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此為防盜章“老爺,查到了,那位是徐家的表少爺。”一名男子身著玄色衣裳,彎腰弓背,低眉垂眼地向上座男子稟報,“據聞,此為徐老太爺的曾外孫,徐老太爺大女兒嫁入孟家產下一女閨名嫻,該女在十六年前去過廣濟寺,似乎時間對得上……後來,難產後僅留下這個孩子。”
男子歎了一聲,“是她,就是她。”他眼眶微紅,摸出懷裡一塊舊方帕,因主人時常把玩已顯陳舊,上麵分明繡著一個字:“嫻”。
“那眼下是要……?”
“不,切勿輕舉妄動,等聖駕離開江浙方再商議。”那男子說道,“此事不宜過度宣揚,想來徐家也是這個意思,你悄悄地派人與徐家老夫人聯係,看她是個什麼意思。”他倒是想讓孩子立刻認祖歸宗,無奈世事大多身不由己,還需要打點才能讓他的孩兒日後免受流言蜚語。
“是,奴即刻去辦。”玄衣男子行禮離開,徒留男子呆坐在位子上。
這就是林海,表字如海,蘇州人士,出身世祿之家,書香之族,現任揚州巡鹽禦史。
這麼多年了,他一直沒有忘記當年那個少女,溫婉嫻淑,分明是好人家的女孩兒,又逢他被賤人所害,兩人金風玉露一相逢,是他沒忍住才會害了那女孩兒,與她成了事,事後他想著要上門去提親,隻可惜已不見了她的蹤影。
後來弟弟出意外,而母親病重,他隻能匆匆返京,又機緣巧合被今上一道聖旨,賜婚賈氏女。
整整十五年了,他一心記掛著她,卻無奈世事難料,天意難違。
各種牽扯,又如何還能說得清。
“孩子啊。”林如海低聲輕歎,淡淡的哀愁在心底泛濫,讓他如何麵對這孩子,如何彌補這些年來的虧欠。
卻說那邊賈敏身子日漸匱乏,掛心女兒黛玉,恐她日後無所依靠,給娘家人去信,隻願母親能在她過世後多多照看女兒,又言明自己的難處,與丈夫之間不甚和睦,再則丈夫身體並不好,喪母之女,婚事亦難安排,隻求賈母能幫她照看一二,最好能接進京城親自教養,也是為以後采選做準備。
作為賈府最受寵的嬌小姐,賈母收到賈敏的信之後自然是悲痛不已,找來二兒媳王氏商量對策,奈何賈敏未出門時與王氏並不和睦,王氏假惺惺應付了賈母,旁敲側擊地按下不再提及此事。
康熙帝在蘇南呆的並不久,在徐府用了午膳,見了幾個出息的兒郎,又在徐夢秀的舉薦下,提拔了幾個學子當了提筆官,之後便返程。
熱熱鬨鬨的南巡總算是告一段落,蘇州人的生活開始恢複正軌。
林如海在康熙帝返程後,找了個時間遞帖子拜訪了徐老爺子,詳細解釋了當年的情況,並向他討教解決方案。徐老爺子舊不管事,隻給他指了一條路,讓他去找林霽的師傅徐夢秀商議此事。
徐夢秀與林如海乃舊識,兩人年歲相差不多,林如海來到書院時,徐夢秀等在了門口。
儘管徐夢秀出身徐家,是遠山書院的山長,可林如海是朝廷大員,現任揚州巡鹽禦史,身居要職,徐夢秀自然要出來迎一迎。
“林大人,請。”
兩人坐下,徐夢秀讓人上茶,他略微知道一些,麵上卻裝作不知,“不止林大人光臨,有何要事?”
“徐山長,說來不怕您笑話,此乃家醜,本不可外揚,”林如海自然不會明說,他知道,徐夢秀應該也是知情的,“家弟當年機緣巧合與令妹……今某已過而立之年,膝下僅有一女,甚是荒涼,隻求能讓他的孩兒認祖歸宗,日後我百年之後,也有人祭祖燒香,不至絕後境地。”他撫了撫胡須,含含糊糊說了一些。
“如此,應讓林霽過來,當麵說清,也好再做安排。”徐夢秀讓小廝去叫林霽。
兩人寒暄了好一會兒,林霽才來到。林霽一進屋,就看見那日見到的男子,現在仔細看,跟自己長得應該有八分像,要說沒關係,誰信?!他不動聲色,走到徐山長麵前,彎腰行禮,又在徐山長的引薦下,拜見林大人。
聽到林如海的名字和他的官職時還沒什麼反應,當林如海講了跟他母親孟嫻的相遇,錯過以及後續發展,林霽歎了一句,造化弄人,可如若不是如此特殊的身世,自己也不會如此逍遙,想著想著心裡的不甘與委屈就消散了。再聽到便宜父親的妻子來自賈府,他有個妹妹叫黛玉,一下子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不是吧,居然是紅樓的世界。
還這麼倒黴變成了林妹妹的哥哥。
林霽渾渾噩噩,跟著林如海來到徐府,拜彆了徐老夫人,又去院子裡收拾東西,準備搬到揚州巡鹽禦史府邸。
“你妹妹聰明伶俐,你母親雖則有些強勢,但人是不錯的,你放心,等你到了府裡,自然是跟著我住在外院,與她打交道的日子並不多,你無需擔憂。”林如海看著有些憂心忡忡的兒子,努力安慰,他難以抑製心中的喜悅,他有兒子了,而且兒子還很出息。
得知林霽已過鄉試,林如海的笑容就沒有停過。林家世代耕讀,他自己也是科舉出身,自然喜歡讀書好的孩子。而林霽的諸多表現都十分合乎他的心意,一些瑕疵也被認回兒子的喜悅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