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您剛剛提到的豕豬,真的適合養殖嗎?”
蒙毅疑惑的開口道。
豬肉嬴政和朝臣們其實並不陌生,早在西周之時,烤仔豬就已經被列為上品八珍之一,是宮廷宴會之中才會上的名菜。
但是豕豬養殖困難,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比起草料就可以搞定的牛羊,成本要高出許多。
而且不知道為何,仔豬享調起來甚是美味,但是養大之後的豬肉卻帶著一股膻味,因此很快就被養殖戶所放棄。
“飼養豬確實是要消耗諸多飼料,但是不需要全部都是糧食,稻麥去殼之後的糠麩,混合上一定的草料,以及殘羹剩飯,就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這些對於如今的大秦百姓來說,並不算太大的花費,完全供應的起。”
“至於豬肉的膻味,農科院人員也已經改進成功,隻需要在仔豬即將長大之前,對公豬進行閹割就行。”
“如此處理之後,不僅豬肉的膻味沒有了,而且可以長得更壯更重,一年就可以長到三四百斤(秦朝一斤相當於現在的一半)!”
嬴羽微笑著,給眾人解釋道。
百家爭鳴的好處,就是各種門道都有涉獵,尤其是農家在歸順嬴羽之後,為大秦的新式作物推廣和耕作方式改革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因此嬴羽也專門在科研院體係之中設立了一個農科院,並且對諸多表現出色的農家弟子給予了豐厚的獎勵。
“如此甚好!”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道。
豕豬,嬴政其實並不陌生,但是對於養豬,他還真是一竅不通。
若是糠麩能作為飼料的話,那成本就可以降低到百姓們能接受的水平,而且隨著大秦糧食產量的不斷提升,糠麩的產量也會日漸上升。
若是不利用起來,反倒是一種浪費。
而豕豬若是一年能長到兩三百斤的話,比起羊肉,將要更有優勢。
而且也符合大秦百姓習俗,年初養豬,年末宰殺,過新年正好。
“太子殿下,這豕豬之肉,真的會像殿下所說那樣好吃嗎?”
王翦好奇道。
作為重度肉食愛好者,王翦為了吃上一口牛肉,經常派人到鹹陽城各縣去購買報備過的牛,羊肉也甚是喜愛,唯獨這豬肉,除了烤仔豬之外根本無法入口。
“好不好吃,吃過不就知道了,正好也快到飯點了,就請各位在羽軒閣之中大餐一頓,到時候結果如何,自己見分曉。”
嬴羽話音落下,朝臣們頓時大喜。
他們可都是知道,這羽軒閣之中的廚師,那都是太子殿下親自指點過的,手藝遠比宮中禦廚都來得高。
就連嬴政都經常前來太子府打打牙祭,還讓禦廚專門來太子府學習過。
隻不過由於嬴羽的地位,他們這些當臣子的平日都不好來打擾,如今總算是有口福了。
而且,太子既然打算用豬肉來招待陛下和他們,這豬肉的味道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朝臣們一個個頓時都期待了起來。
嬴羽見狀,也是嗬嗬一笑。
果然無論在什麼時代,美食的魅力都是一樣的。
大吃貨帝國,可絕對不是吹的。