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印度丟了……”這一聲的哀歎響徹在加拿大,流亡中的英國內閣哀鴻遍野。而得到了消息的英國皇室則是一直沉默。
美國方麵之前所提及的支援,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但好在那些在美國船塢裡大修的英國戰艦,終究是沒有被停下修複。
丘吉爾在通過電報知道印度已經完全被日軍所占領之後,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一天都沒有出來。秘書敲門,得到的是丘吉爾憤怒的咒罵。
沒有人敢去打攪憤怒中的首相。而德國在得知日軍已經占領印度之後,開始重新審視他們和日之間的關係。
大島浩被希特勒再次接見,同時身負使命趕回日。
而得知了日占領印度的蘇聯在最高委員會的指示之下,開始了全麵戰備。所有的資源都被用於生產武器,原的農業機械化計劃被停止了下來。
而同時,一大批的軍火秘密的從加拿大通過白令海峽被運往了蘇聯。改頭換麵的英法荷等聯軍飛行員開始出現在蘇聯的境內。
“這時候已經不是計較社會主義和資主義這些意識形態的時候了!先生們,我們現在麵對的是強大的、瘋狂的軸心國!他們摧毀了英吉利、摧毀了巴黎,現在他們占領了印度。”
白宮,國會的內部會議上共和、民主兩黨的主要負責人們被聚集在了一起。而羅斯福則是站在人群中間慷慨激昂的演講。
“這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唯一的目的就是必須要製止德國、日和意大利的擴大。因為他們的擴張會極大的影響到美國的利益甚至生存!”頓了頓,羅斯福繼續道:“我知道大家還是對支援蘇聯心裡並不以為意,但現在的情況是如果德國和日人一起攻打蘇聯我不認為憑借著蘇聯身的力量可以阻止。”
“總統閣下,現在英國人不是還在中東有自己的殖民地麼?!日人想要進攻蘇聯,那麼首先就要經過他們的殖民地。我想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吧?!”
一位議員不滿的道:“那些赤色,終究和我們的道路是不同的。現在武裝了他們那麼誰能保證他們將來不會是我們的敵人?!”
“但如果現在不武裝他們、不幫助他們或許美利堅就沒有以後了。”小約翰對於這位議員的話極為不滿,冷哼道:“英國人已經證明了這點。當時德國在瓜分波蘭的時候,他們沒有說話。德國人在直接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反應。然後,現在我們看到英吉利沒有了。”
小約翰洛克菲勒的這句話實在有些刁毒,但說的卻是入木三分。如果早些時候英國能夠收收自己隔岸觀火的小心思,徹底的告誡德國不可逾越那麼或許今天英國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但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英國人隻能是咽下自己釀造的這枚苦果。他們用土被占來證明了自己的目光短淺,他們用龐大海軍的犧牲和空軍的巨大失敗來告訴了美國一旦隔岸觀火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德國人不能占領蘇聯。如果他們再把資源拿到手。我不認為他們會停止自己的腳步。一旦擁有了資源,那麼下一步他們肯定會考慮直接進攻加拿大!你們覺得現在的英國能夠在加拿大抵禦住德國的進攻麼?!”
羅斯福接過了小約翰的話頭,掃視了一眼眾人道:“而且,彆忘了還有一個占領了印度的日。他們一起進攻,你們覺得英國人能夠在加拿大防禦住的幾率有多大?!”
這下更沒有人說話了。土的戰鬥都擋不住。那些敗退過來、新組建的加拿大部隊能頂住才怪。誰都知道,英國現在算是廢了。要形成戰鬥力,至少得再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這場戰爭,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英國人都戰敗了。他們將一蹶不振,或許還會有些影響力但已經淪落為二流國家。想要恢複到他們土未失以前,甚至想要恢複到一戰時期那和癡人說夢沒有區彆。
“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大對中國的援助,至少那些能夠擊敗日人的國防軍比英國人要可靠的多了。”一位議員聳了聳肩。道:“隻要他們能夠在東南亞拖住日人,那麼我們給予的多些也是應該的。”
這倒是沒有人反對。好歹人家國防軍還把日人驅逐出了土,而英國人則是把自己的首都都丟了。淒淒慘慘的跑到了殖民地死撐著麵子還叫“大英帝國”。
牆倒眾人推,鼓破眾人擂啊!英國土丟了不止。被譽為“女皇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的印度,也一下子就徹底的沒了。
那些守備在印度的英軍淒淒惶惶的撤到了其他殖民地,而印度更是組織了超過十萬人的“印度國民軍”準備協同日一起向其他的英國殖民地進攻。
“天皇板載!!”一聲聲歡呼在日各地掀起,日太需要勝利來為自己注入一劑強心針了。顯然這次在印度驅逐了英國人勝利。讓原萎靡的日再次振奮了起來。
軍部為了征兵,開始加強對印度戰役的宣傳。牟田這個曆史上被作為反麵教材的人物。現在竟然一躍成為了日的英雄。
南方軍緬甸派遣軍第十五軍現在成了日陸軍的明星部隊,不少的士兵被特地的接回來休假並到處展開環遊為軍部征兵。
而在江浙戰役的海戰中失利的日海軍則是忍氣吞聲的看著陸軍耀武揚威,沒辦法。裕仁已經下令先減少海軍方麵的供應,優先保障陸軍的武備更新。
急需物資的日,在裕仁召見了幾個皇族和貴族之後也拿到了一批新建的船隻。這些船隻開始在東南亞海域來回奔忙將各種物資運送到日土。
而大量的機械、工人也被輸送到東南亞地區。陸軍參謀部在經過研究後認為,一些彈藥及武器可以在占領地的土製造。
那些工廠裡,日僅僅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技師、工程師就可以了。大部分的底層組裝工作,完全可以讓當地征發的居民完成。
而印度就是首當其衝的選擇。英國在印度留下了一定的工業基礎,甚至基礎上設施建設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陸軍部在經過討論之後。便請三菱重工、中島等企業前往印度進行開發。當然,東西也不是白給這兩家企業的。
經過和數家日企業商議之後,陸軍部將和這幾家株式會社一起成立一家新的株式會社。叫做“東榮株式會社”,取意為:大東亞共榮。
這家東榮株式會社,將由幾家企業派出管理及技術人員進行經營和管理。而軍部則是負責提供底層工人,同時有權查看帳目。
這些項目的利潤所得,日陸軍部將獨占四成。剩下的才由其他的幾家企業平分。但即使是這樣,這些株式會社的社長們也很滿意了。
算起來這可是日的企業第一次在戰爭中拿到了戰爭紅利,而且是大量的礦產、機械和一堆的免費工人。
糧食?!這些株式會社根就不擔心糧食的問題。他們會用換購的方式。從其他的占領地把糧食收購來,然後用他們的產品抵賬。
這些糧食的一部分會被製作成軍糧,再次出售給陸軍部。無論怎麼算,這些株式會社都會賺的滿盆缽。
當然,這對日陸軍的好處也是大大的。因為利益而捆綁住的雙方關係。可以讓陸軍方麵的研發進度大幅度加快,同時讓陸軍的裝備更新的更快。
“啾啾啾……轟!轟!!轟……”奠邊府,大量的國防軍轟炸機開始出現在這裡的上空。一夜之間,日軍的陣地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大量的“鐧”式重型火箭助推炸彈的轟炸之下,日軍的暗堡、地堡被一個個的掀開來。無數的日軍士兵和安南脅從軍甚至連哼都沒有來得及哼一聲,便已經被炸成了陣地上的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