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郭小凡停頓了一下:“他剛才說,我製作了和被挑戰者相同的菜,這句話確實錯了,兩款菜外形上看起來相同,但你們品嘗之後,心裡一定非常奇怪,因為它們是不相同的。”
9號評委欠了欠身,不小心碰歪了打分牌,人們看到,他給郭小凡打的是滿分10分,給蘇淮河打是8分。
他扶正牌子,問道:“郭師傅,我也覺得非常奇怪,我研究三大菜係二十多年,還沒見著過如此類同,口味卻殊異的菜肴,你給說道說道,這是為什麼。”
郭小凡感激地看了眼他,這位,不在白冰勢力掌控範圍。
朗聲開口:“因為我這三款菜,都是失傳百年以上的宮廷禦膳,他們這三款菜,是後人根據民間流傳的配方製成,咳簡單點說,他們做得不正宗。而我的菜,可以簡單理解成,是他們的祖宗菜。”
“祖宗菜?”現場多數人都驚得站起了身。
“艾瑪,你確定郭小凡不是在吹牛?”
“一個人,同時做出了三款失傳百年以上的宮廷菜,你信嗎?”
“不可能的吧?”
“也許在糊弄評委。”
“同時做了三隻失傳菜,這是在考驗我智商嗎?”
蘇淮河等三人,氣得臉色慘白,又不好發作,烹飪傳承裡,就有祖宗菜這個說法,說的是菜肴源頭,倒不是刻意貶損。
觀眾席,早就像炸開了鍋似地,郭小凡一人再折騰出三隻失傳的宮廷菜,加上之前兩隻,他一人兩個月的成果,比整個浙省烹飪界還要多?
你讓人們怎麼相信?
更嚴重的是,如果確定這三隻是祖宗菜,那麼三大門派的臉,往哪兒擱?
9號評委臉色嚴峻地開了口:“郭師傅,你是不是應該再慎重些,失傳菜複古,這事非同小可,我記得去年一年,浙省烹飪界也才複古了二十餘隻,全國數量最多,你一場比賽就複了三隻?”
郭小凡點著頭:“這個都是有依據的,我等下把古籍記錄說一下,你們循跡查找,就可以確定它是不是複古了。當然,口味這事,那就沒轍了,由皇帝說了算,可惜皇帝不在。”
剛才反對他的評委搖著頭:“郭師傅,複古菜,應該由相關機構來評定,我們打分時,可不會考慮這個因素。”
“嗯,評委老師,這個我理解。我並不指望依靠這個來加分,隻希望能得到公平待遇就行。”
麗麗見時間不早,正想上前請評分亮分,9號評委卻依舊開口問:“郭師傅,剛才你說有古籍可循,方便透露一下麼?”
“沒問題。”他突然想起了什麼,“咳,剛才我連菜名也沒報呢。”
“第一隻是淮陽菜,我的菜名有一字之差,它叫軟兜長魚,早在元明時期就成為了宮廷菜。兩江總督左宗棠意外在民間遇見它,從而成為貢品,其實是它根據民間製作方式的改良,一直流傳至今。”
“我拍暈魚、去膽,是明朝宮廷菜譜所記載的正宗製作方式,失傳後流落民間,這兩道工序就給省了。你們可以去查清人徐珂在其《清稗類鈔·飲食類》中的相關記載。”
“第二隻童子叫化雞,嚴格意義上不算宮廷菜,隻不過入選過禦膳。它跟明朝時的丐幫有關,現今流傳的叫化雞起源於三百年前清朝的說法,是訛傳,應該還要前推一百年左右。可以查閱明朝大學士錢牧齋的相關文獻,他也是位大吃貨,在省蘇常熟虞山一帶散步時,無意間發現叫化雞,然後引進宮的。不久明朝就亡了,此菜宮廷做法就此失傳。”
“第三隻看起來像獅子頭,但它有個更好聽的名字叫葵花斬肉。可以追溯到距今1500年前的隋煬帝楊廣,宮廷做法後世幾經演變,定型於目前的蘇派做法。我的是原汁原味的隋朝宮廷做法。”
郭小凡語速超快,一氣嗬成,聽得評委都呆了,觀眾席也是鴉雀無聲。隻有蘇淮河等三人,在一疊聲“一派胡言”“胡說八道”地反對著。
郭小凡說完,現場已經被爆米花的炸聲似地,完全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