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說道:“首先,這些草原部落都是自掃門前雪,早就沒有統一的政權了,用大明的體製看待他們,出發點就錯了。”
“其次,自太祖皇帝將元人驅離中華大地,局勢就明朗了,之後藍玉擊碎北元王廷,其更是沒了翻身的可能,時至永樂朝,韃靼也好,瓦剌也罷,哪個不是一聽朝廷發兵,立即望風而逃?”
“他們最後的幻想是正統朝,不過那次的豪賭更是大敗,從那以後,漠北就沒可能威脅大明了,如今融合漠北,旨在擴大疆域,僅此而已。”
李青笑著說:“其實,困擾朝廷的從不是草原部落有多強,而是他們居無定所,不好找,且追殺成本太高,時下他們居有定所,且就在大明眼皮子底下,還不是想打就打?且軍需成本簡直不要太低。”
戚繼光怔然。
俞大猷大點其頭,壞笑道:“如果以前的草原人是野和尚,那麼現在的草原人就是有了廟的和尚。”
“啥意思?”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俞大猷哈哈道,“且不說劫掠能否成功,就是能成功,也不過是一錘子買賣,還要重新做回野和尚,不劃算啊。”
戚繼光愕然。
李青大笑點頭:“不錯,話糙理不糙。”
“……好吧。”戚繼光也笑了,“是我想複雜了。”
“啥想複雜了,你就是笨。”俞大猷逮著機會奚落,且取代戚繼光賊心不死,“侯爺,就這麼個笨蛋,還怕老婆……讓他練兵你能放心嗎?還是我來吧,你信我,彆看我大大咧咧的,軍事上我還真不含糊。”
“……”
李青好笑道:“不用急,想練兵帶兵,有你表現的機會。”
戚繼光對俞大猷的拉踩並不生氣,打趣道:“老俞你知道你這是什麼心理嗎?”
“?”
“不患寡,患不均!”
俞大猷氣鬱:“少得了便宜還賣乖!”
戚繼光嗬嗬笑道:“我在台州等你。”
“……侯爺,你說他欠揍不?”
李青好笑不已,起身道:“走,帶四處瞧瞧去。”
……
大寧內外整體比較荒涼,可到底是曾經的重要藩鎮,基礎建設還是可以的,隻是比較陳舊……
想當年在洪武朝後期,這裡著實輝煌過一把。
小十七就藩此地之後,表現不是一般的生猛。
遙想當時,寧王朱權甚至一度蓋過了燕王朱棣,以至於小師弟登基之後,都寧王及其朵顏三衛的忌憚,一度高過燕王朱棣。
隻是沒想到寧王跪的那麼快……
往事種種湧上心頭,李青感慨萬千,真說起來,燕王一脈到底對不住寧王一脈,儘管正德朝的寧王責任更大……
這一帶的居住著好幾支草原部落,多則數千,少則千餘,分成好幾個村子,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錯落有致,瞧著還挺像那麼回事兒,賞心悅目……
現在不比以前,現在接納的是整個草原部落,人太多了,朝廷沒條件給前來投靠的草原人建房子,財政支撐不住,這些人住的還是帳篷。
好在草原人住帳篷已經成了習慣,對此倒無怨言。
連著待了十餘日,發現總體來說還算和諧,李青本不錯的心情更為輕鬆……
再回大寧都指揮使司,李青提出告辭,並交給了胡宗憲兩封奏疏。
一封是為胡宗憲他們請功的,一封是大寧事了,推薦俞大猷去台州任職的舉薦疏。
對阿古帖木兒的付出,李青也做了肯定,道:
“請功奏疏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勞,之後朝廷會給你個正式官職,好好乾,朝廷不會虧待你的。”
這些時日下來,阿古帖木兒對李青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自不會懷疑其能量。
阿古帖木兒重重點頭,保證道:“永青侯放心,我會讓您失望的!”
李青含笑點頭,繼而看向胡宗憲,問:“這邊穩定住,下一站就是甘肅了吧?”
“侯爺明鑒,皇上的確是這麼規劃的。”
“甘肅地理位置特殊,既接壤西域,又接壤漠北。”李青叮囑道,“要儘可能的杜絕西域和漠北過於親密,哦對了,那邊有一個叫楊彩的知縣,負責西域那邊的事項,到時候你可讓他配合你。”
胡宗憲拱手稱是。
俞大猷心情有些低落,隻好調侃戚繼光來緩解,道:“小戚,男子漢大丈夫,可不能被娘們兒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