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嬴羽將消息一傳出,對於大秦帶來的影響,絕對是震撼性的。
雖然有點過於功利,但是作為大秦太子,嬴羽十分清楚,名利這東西向來是最好的工具,隻要是人都逃脫不過名利二字。
馮去疾等人為何一反先前的觀念,對嬴羽完全支持?
不就是希望能跟著嬴羽一起被載入史冊,好博個青史留名,千古流芳的機會嗎?
中原數千年曆史,出現墨子和公輸班兩位大才,固然是驚喜,但是在嬴羽看來隻有這兩位工匠名家,實際上是一大遺憾。
本該有更多的墨子和公輸班這種級彆的大家出現的。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啊!
嬴羽現在要做的,就是大秦科學界的伯樂,為大秦發掘出更多的科研人才出來。
在之前的許多發明製造過程中,嬴羽對於大秦的工匠非常的了解。
這些匠人心靈手巧的程度,並不比現代人差。
所缺的不過是一個理論的指導而已。
典型的,就比如馬車車輪所需的鋼珠滾軸,嬴羽原本以為會很難,結果公輸傑僅僅隻用了數天時間,就做了出來。
比起製造望遠鏡來得都要快,據公輸傑所說,昔日公輸班和墨子都曾經研究和改進過軸承。
兩人所提出的觀念,和嬴羽所提出的鋼珠軸承原理大同小異。
不同的隻是材料而已。
而且古人早就明白潤滑油的作用,之所以不用,並不是不好用,而是因為油脂太貴用不起。
這讓嬴羽更加相信,隻要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大秦的科技發展必然會迅速騰飛。
畢竟這是百家爭鳴、風氣開放、對於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的大秦,遠沒有達到後世那般迂腐的程度。
科學技術的幼苗在大秦並未完全乾枯。
而嬴羽要做的,就是讓這個萌芽苗壯成長起來。
等到開花結果獲得收獲便可。
當嬴羽將自己心中的方法說出來之後,在場的眾人全都沉默了。
良久之後,嬴政才開口道:
“你這想法很好,隻是如此巨大的改革,隻怕引起的動靜也不會小!”
贏政詳細聽完,嬴羽對於大秦科學院和工程院的組建方案後,深思了許久。
秦國能從邊陲蠻荒之地,發展到七國最強,最後一統中原,成就霸業,商鞅變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因此對於改革,始皇帝向來是支持的。
隻是曆史上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會麵臨巨大的阻力。
之前始皇帝嬴政,之所以被黑成暴君,除了當時秦法確實苛刻,徭役也比較多之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始皇帝的變革,觸動了太多的利益。
彆的不說,單是一個郡縣製,就讓六國餘孽和許多關中勳貴,失去了割據一方稱王稱霸的機會。
焚燒六國文字書寫的書籍,全部由官府使用秦文重新編輯,也觸動了儒家等學派的利益,讓他們失去了對經典的解釋權。
這些利益受損的權貴,懷恨之下,自然就會對始皇帝進行大肆汙蔑。
嬴政不希望,嬴羽的聲望因為受到改革而受到影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