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些道理如果沒有人點明,那他們可能會一輩子陷入在認知誤區陷阱當中徘徊。
例如大家都在唾棄近些年夏國歌曲的質量越發‘低俗’,神曲,口水歌,甚至莫名其妙的三秒鐘哼唱也敢當正式歌曲發表賺錢。
但是不止聽眾在抱怨樂壇沒有好歌,甚至一些音樂圈的人也在吐槽,批判當下樂壇沒有好的作品,甚至還連帶批評聽眾。
就是因為你們這些辣雞聽眾,所以才會導致辣雞歌曲橫行。
而作為聽眾,本身應該是消費者的身份,卻莫名其妙的開始反思。
是不是真的因為我們審美垃圾,所以導致了現在隻能聽垃圾?是不是我們不配聽好的音樂?
然後幫著這些音樂人去批判另外一批音樂人。
其實這種詭異的邏輯,有點像一種心理疾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俗稱的人質情節,指受害人會對劫持者產生心理上的依賴,潛意識的認為自己的生命在劫持者手中,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就已經不勝感激了,甚至願意與劫持者綁定成命運共同體。
聽眾以為這些批判的音樂人都是優秀的,隻不過因為某種原因,懷才不遇,他們創作不出優秀的歌曲,完全就是因為另外一批垃圾音樂人占領市場的影響。
這不是他們的錯,錯的是市場和資本!
但是王世風一句話突然點醒了所有人。
對啊,你們為什麼光嘲諷批判,而不去寫一些真正的好歌出來呢?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是真的寫不出來啊,他們也隻是一群習慣性自嗨,在自己舒適圈中混吃等死,靠著擺爛痛斥行業為生的廢物啊。
而王世風這些話,就是直接把以袁青嵐為首的這類音樂人的遮羞布徹底掀開。
如果說前麵王世風隻是掀了商品音樂行業的桌子,那麼現在這番話,就是直接砸了袁青嵐的飯碗。
這還得了?
這已經是深刻觸及自身利益的雷區了,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一把推開烏燭騫大聲道
“創作好的歌曲?你以為是上嘴唇碰下嘴皮那麼容易嗎,一首歌從靈感到成型,是需要時間沉澱和累積的,在這個時間內聽眾的審美已經被那些低質量歌曲同化了,他們根本聽不懂什麼是好歌!這是行業大環境的問題,不是個人能力可以改變的!”
現實版,錯的不是我,是世界?
袁青嵐一把年紀還能說出如此中二的話,確實有點熱血了。
連有些觀眾都有些被說動了。
不免讓他們想到上一場節目中王世風說過的那句,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那就是一座山。
確實優秀的歌曲需要時間打磨,不然董青花這些年也不可能三四年才出一張專輯,而這段時間,足夠一些娛樂公司製作幾百張專輯了,確實容易被審美同化。
“袁老師,我是個外行人,但是我也知道好壞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商品音樂也有好壞之分吧,確實大多數觀眾的音樂審美可能不高,欣賞不了好的音樂,但是作為優秀的音樂人,相信你們也能創造出優秀的商品音樂吧,然後大家一比較,就知道優勝劣汰了,久而久之就能提高音樂素養了啊,畢竟垃圾還得分類呢。”王世風滿臉真誠的建議道。
???
垃圾還得分類,我懷疑你在罵我。
袁青嵐聽後愣了下,隨即滿臉不屑“你是讓老夫去寫那些垃圾口水歌曲?想你這樣粗製濫造?抱歉,我還是有音樂底線的。”
“看來袁老師真的是個有情懷的藝術家啊。”王世風感歎道。
“不敢當。”袁青嵐微微挑眉。
“既然商品音樂您不願意寫,那您就寫點兒經典音樂拿去世界級音樂賽事評獎,做華語樂壇的領頭羊,也算為行業做貢獻了。”王世風又建議道。
這事兒用你跟我提?
我要是能在國際拿獎,我不早就去了嗎!
何苦在這兒跟你耍嘴皮子?
“這件事兒我當然一直在做準備,但是經典需要時間打磨和沉澱。”袁青嵐沉聲道。
“袁老師打磨了幾十年也沒有什麼動靜嘛?”王世風好奇的問道。
被戳到了痛處,袁青嵐臉色陰沉“畢竟我們專業人士和你們業餘愛好者不一樣,你不懂,就不要多問。”
“嗬嗬,好的。”王世風嗬嗬一笑“不過我還是覺得,好的作品不分高低,審美這個東西也難分高雅,隻要不是惡俗作品,隻要是能夠讓大家喜歡的作品,就都是好作品。”
“就是因為有你這種人,所以華語樂壇才會越來越沒落,音樂怎麼能沒有要求呢,本身現在就是資本橫行的時代,我們音樂人再沒有點操守,那華語樂壇不就完了嗎?”袁青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好像腰子被人割了。
觀眾卻心如止水,看著這老家夥表演。
要是之前可能還會被他蒙騙,現在經過和王世風的對話,大家都能看懂了,這家夥就是一個欺名盜世的混子啊。
讓你寫歌你百般推脫,讓你做領頭羊你也是滿嘴借口,你到底要怎樣?!
啥都不做樂壇就會好起來嗎?
“雖然行業亂象確實是資本造成的,但是在任何文化領域,真正優秀的作品都是不會被埋沒的,就像董青花老師出道時,華語樂壇是翻唱的天下,
所有人都在翻唱東瀛高麗以及西方的流行樂,但是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下,董老師依舊堅持原創國風,融合其他元素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不是證明才華是可以打敗資本的嗎?”王世風皺眉問道。
看戲看的起勁突然被點名誇獎,董青花竟然還有些不好意思。
“王老師謬讚了,我也是運氣好。”董青花謙虛的說道。
“對,他就是運氣好,雖然他確實有才華,但是運氣更重要,正是因為當時大家都在翻唱,同質化嚴重,聽眾審美疲勞,他的原創才有市場,不然你看,這麼多年過去了,樂壇出了幾個董青花?”袁青嵐竟然真的仗著倚老賣老,接過話茬。
董青花笑容僵在臉上,任誰被這樣批評都會有些火氣了,他保持微笑“袁老師說的有道理,我確實占了很大運氣成分,不過我覺得我那時候還蠻努力的,出道前十年基本保持著每年一張專輯,也有將近一百首歌了,雖然跟袁老師的大作沒法比,但是也有一些代表作。”
董青花話裡有話,暗諷袁青嵐沒有作品。
不過這確實是事實,相對比董青花的影響力,袁青嵐真的是個弟弟,光是從聽眾基數,就不是一個級彆的。
沒有任何可比性,袁青嵐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就是作為的老資曆了,但是這東西粉絲和聽眾並不買賬。
“可能我說的話有些直,不過董老師你也清楚,泱泱大國有多少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他們為什麼沒有出頭?不就是因為市場環境不一樣了?不就是運氣不好?懷才不遇才是這個時代的常態。”袁青嵐試著找補一下。
“我反倒覺得,大多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人,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才華,然後用這個詞來麻痹自己,推卸責任。
因為真正有才華的人從來不會懷疑自己,也不會習慣性推卸責任,他們習慣於直接去做。”王世風在一旁不鹹不淡的輕笑一聲。
你咋不直接報我身份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