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朱誠的建議對於枯坐深宮生悶氣的天啟皇帝來說不異於是一劑強心劑。
越聽,天啟皇帝眼睛就越亮,他拍著朱誠的肩膀說道:“誠哥兒,你真行啊,連這個都能想到,我現在已經看到那幫道貌岸然的大臣如喪考妣的臉了。”
朱誠突然想起明朝的掘墓人是一個下崗的驛站士卒,連忙補充到:“《〈邸報〉增刊》的發行可交給兵部的驛站,他們有快馬,能把《〈邸報〉增刊》快速送到大明的各地。大明的讀書人雖多,但占大明總人口的比例太低了,所以可以讓驛站派人在各個茶館、村莊念《〈邸報〉增刊》,所得收入就當作驛站士卒的獎金吧。”
魏忠賢道:“剛剛我還在想不識字的人怎麼了解《〈邸報〉增刊》?想不到,我還沒問,你就想出了解決辦法。”
天啟皇帝哈哈大笑,道“如此一來,大明上下必然同心協力,宵小無處遁形矣。朱誠,你的建議於國有大功,想要什麼獎賞,說說吧。”
朱誠想了想說道:“皇上能不能把前朝修的《金史》送給我,要是有靖康之變的資料就更好了。”
天啟皇帝愀然變色,問道:“你要這東西做什麼?”
建奴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國稱帝,國號為“金”。薩爾滸一戰,明軍丟盔卸甲,大片國土淪喪,這一直是明朝皇帝心中的隱痛。朱誠想要《金史》,猶如在天啟皇帝心裡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不過朱誠也沒有辦法,市麵上很難找到《金史》,有誰願意買漢人的屈辱史看呢。
朱誠道:“我想讓馮夢龍寫一本平話,背景就是靖康之變。建奴滅絕人性,在遼東大肆屠殺漢民。可是有不少老百姓甚至大臣對建奴的威脅卻知之甚少,被俘的漢民居然幻想在建奴的鐵蹄下做一個順民,殊不知在建奴的眼中,最好的漢人是死掉的漢人。所以,我想讓馮夢龍寫一本平話出來,打消大明百姓的幻想,讓大家知道,死戰到底才有活路,投降賣國死路一條。”
天啟皇帝道:“袁應泰現在鎮守遼東,他文韜武略,定能掃平遼東。”
朱誠低頭道:“微臣不敢置評,不過聽聞袁應泰屬東林一脈。”
天啟皇帝道:“朕不狹隘,從不問出身,誰有能力就用誰。”
朱誠歎了口氣,道:“東林黨有兩件事做不好,一件是好事,另一件是壞事……”
天啟皇帝想起了左順門發生的事情,默然無語,揮揮手,幾名太監出殿拿《金史》去了。
天啟皇帝良久才道:“難道建奴就平滅不了嗎?”
朱誠道:“建奴的行徑就如同強盜一樣。強盜殺人越貨,建奴也一樣。聽聞建奴出征時,建奴女子會交給他們的丈夫一張紙,上麵寫著家裡缺少的東西,希望丈夫去搶來。強盜是無法打敗一個國家的,所以,隻要大明內部安定團結,建奴就無機可趁。”
曆史也確實如此,如果不是李自成率領流民把大明攪得像一鍋粥,建奴根本入不了關,隻能在關外當土匪強盜。
天啟皇帝還抱著一線希望,道:“袁應泰官聲不錯,遼東他應該守得住吧,他一定守得住!”
朱誠不說話,他現在還沒有改變曆史的能力,還是蝸居在京西皇莊吧,等兵強馬壯之時,再去掃平遼東,讓建奴到地下去建立他們的大金吧。
朱誠和朱由檢一行人坐著四輪馬車往回走,水泥馬路平穩結實,不到半個時辰,他們就回到了京西皇莊。
一到皇莊,朱誠就指揮侍衛把《金史》和一大堆資料送到了馮夢龍的住處。
馮夢龍見是一堆金國史料,便問道:“朱大人,這些書有什麼作用,難道要我重修《金史》嗎?”
朱誠道:“不,我是想讓你寫一本平話。史載,靖康之變時,金兵將東京汴梁城的女子擄去,送入洗衣院,供金兵蹂|躪。我要你寫一本書,就以此為背景,故事情節你來想,要好看,還要勵誌。寫完了,我幫你送到《〈邸報〉增刊》上連載,到時候整個大明,不管識字不識字的都知道有位大作家,名叫馮夢龍。”
馮夢龍奇道:“什麼《〈邸報〉增刊》?”
朱誠給他解釋了一遍,然後說道:“為了寫得真實,所以你必須研究一下《金史》。”
才出馮夢龍的家門,他就被柳敬亭攔住了。
柳敬亭氣喘籲籲地說道:“朱大人,我實在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