研的,隻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就行,後麵我會成立一係列的公司去對接各個實驗室,技術轉化的壓力大家可以消除掉。”
“除了這個困難,大家還有什麼困難,今天暢所欲言,我會給大家全力解決。”
夏禹話音一落,立刻就有一個白人站出來,這是光學實驗室的負責人紮克利·諾頓。
“董事長,現在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員問題,有足夠水平的科研人員太少了。”
他剛說完,又有一個人起身附和。
……
接下來的時間裡,大家反饋的問題夏禹都記錄起來了。
實際上問題並不多,也就是缺人、缺最頂尖的實驗儀器等等。
對此,夏禹現場承諾,會向港府申請製定優厚的人才移民政策,同時也鼓勵所有人去將自己認識的精英拉攏過來,這邊會全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
而在頂尖的實驗儀器上,夏禹也承諾,讓所有人列出一個清單,會全力安排人去弄回來。
一直到下午三點半,會議才終於結束。
隻是在宣布結束之後,夏禹卻突然叫住了一個人。
赫然是半導體實驗室的負責人胡正明!
這位原本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係任教授的科學家,後世可是大名鼎鼎的大牛。
不僅是華夏科學院外籍院士,發明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的他,同時也是台積電的最大幕後功臣。
後世台積電的“芯片狂人”梁孟鬆,也是他的弟子。
在台積電時,梁孟鬆可是搞出了五百多個半導體專利,並在130納米銅製程研發上能擊敗ib。
然後帶領台積電完成28n、14n、12n及n+1技術進入量產,甚至將7n技術都研發完成,讓台積電成為全球頂尖的芯片生產商。
值得一提的是,梁孟鬆有一段時間因職場鬥爭失敗,被逼離開台積電,跑到韓國去教書,教的卻是三星半導體的學生,反倒帶領三星半導體在16n和14n芯片製程上對台積電實現超越,並因此奪得蘋果和高通的大單,不斷地騰飛。
當然,現在他的弟子梁孟鬆也跟著他一起來了香江,加入了天工半導體實驗室。
有這師徒兩個未來的技術大牛在,在研發上夏禹是充滿期待的。
隻是因為現在的國際形勢,夏禹希望能夠助推他們成長,也讓自己的半導體領域布局能夠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