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啞然。
“出去溜溜?”朱厚照提議。
李青自無不可,看向李雪兒:“一起?”
李雪兒點點頭……
前些天秦淮河上的事,李信對外說是他的授意,自然不會有人深究,又‘蟄伏’了這些天,想來,就算被認出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話說回來,就事論事,一群公子哥也僅僅是不講理而已,下兩回餃子都算是懲罰過重了,遠不至於進大牢。
可李青明白,這些個公子哥雖不是大奸大惡,卻極度缺乏敬畏心。
平時還好,一旦遇到極度不順心的事,極可能來個激情犯罪。
李青的行為雖說有點霸道,充滿‘罪在將來’的意味,可卻很有必要性。
不說李家子弟,就是那個‘家父刑部主事’的青年,以及許多沒自報家門的青年,他們的犯罪成本也極低極低。
甚至他們作惡,都傳不到家族,提前就有人幫他們把事兒平了。
年輕人好麵,一群好麵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事不找他們,他們難免會主動找事……
打一打預防針,真的很有必要。
人不能沒有敬畏心。
當然了,大明這麼大,李青也管不過來,不過既然碰上了,自不會裝作沒看見。
何況,其中還有李家人。
李雪兒喜歡聽故事多過戲曲,三人去了茶館聽說書,消遣了小半日,中午吃過酒樓,下午去了李家科研基地……
這些天李信比較忙,忙著修訂李家新家規。
朱載壡也比較忙,連科研項目都暫停了,整日穿梭在國子監和報社……
科研基地是李雪兒的半生心血,如今雖然不再管事,隔三差五也會來上一次看看,這裡的大事小情基本都了解。
都不需要人介紹,有李雪兒就夠了。
三人走馬觀花似的逛著,最後受朱厚照所累,不得不在新型蒸汽挖機前停下。
這廝走路都不利索了,還是玩心不減,愣是喊人來扶著、推著、拽著……將他送進了操作室,接著,拐杖一丟,讓人燒爐,開始瘋狂操作。
李青一開始想攔住他,轉念一想,都這會兒了,除了開心,什麼都是次要的,便聽之任之了。
該說不說,這廝沒彆的優點,主打一個天賦怪。
平時拄拐杖時手都發抖,操作起來倒是流暢的很,如若不去看操作室,妥妥的特級司機。
二人一邊看著,一邊閒聊。
李青問道:“南北兩京的鐵路項目進度,這會兒到哪裡了?”
“項目進行到三分之一,材料則進行到五分之四了。”李雪兒說。
李青突然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被自己忽略了,問道:“路線具體是怎麼規劃的?”
“其實也沒什麼好規劃的,無非采取兩地之間直線最短的策略,遇山繞過去,遇水則是建碼頭,將貨物用船過渡到對岸,再轉用蒸汽鐵軌車……”
李雪兒說道,“歸根結底還是材料不富裕,不然,也不用過分追求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以至於鐵路修的一截兒一截兒的……”
李青緩緩點頭:“工業的躍遷不是一朝一夕,這些年取得如此效果,已然非常快了,等積累到某一個階段,自會自然而然的厚積薄發。”
頓了頓,“你居功至偉,未來,史書定會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雪兒失笑搖頭。
她從來就不在乎這個。
李青一時也沒了下文。
李雪兒主動說道:“材料還會大力生產,隻一條運輸效率太低了,要多修幾條才好,最好是貫通大明各省府州縣,那樣的話經濟流通才能實現躍遷。”
李青故作詫異:“沒想到你還很懂經濟。”
李雪兒笑了笑:“大哥書中有寫。”
李青輕輕“嗯”了聲,沒再說話。
李雪兒也不再說,二人就那麼看著朱厚照在那裡挖過來,挖過去,不斷旋轉……
時下的科研基地,在高效且合理化的製度下,已經可以自行運轉了,不需要李家這個東家事必躬親,大事小情都是靠給管理層開會解決。當然也會偶爾視察,以杜絕管理層尾大不掉,不過相對來說,比以往輕鬆了太多太多……
足足半個時辰,朱厚照才過了癮,三人又簡單逛了逛,便打道回府了。
……
李青的生活總體來說是悠閒的,愜意的,與朱厚照、李信茶館聽書,梨園聽戲,與李雪兒逛逛街,遊遊水,偶爾與朱載壡混進國子監聽聽講學,此外就是助李雪兒修行,幫朱李調養……
時光溜得飛快,李青隻覺趙貞吉剛登過門,海瑞便到了應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