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我也成了家,開始在錦衣衛正式任職……”
星星很亮,李青的眼睛也很亮。
“我以為自己又行了,我以為我拿的就是主角的劇本,我張揚跋扈,我嫉惡如仇,揍李景隆,對駙馬動刀……肆意狂狷,不可一世……”
“當時我並不知道,我之所以能乾成那些事,非是因為我占著理,我能力強,隻是我搔到老朱的癢處,對老朱而言,我不過是一把順手的刀罷了。”
“當時我隻以為,不出十年我就能從根兒上改變大明,然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帶著她們去遊山玩水……”
李青說道:“直到一件事的發生,我才真正意識到我錯了。”
朱厚照好奇道:“是什麼?”
“老朱定下的戶籍製度——農戶的兒子還是農戶,匠戶的兒子還是匠戶,軍戶的兒子還是軍戶……”
李青說道,“我以為隻要闡述利害,老朱定然會欣然同意,可結果……”
“太祖不明白?”朱厚照問,“還是說,不相信?”
“不,太祖明白,也相信。”
李青說道,“問題就出在這兒,即便是一項好的國策,也要考慮時機,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老朱明白也認可,卻不同意立時推行,說要等他死後才能推行,要我做了權臣之後,才能提出來……隨著時間推移,隨著我對大明認知的加深,我明白老朱才是對的……”
“再後來,懿文太子猝然薨逝,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尤其是太祖……”李青輕歎道,“我雖然也深感惋惜,但並不十分震驚,曆史上懿文太子也是走在了老朱前麵,太子空懸,朝野動蕩,當務之急自然是定下儲君……”
李青說道:“我知道曆史的軌跡,所以我一門心思想讓燕王接替太子……”
“等,等一下。”朱厚照發現了盲點,“也就是說,曆史上的大明,也是燕王一脈坐皇帝?”
李青頷首。
朱厚照深感震驚,他知道李青來自未來,可他不知道李青所在的那個時代,大明也是燕王一脈做皇帝。
一直以來,朱厚照都認為李青因為建文實在扶不起來,才選擇的燕王。
“竟是如此……”朱厚照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那曆史上有我嗎?”
李青再次肯定地點點頭:“也叫朱厚照,年號也是正德,廟號也是武宗,一樣的貪玩成性,荒誕不羈……不過,曆史上的你是真的英年早逝,也是真的絕了後。”
“繼位的也是嘉靖?”
“嗯,一模一樣,一樣的聰明絕頂。”李青說,接著又道,“也不一樣,曆史上你們兩兄弟的聰明,都沒怎麼用到正處,尤其是你小老弟,而現在,你小老弟卻是千年難得一遇的聖主明君。”
“這可真奇妙……”朱厚照喃喃,“這些你不說,我一輩子都不知道。”
李青深吸一口氣,笑了笑道:“是挺奇妙……”
朱厚照突然想到了什麼,問:“曆史上也是建文上位,燕王靖難奪位?”
“嗯。”李青歎息道,“在明確得知朱允炆被冊立太子之時,我整個人都要崩潰了,我想極力勸阻,可老朱的理由是那麼無懈可擊……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明悟什麼叫——大勢不可逆。”
李青長長一歎,道:“也是打那時起,我才有了真正明確了我的路線。”
“塑造大勢?”
“對,塑造大勢!”李青說道,“論眼略,兒子比老子優秀許多,我成功勸得了老四將海上貿易下放於民,為工商業做鋪墊,之後又推行攤丁入畝,促使藏富於民,仁宗宣宗期間,一邊與民休息,一邊為融合漠北做鋪墊……當然,這期間也非順風順水,比如英宗少年登基,主少國疑,致使朝廷方麵停了海上貿易,我二次入廟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重新為國帑創收,再之後,英宗還是昏了頭,中宗繼位之後,才又重新步入正軌……”
“成化朝教訓女真人,將韃靼的王稱作小王子,弘治朝一門心思搞錢,朝廷創收的同時,也壯大了民間資本……”
“這許多許多,有許多是我的推動,也有許多是皇帝的主張,還有是群臣的作為,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你接手的大明。”
李青說道:“你也還算爭氣,並未拖大明後腿,在位期間又讓大明往上走了一步,到了你小老弟時,大勢基本成型,再之後,便有了普及教育……”
聽罷,
朱厚照由衷說道:“可真心不容易啊……”
“是啊,真心不容易……”李青嘴角泛起一抹輕輕的笑,“走一步,再走一步……驀然回首,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