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不懷疑徐階的能力。
讓高拱滾蛋對徐階來說並非難事,哪怕他是皇帝的老師,哪怕他是皇帝的心腹,一樣不管用。
嘉靖皇帝的首輔大學士,豈是浪得虛名?
可徐階到底還是誤判了。
既誤判了高拱,也誤判了他張居正。
以為學生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不知,學生不但知其二,還知其三,其四。
高拱的用意,張居正完全看透了。
除去以上所述,高拱還有第三層用意——太上皇、永青侯!
甚至向皇帝表白自己都是捎帶手,更大的目的是向太上皇、永青侯表白自己。
太上皇是不管事了,可不代表他的話不管用,且就新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性格,也注定了會向太上皇取經。
高拱此舉可以說冒天下之大不韙,可從根本上來說,卻實實在在利好大明江山,利好朝廷財政,太上皇不可能坐視不理。
讓高拱滾蛋不難,斷絕高拱的政治生命,根本不可能!
還有一個永青侯。
於永青侯而言,高拱這樣的人出發點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誌同道合,隻要目的性一致,他沒可能不保!
真就是太上皇天命不多,有永青侯在,高拱亦可無憂。
不過,徐階有一點說的很對,歸根結底高拱這是在玩火,玩火者,惹火上身在所難免!
高拱此舉冒著極大的風險,即便成功了,有太上皇、永青侯在,他也必須兌現自己的政治承諾。
如此,便引出了第四層用意!
明知如此,還要如此,說明高拱做好了未來兌現政治承諾的準備,改製不是說說而已……
權謀算計是真,為君為國亦是真。哪怕摻雜了許多個人利益,摻雜了許多私心,可不妨礙這是個可敬的人。
此刻,高大人的形象,在張居正心中真正意義上高大起來。
無論政治權謀,還是政治主張,高拱都完美契合張居正的價值觀。
這是一個可怕的政敵,也是一個可敬的政敵……
張居正心懷激蕩。
是的,從一開始,張居正就把高拱當做政敵看待,而非官場朋友!
立誌於李青第二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官場朋友,也不需要官場朋友。
‘與這樣的人做政敵,自當奇妙無窮……’
張居正嘴角微微勾起,勾勒出笑意,本著對徐師的感恩,他最後一次勸道:
“徐師,您這般……也是在冒險啊!”
徐階深吸一口氣,道:“我當然明白,可我有的選嗎?高拱都無所不用其極了,我還有其他路可走?”
頓了下,“皇上的確對高拱頗為寵信,可皇上是皇上,是天下共主,九州四海、百兆生民,孰輕孰重,皇上自有決斷!”
張居正哀歎一聲,不再相勸。
也不能再勸了,再勸徐師估計又要起疑了。
張居正輕歎道:“徐師,學生不能踩著高拱上位,徐師是國之乾臣,皇上於公於私都不會對徐師如何,可學生……”
徐階默默點頭,有些歉疚,又有些無奈,歎道:“叔大,你這仕途……當真是坎坷啊。”
這倒是實話,一個受永青侯賞識,又有內閣大學士提攜,且自身的政治能力,政治智慧也是頂尖,可就是……
升不了官!
不止徐階,有時候張居正都如此作想。
是不是祖墳那邊出了問題?
不過,張居正自信自己終有一天可以拔得頭籌!
而且這一天,並不十分遙遠。
張居正籲了口氣,自責道:“是學生辜負了徐師栽培。”
“哎?這也不是你的過錯,隻能怪……時運不濟。”徐階感歎道,“叔大啊,為師從未對你失望過,為師始終相信,你終能乘勢而起,我如你這般年齡時,遠不如你。”
對這個學生,徐階是真的很滿意。
對這個老師,張居正也是發自肺腑的感激、尊敬。
不過,張居正對徐師政治主張,政治作為……並不肯定。
這個清流首輔,太會做官了,對皇帝是,對官員亦然,總能讓所有人儘量滿意。
這樣的首輔好嗎?
當然好!
也真心不容易!
這樣的首輔不好嗎?
也不好!
總想兼顧兩頭,總想萬事大吉,卻放棄了許多。
嘉靖朝的豐功偉績,全賴嘉靖帝的強手腕,徐大首輔隻是潤滑劑,一直致力於兩頭都不得罪,儘可能維持君臣相對友好。
有功嗎?當然有!
可隻適用於嘉靖這樣的皇帝。
新帝不似嘉靖皇帝,也萬做不到嘉靖皇帝那般,若徐大首輔還堅持一慣的路線,於大明而言並非好事。
相較於徐階,高拱年輕,張居正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