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多,百十號人就成。”
“可以。”沈煉答應下來,笑道,“皇上和太上皇已經默許了下官的僭越之舉,清丈田畝之事,我一直在插手乾預,對海瑞也多有照拂,再多一些自無不可。”
李青微微頷首,道:“做巡撫也不太好受吧?”
沈煉輕輕搖頭:“這跟做不做巡撫沒關係,凡觸犯既得利益團體,都不會好受了。”
“是啊……”李青突然有些欣慰,“地方上有你,有海瑞,有戚繼光,有趙貞吉;北境有胡宗憲,有俞大猷;京中有高拱,有張居正……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人敢於挑戰既得利益團體,相比以前,如今好了太多。”
“這多賴永青侯。”
“跟我有啥關係?”
“當然有關係。”沈煉正色道,“時勢造英雄,我們這樣的人能脫穎而出,是因為侯爺塑造了這樣的時勢,大明走到這一步,縱是一些個私心過重的官員,也不敢再肆無忌憚,上至皇帝,下至官員,隱隱都能察覺到不能再安樂了,淳安之事便是一記警鐘。”
沈煉也流露出欣慰之色,道:“隨著百姓逐漸走出愚昧,統治階級不得不反思,以致於,觸動既得利益團體,也不再難如登天了。”
“是嗎?”李青怔然。
“不是嗎?”沈煉微笑道,“侯爺一門心思的推動下放民權,不正是為了倒逼統治階層?”
李青啞然失笑,問:“你現在認可了?”
沈煉笑意緩緩斂去,蹙眉道:“坦白說,下官還是有些擔心。”
“凡重大改革,從無不擔風險,其實,也沒那麼可怕。”李青含笑道,“昔日,楊慎也極力反對,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讚同,不然,你又怎會如此?”
沈煉苦笑點頭:“當時下官的反應也很激烈。”
“這不怪你,不怪你們,安於現狀是人之本性,人人都需要安全感……”李青一臉輕鬆的說,“所幸,你們都是能聽的進去勸的人。”
沈煉搖頭:“這可不是我們聽勸,而是侯爺你把我們逼到你這條戰線上。我們是被自願的。”
李青老臉一紅,訕然道:“你就說是不是自願的吧?”
沈煉哭笑不得。
“接下來,侯爺可有打算?”
“暫時沒有什麼打算,你們都在發力,都在踐行我的主張,我……我就偷偷懶吧。”李青說道,“我有一些私事要處理,而且時下大明在做的事夠多了,不能再增添負擔了。”
沈煉輕輕點頭:“是該歇歇,這麼多年了,鐵打的人也會累。”
頓了下,“不過若是遇到棘手的問題,下官可不會跟侯爺客氣,該麻煩你,還是會麻煩你的,隻求侯爺不要惱了。”
李青哈哈一笑:“就當如此,如此才好。”
從胡宗憲到俞大猷、戚繼光,再到沈煉,這一路下來,李青的心境越來越輕鬆,因為與他誌同道合的人,終於不再局限於大明皇帝了。
還有海瑞,高拱,張居正……
雖說這些人的理念不同,可卻是殊途同歸。
都在踐行真正意義上的為國為民。
李青歎道:“希望如你所言,如此時勢之下,你們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這是一定的。”沈煉篤定道,“沒有英雄下的時代,隻有時代下的英雄,隨著時間推移,隨著百姓越來越聰明,無論願不願意,無論主動還是被動,當權者都要收斂。恰如我們這些人雖不太認同侯爺的激進,可也不得不順應侯爺塑造的大勢……”
李青暢然大笑,道:“我可太期待了。”
沈煉啞然,打趣道:
“恕下官鬥膽,侯爺也彆太得意,你以為如此就能閒下來?這就是異想天開了,想達到你之願想,還是要你不斷推動。”
李青輕笑點頭:“縱如此,仍是可喜可賀。”
沈煉瞧著這樣的永青侯,突然有些酸楚,欲言又止數次,還是說道:
“侯爺,您可有想過一件事?”
“什麼?”
“連您看好的我們,都是被自願的,其他人更不必多說。”沈煉歎道,“未來,沒有人會感謝你的,皇帝不會,百官不會,甚至……百姓也不會。”
李青失笑道:“我當是什麼事兒呢,你說這個啊……這又有何打緊?”
沈煉都驚呆了,訥訥道:“這不打緊?”
“如此,會少一塊肉嗎?”
沈煉愕然,繼而大笑:“是了是了,永青侯乃神人也,又怎會如我等凡人一般,留戀於名垂青史?”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神人,如能得到認可,我自然會更開心……李青在心裡默默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