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毛玥這樣直接了當、毫不留情的當麵反駁,在華夏的公共場合裡其實相當少見,辯論不是華夏人的傳統,委婉的綿裡藏針的拒絕才是。
這樣的道理毛玥其實是明白的,隻是她突然不願意那樣做。委婉含蓄的表達,要靠聽者去領悟。
她相信牧凝蝶的媽媽可以領悟她話中這樣的含義。但是今天在場的不止她一個家長,還有很多人,在一旁悄悄圍觀他們的談話過程。
這些人不一定知道前後的語境,如果說繼續委婉含蓄的表達,有可能就會讓她們接受到錯誤的信息。
而且,毛玥認為她們倆這樣的談話很有可能被傳出去。她不希望,自己此時委婉含蓄、態度不夠鮮明的表達,會在傳話的過程中讓其他的家長產生誤解。
因為這一年半的教育行業工作經驗看來,她知道家長們私下裡經常做這樣的交流。
不過牧夢蝶的媽媽此刻卻有些尷尬,這樣被人當麵駁斥其觀點,在她過往的人生中實屬罕見。
如果這一個駁斥她的人不是毛玥,不是這一年裡幾乎改變了她女兒人生的人,她此刻隻怕因為惱羞成怒然後揭竿而起然後憤而反擊。
毛玥這一年半裡對這些孩子的改變,一直讓她們認同、感激。所以,牧凝蝶媽媽沉默了,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觀念是不是真的有了問題?
毛玥沒有動,卻不停的給旁邊的牧凝蝶悄悄使眼色。一年半的師徒模式的相處,已經讓牧凝蝶和她有了足夠的默契。
隻見小姑娘在接到毛玥的暗示之後,快步走到她母親的身邊,一手抱住她母親的臂膀,撒嬌道:“老媽,以後再讓我自己決定,好不好?”
作為一個強勢的母親,夢蝶的媽媽,很少被女兒這樣撒嬌。這一刻她的心軟了。
這樣子的女兒明顯更懂事了,也更加獨立了,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麵前自己的小女兒,雖然隻有十一歲,但她已經在為自己的人生而考慮了。
作為母親,也許我應該慶幸,慶幸女兒這樣的懂事。女兒的人生以後就依靠她自己,也許我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人生上。總不能被女兒比下去唄!
牧凝蝶的媽媽此刻這樣想著,臉上原本的尷尬漸漸轉變為淡然的微笑。
看到她的笑容,毛玥也笑了。她知道這個家庭將永遠溫馨下去。即使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難關,但當一家人的齊心協力的時候,總會克服這種種困難。
而看到這一幕的家長,有些心裡有了明悟,開始反省自己以前的一些所作所為。而另外一些沒有諸如這樣困擾的家長,都走到了毛玥的身邊,想就他們自己家庭教育的問題請教毛玥。
頓時,毛玥又陷入了人山人海之中,陷入了各種問題之中。
一些關於教育的問題,已經有一年半經驗,和大學四年係統化學習的她還能夠暢所欲言。
但有的問題,其實是涉及到家庭倫理關係的,就當還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的她一臉懵逼了。
不過好在家長們其實不一定真的需要她的回答,有的人隻是在傾訴,平日裡家庭中各種問題找不到傾訴的地方。當今天在這個場合裡麵,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
在孩子的教育方麵,有很多跟自己同病相憐的人處在同一場合之類,大家仿佛找到了難兄難弟,紛紛訴說起了自己的煩惱。
如果剛開始還有人在等著毛玥的答案,那麼到最後就是他們一群人的牢騷滿腹。
對於這種情況,毛玥剛開始是懵逼圍觀,當她聽著越來越不對味的時候,她悄悄叫來了班長,讓學生們都離開了教室。
隨即,她打斷了家長們的談話,因為在她聽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她想告訴家長們,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最重要的一些點。
首先,所有的家長要準確的認知一點,那就是,孩子不隻是你生命的延續,更是一個全新的,獨立的生命。
在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有很多遺憾。而這些遺憾隨著時光飛逝,不能彌補。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將他們自己曾經的夢想、曾經的遺憾賦予給孩子。
毛玥說是了自己曾見證過的一個事,有一個母親,她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很優秀的舞蹈演員,但是機緣巧合之下再一次大賽,她因為意外而失敗了,從此,她的舞蹈夢想就成了一場空。
當有一天她有了女兒之後,看著那個跟自己長得無比相似的小生命,她希望,那個女孩能夠繼續她自己曾經的夢。
於是這個女孩才三歲的時候,就被母親送去學舞蹈。為了怕自己的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這個母親在其他方麵對女兒百依百順、寵愛有加。但是在舞蹈方麵,卻對女兒格外的嚴厲苛責。
在舞蹈室裡麵練舞,其實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更不論其中很大的體力消耗。當彆的孩子在儘情的玩耍時,這個女孩子在母親的威壓之下在跳舞。
而在這個女孩子十三歲的時候,她自己的心智已經漸漸成熟,學了十年舞蹈的她對舞蹈已經很厭倦、很厭倦。她不願意再像過去一樣日以繼夜的練習舞蹈。
可她的母親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一如往昔地逼迫她去做她不願意做的事情。於是這個女孩兒開始了叛逆,開始了逃課。剛開始逃得隻是舞蹈課,到了後來,每次女孩回家的時候,等她的都是母親的斥責,責怪她不去練舞。
漸漸的女孩也不願意回家,跟家庭跟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遠。
這樣的故事我不知道在座的家長有沒有聽說過?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誠然,每個人人生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但是請記住,那是你們人生的遺憾,不是你們孩子的。
他們應該有他們自己的人生,有他們自己的選擇。我想這是每一個做家長首先要認清楚這一點。
毛玥說道。
當毛玥說完這個故事的時候,在場的很多家長沉默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曾經是那樣的家長。
有一部分家長,總覺得女孩子做教師,做醫生這樣的工作,安穩。所以他們逼著自己的女兒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也許有的人成功了。但這些成功者卻不知道,有一天,也許他們的女兒,在講台上在漫天的粉筆灰中,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